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紅 孫秋剛
(國有禹州市林場 河南 許昌 461670)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豆科,紫穗槐屬,又叫棉槐、椒條、棉條、穗花槐,低矮落葉灌木,多年叢生,高1~4 m。穗狀花序,花、果期5~10月。原產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現廣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廣西、四川等省區。紫穗槐喜歡干冷氣候,耐寒性強,耐干旱能力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浸水1個月也不會死亡。要求光線充足,但對土壤要求不嚴。
傳統的城鎮建設,河流堤岸、道路護坡,治理技術多采用漿砌石或干砌石、現澆混凝土、預制混凝土塊體等結構形式,或者草皮護坡,斷面單一化。紫穗槐適應性強,耐旱、耐濕、抗風;根系密集,側根發達,枝葉繁茂,冠幅大。河流堤岸、道路護坡采用紫穗槐進行生態修復,具有良好的固土護坡保持水土的作用。紫穗槐雖為灌木,但枝條直立勻稱,經整形后可以培植為直立單株,觀賞性強,枝葉對煙塵有較強的吸附作用。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50%~60%的易腐性有機物,有機垃圾中又富含氮、磷、鉀等養分。垃圾在分解過程中,釋放氨、甲烷、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高,嗅覺惡臭。伴隨大量熱能,滋生大量細菌蚊蟲,這在集中堆放垃圾的垃圾處置場所周圍更為明顯。紫穗槐是速生植物,根系發達,生長勢強,在一般土壤條件下,春播的1年生苗,高可達1 m以上,一年種植多年受益。紫穗槐繁殖能力強,具根瘤菌,能固氮,在垃圾處理場種植,生長又快又好,能明顯減輕臭味,改良土壤。種植成活后,根據紫穗槐種子繁殖及根萌芽無性繁殖的特點,以及垃圾場土壤溫度高的特性,可以自然繁殖,迅速擴大種植面積。
紫穗槐開花無大小年現象,花期長,5月中旬~7月初是理想蜜源植物。生長在河流道路兩側的紫穗槐,無遮擋物,通風條件好,接受光照時間長,濕度更適宜生長,花穗開得更早,吐粉充足,誘蜂能力強。
紫穗槐是優良的牧草和綠肥,每畝紫穗槐可產鮮葉1 000 kg。嫩梢含氮1.32%、磷0.3%、鉀0.79%,鮮葉營養豐富,含有紫穗槐甙,并且粗蛋白含量高,是紫花苜蓿的1.25倍。春季割一茬綠肥,新鮮枝葉雖有澀味,但家畜的適食性很好,深受畜牧養殖業的歡迎。
紫穗槐枝條生長快,植株自地表平茬后,新枝當年可高達1.5 m左右,強壯的株叢可萌生15~30個萌條。枝條柔韌細長,干滑均勻,材質堅韌,是編織、造紙和生產人造纖維的優質材料。秋季收獲一茬枝條,可割條10~20年。
紫穗槐果莢和種子含油量豐富,分別達到8.7%~22%和10%~15%,可以制作甘油、潤滑油。紫穗槐全身均可入藥,葉味微苦、性涼,祛濕氣、消腫脹,用于治療癰腫、濕疹、燒燙傷;花具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