王永立
(曹縣林業發展服務中心 山東 曹縣 274400)
1.1 楊樹防治工作被忽視。楊樹生長歷時較長,屬于長周期性產業,經濟效益并非一日所成,這就導致楊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常常會受到忽視。對楊樹的防護工作,需要有很強的理論專業知識和較高的技術能力。同時,由于楊樹病蟲害在發生前期癥狀并不明顯,這也給楊樹病蟲害的防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楊樹病蟲害在發生初期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等到楊樹病蟲害在局部地區已經逐漸蔓延開來才對其加強重視,就很難再控制病蟲害的發展了。
1.2 自然氣候影響與種植面積擴大。山東曹縣自然氣候因素極其適宜病蟲害的繁育,這是本地病蟲害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隨著曹縣楊樹產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楊樹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受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驅使,林農只一味的想要多種樹,卻沒有切實考慮到林木之間的距離過于緊湊。同時,大面積的楊樹純林,給病蟲害的傳播帶來便利,導致植株長勢變差,抗性減弱。樹木一經受害,較難恢復正常生長,給曹縣的林業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阻力。
2.1 水泡型潰瘍病
2.1.1 發病規律。此病害以楊樹中下部為主要病灶,發病初期會導致樹干周圍呈現水泡狀病斑,直徑在1cm左右,內有淡褐色的液體流出并伴有臭味。病灶后期會干癟下縮,形成潰瘍斑,皮層逐漸腐爛,呈現褐色狀病斑,直至腐爛的斑紋蔓延到楊樹樹干的一周,然后導致樹木死亡。該病害的發生受溫暖氣候的影響較明顯,氣溫回暖越快,病害發生時間就越早。該病4月開始蔓延,5~6月達到病害嚴重發生期,7~8月稍有減勢,進入9月會迎來另一個發病高峰,10月之后逐漸停止發病。該病斑多長于陽面。
2.1.2 防治對策。加強對楊樹種植的管理和規劃,樹木之間應當留有合適的距離,防止病菌的傳播。苗木越冬前做好澆水工作,以增強苗木本身的抵抗力。秋末冬初對苗木噴灑化學除菌藥物,防止病菌入侵。發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或843康復劑100倍液或菌毒清300倍液涂干。
2.2 細菌性潰瘍病
2.2.1 發病規律。細菌性潰瘍病在菏澤地區分布廣泛,危害嚴重,大多發生在育苗及樹勢較弱的苗木上,有時發病率高達100%。該病菌具有潛伏期,常發生于2年生以上的苗木。在發病初期,樹木病灶處會形成圓形稍扁的樹瘤,直徑約為1 cm,表面光滑。后期會逐漸變大,圍繞樹身呈現柱形瘤,瘤面粗糙且有縱向紋路,顏色逐漸由綠色轉為灰褐色。夏季時會從病灶處流出帶有臭味的棕褐色黏液,并流至地面,病情嚴重時會使苗木潰爛、腐朽,直至死亡。
2.2.2 防治對策。目前對感病嚴重的樹木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辦法。日常防護時加強防疫管理工作,并對苗木進行嚴格的篩選,提高苗木本身的質量;發病初期可采用刮皮涂抹抗霉素和農用鏈霉素等藥劑的方法;苗林混交種植,及時消除病變處,防止病菌蔓延;采用化學藥物防治,其中防凍劑、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化學藥劑都有利于抑制該病菌的蔓延。
2.3 春尺蠖
2.3.1 發生規律。春尺蠖,又名沙棗尺蠖、楊尺蠖,俗名“頂門吃”,屬暴發性食葉害蟲,在曹縣主要為害楊樹,此蟲發生期早,為害期短,幼蟲發育快,食量大,常常將剛發芽的楊樹嫩葉全部吃光,對樹木生長影響極大。楊樹上發生春尺蠖為害,輕則影響生長量,重則會導致枝梢干枯,樹勢衰弱,從而誘發楊樹潰瘍病、楊樹爛皮病等,并可導致鉆蛀性害蟲猖獗,引起大面積林木死亡。
2.3.2 防治措施。在冬季來臨前,在楊樹樹干上涂抹含有石硫合劑和生石灰的涂白劑,滅殺幼蟲。在老熟幼蟲化蛹越冬前,對樹干進行束草,誘集越冬的幼蟲在此聚集,并在冬季清除越冬場地,將束草燒毀。在做栽植規劃時,將楊樹與其他能夠抗蟲的樹種進行混合種植,增強該樹種的抗病性。4月中旬進行化學防治,如用滅幼脲等藥劑噴灑防治春尺蠖。
2.4 楊小舟蛾
2.4.1 為害規律。楊小舟蛾1年發生4代,5月上旬第1代幼蟲開始出現;第2代出現于6月中旬~7月上旬;第3代出現于7月下旬~8月上旬;第4代于9月上中旬出現,此代幼蟲為害至10月底,爬到樹縫、表土層吐絲結繭化蛹越冬。幼蟲孵化后群集啃食葉表,3齡后分散蠶食,受害葉呈網狀干枯,幼蟲行動遲緩,白天多伏在樹干粗皮縫隙處及樹杈間,夜晚上樹吃葉,黎明前下移潛伏。
2.4.2 防治措施。應當將樹下的落葉盡快清除,防止害蟲在落葉里躲避越冬;冬季時要及時清理楊樹下的枯枝散葉以及石縫草叢,消滅在這些地方越冬的幼蟲蛹繭。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植物的檢疫,發現有蟲卵的樹木及時處理。采用人工噴灑藥劑的方式防治,例如噴灑25%滅幼脲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
3.1 積極宣傳楊樹防護知識,提高林木保護意識。加強向群眾宣傳有關楊樹病蟲害方面的防護知識,使其認識到病蟲害對林業發展的危害;提高廣大群眾對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意識,將該項工作重視起來,并向群眾宣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高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和做好林木防護的重視程度。
3.2 強化楊樹疫病監測與預報,嚴把苗木質量關。應當切實做好楊樹樹苗的調運及蟲源的檢測工作,嚴把檢測關,將病蟲害消滅在楊樹種植前。尤其是做好對外來物種的檢測,避免本地楊樹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嚴禁栽植不合格或未經檢驗的種苗,以保證楊樹苗木的健康。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發布危害信息,提前進行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抓住防治關鍵期進行防治。
3.3 引入先進的防治和育苗技術。引入先進的防治和育苗技術,培育優良苗木,有效提高楊樹抗逆性和抗病蟲害的能力。建立專業化防治隊伍,加強對林業人員及林木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的培訓,選取恰當的場地作為實驗林基地,研究楊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以及防治策略。推廣應用雜交培育技術,培育具有更強抵抗力和生命力的楊樹新品種。積極開展綜合防治措施,如采用生物防治法,有意識的引進楊樹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同時,應當采用毒性較低的農藥輔助防治,以免誤傷害蟲天敵,保護生態環境。采用林業防治技術,通過清除樹下落葉,人工刮除樹縫及樹木上的蟲卵,使幼蟲數量縮減,達到防治的效果?;瘜W防治法,可在病蟲害嚴重時進行化學農藥的噴灑,或在楊樹上捆綁毒繩,以此消滅害蟲的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