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盼 李 薇 關慧娜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1.1 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人工AI、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取得了蓬勃發展。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仍然面臨著經濟結構亟待優化升級、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缺失、行業產業結構不平衡等諸多問題,這就引導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是大勢所趨。
1.2 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顧名思義是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本科院校。這些本科院校在發展上具有更多的優勢,數量眾多,處于地級城市,相較于傳統的本科院校,能夠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而較之一些高職高專類院校,則具備更好的學科專業基礎。因此推進轉型發展對于促進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1 對“轉型發展”認識不足。針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發展”,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文件,但由于推行時間較短,許多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還略顯倉促,地方高校教師對于“轉型發展”存在認識上不足。以衡水學院為例,筆者為調查了解“師生對轉型發展的認識”,設計發放200份調查問卷,其中教師發放50份,學生發放15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對于“你是否了解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問題,75%的教師表示“一般了解”,80%以上的學生表示“不太了解”。可見,多數的師生對“轉型發展”認識不足。
2.2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然而現實情況是,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其他高校沒有明顯區別,缺乏針對性。
2.3 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契合度不高。當前,地方本科院校與地方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同時也缺乏有實力的大企業來提供實踐機會和平臺,從而導致不能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以衡水的經濟發展為例,衡水學院與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如養元集團、正大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為衡水學院提供了許多就業實習崗位,但就結果來看,畢業生在這些單位就業率較低;雖有一定的校企合作,但不夠深入。
3.1 國家加強政策支持,推進地方院校的應用轉型。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國家層面來講,政府應充分發揮政策調控和資源配置的功能,積極地推進地方院校的轉型發展。宏觀把握各地方院校發展的現狀,不斷完善促進地方院校轉型發展的政策制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大財政投入,對一些轉型困難、發展較為落后的院校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建立績效獎勵機制,提高地方院校轉型發展的積極性。
3.2 地方企業加強校企合作,提高企業的參與度。應用型本科院校多位于地級城市,這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特點,更是促進其向應用型轉型的優勢。我國的地方本科院校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加強校企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務技能;企業也應該改變觀念,認識到校企合作對企業發展的益處,創建實習基地,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務能力,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3 地方院校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地方院校要針對在轉型發展中出現的不足來深化改革,辦學理念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加強對轉型發展的認識,更加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轉型發展的要求,完善教師改革體制,培養“雙師型”教師,與企業加強溝通交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發展需求,優化課程設置,注重學生應用技能的培養,加強特色學科建設,為企業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