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波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現代化農業技術已經成為了促進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農業機械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種植的產量與質量,同時還能夠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面對現存的農民現代化意識不足、機械技術推廣受限等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民科技意識與應用農業技術的培養,建立機械技術示范基地,增加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落實技術推廣工作,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農業現代化、機械化這兩個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國家提倡的“三農”思想中,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充分的體現黨在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重要的工作方向。我們從原始的人力、畜力勞作一步步的發展,到現在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進行機械化和現代化的改革,有效的提高生產力,增強農業生產的水平,更新了農業生產方式,在保障生產數量的同時提高了生產質量,從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使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是基礎產業,但傳統的產業結構太過于單一,生產效率低,從而造成農業發展緩慢,必須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利用機械自動化生產方式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為新時代的農業經濟補充新鮮血液[1]。
盡管農業機械技術水平較高,能夠服務于農業生產活動,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但是由于當前農業技術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缺乏與產業配套的農業機械設備,出現了農技裝備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具體來說,當前使用的農機動力機械類型較多,但是缺乏配套的農具,無法投入生產。農民作為農業生產工作的主體,同時也是農業機械技術的主要使用者,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在進行機械技術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增加了技術推廣應用的難度。除此之外,由于現代農業機械的內部構造更加復雜,功能也更加繁多,只有具備一定知識水平的農民才能夠很快地接受機械技術,學會生產機械的操作方法[2]。
3.1 加強農技技術指導。農機部門應該加強農機技術指導,加強機具選型引進,積極搞好新機具演示及作業現場會,加強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認識,激發農戶積極開展小麥機收作業和無機戶積極使用收獲機收割小麥。其次,相關部門還應該加強農機農藝結合,搞好聯合收獲機機具配套。最后,還應該加大機收技術指導力度,及時提供收獲機的安裝、維修服務,提高機械作業性能和作業效率,增加購機戶的作業收入。相關農業技術以及推廣部門應該從推廣過程中發現優秀農機技術人才,確定為農機科技示范戶,并給予一定程度上的物質獎勵,促使他們發揮引領群眾積極應用新型農業機械化技術帶頭作用,為今后實施機收技術做好人才儲備[3]。
3.2 加強農業技術管理。農業機械自動化能夠有效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因此,技術人員應加強農業技術管理,不斷提高機械使用與管理水平,為現代化農業生產做出更多貢獻。技術人員應深入調研當地農業市場以及農產品需求情況,收集和記錄動態變化的市場數據,并根據市場發展趨勢調整機械自動化的應用。在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逐漸使用信息系統管理農業機械,這也是推進農業生產自動化的重要方法。信息系統不僅能夠實現農業自動化生產功能,同時還能夠保障機械設備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適應更多農業機械類型,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信息管理系統還能夠自動識別不同的農機設備,使其自動適應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促進農業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