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書紅
(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要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首先要實現農村的人力資源開發,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等。
1.1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有助于實現人的平等發展。我國的戶籍制度把國人分為農村人口及城市人口。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迅速發展工業經濟,國家的教育資源、就業資源等都向城市傾斜,這導致農村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同時,受區域及地域的限制,農村人口之間的發展也出現了嚴重的失衡。而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有助于彌補農村人口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在給農村人口創造個人全面發展條件的同時,保障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1.2 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有助于提高人的實踐能力。人的實踐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伴隨科技的飛速發展,農業也進入了科技時代,各種農耕器具及設備層出不窮,在提高了產量及效率的同時對于農民的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便是要幫助農村人口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跟隨社會的需求,學會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完成日常的農耕作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農村人口的個人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節約人力成本,讓剩余勞動力去城市中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
1.3 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有助于拓寬人的社會關系。農村人口受地域及區域的限制,社會關系基本只局限在親戚、本村及鄰村的人,這樣的社會關系嚴重制約了農村人口的個人發展。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可以幫助農村人口拓寬社會關系,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及交流活動幫助農村人口接觸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拓寬農村人口的社會關系及個人視野,幫助農村人口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2.1 提高認識,加大資金投入。首先需要各級政府重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加大資金的投入,為農村人口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技術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順利進行。
2.2 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教育。農村人口個人發展失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教育問題。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大多數農村人口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少數人雖然可以考入大學,但也都會在學業有成后選擇留在城市。而大多數村民因沒有考上大學,只能繼續在農村從事農耕勞動。筆者認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應從教育培訓入手,確保農村人口都可以接受義務教育,同時,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加農業技術應用和科學管理的教學內容,確保農村人口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增收致富。
2.3 加強網絡覆蓋,推動農村數字化建設。信息時代的來臨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人們的交流與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眾多便捷的平臺。但目前我國尚有部分地區仍未實現網絡覆蓋,導致這些農村經濟落后,無法跟上科技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便是將數字化的信息網絡推廣到全國的每一個地區,讓農村可以進入信息時代。幫助農村人口學習網絡應用知識,為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與平臺,讓他們根據自身不同的興趣愛好通過網絡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網絡還可以拓寬農村人口的社會關系,去了解并認識當今高速發展的科技社會,從而有效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