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琳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新媒體時代泛指依托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產生的一些新型的傳播形式,而傳統(tǒng)媒體就是指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媒體形式。依托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新媒體具有得天獨厚的發(fā)展優(yōu)勢,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傳統(tǒng)媒體逐漸式微,隨著融媒體策略的提出,傳統(tǒng)媒體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調整定位,拓寬渠道,開拓新項目,不斷探索提高傳統(tǒng)媒體傳播影響力的對策。
電視新聞與新媒體時代中的其他媒體平臺不同,其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職責,并且要保證電視新聞內容是權威性,這就造成電視新聞內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致使其與受眾的喜好出現(xiàn)一定的脫節(jié)問題。受眾群體作為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倘若不能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就會造成受眾群體的流失,降低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因此,電視新聞內容的局限性是造成其在新媒體時代傳播影響力較弱的重要原因。
電視新聞特指依靠電視這一媒介進行播報的新聞,因此這就決定了其傳播形式只能是電視。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以前,電視作為家家戶戶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受到了廣大受眾的喜愛,人們觀看電視新聞的頻率很高。但是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各種新媒體如同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的出現(xiàn)逐漸取代了電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觀看電視新聞的人越來越少,降低了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影響力。
相較于一般的新媒體,電視新聞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經過許多流程,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然而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即時性,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過長直接削弱了新聞的即時性特點。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以前,人們沒有其他設備來及時了解新聞,電視新聞滯后性的弊端尚且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新聞的滯后性弊端越來越明顯,當人們通過各種新興媒體了解了新聞內容之后,就不會再通過電視新聞來進行了解,因而,電視新聞報道的滯后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傳播影響力。
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快節(jié)奏,而“快”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時代特征。人們沒有大量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淺閱讀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閱讀的差異性越來越明顯,電視新聞顯然不適應這種閱讀現(xiàn)狀。首先,電視新聞一般時間較長,人們沒有大量的時間來觀看,而且電視新聞的特點使其也很難實現(xiàn)碎片化閱讀。其次,電視新聞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視頻形式的,而當下社會,人們更加傾向于文字或者短視頻的閱讀與觀看方式,對長視頻形式的電視新聞接受難度較大。
電視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的單向性特征十分明顯,也就是缺乏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互動性,這在受眾群體個性越發(fā)鮮明的新媒體時代無疑又是降低其傳播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新媒體時代,受眾與媒體之間的有效互動是提高媒體傳播影響力的必要條件,但是電視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卻忽視了與受眾群體之間互動關系的建立,因此具有十分明顯的單向性。在這種情況下,受眾群體在觀看電視新聞的過程中更像是一個被動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相較于新媒體中主動接受新聞信息的形式,顯然不能有效引起受眾群體的觀看興趣,直接影響了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
電視新聞的從業(yè)人員作為電視新聞制作與傳播工作的主體,其工作能力直接影響了電視新聞的質量,也直影響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因此當前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的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綜合素養(yǎng)不夠,一方面緣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節(jié)目制作門檻降低。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視頻、文字等的制作者,進而使很多人進軍自媒體行業(yè),新聞節(jié)目制作的門檻也在進一步降低,這勢必會使一些自媒體的從業(yè)人員也有機會參與到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如果其專業(yè)能力得不到有效保證,就會影響電視新聞的總體質量。另一方面,電視新聞制作與傳播的專業(yè)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其一嚴肅刻板形象拉開了電視新聞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降低了一部分受眾的觀看欲望,進而影響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首先,電視新聞的傳播觀念存在傳統(tǒng)的問題,即在新媒體時代下仍然沿用舊有的傳播理念與傳播方式,缺乏與時俱進的意識,因而在新媒體時代表現(xiàn)出與時代的脫節(jié),影響了其在新媒體時代的進一步發(fā)展,不利于其傳播影響力的提高。
其次,在傳播技術方面電視新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在現(xiàn)代社會中,技術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新媒體時代,更是表現(xiàn)出了對先進技術的高度依賴。,在這種背景下,先進的電視傳播技術就成為提高電視傳播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電視新聞系統(tǒng)、軟件仍然面臨一些不穩(wěn)定的問題,限制了電視傳播影響力的提高。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新聞信息表現(xiàn)出了蕪雜的特點,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電視新聞必須從新聞內容著手,提高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力,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豐富電視新聞內容,首先要進行個性化的電視新聞制作。在新媒體時代,如果電視新聞隨波逐流,只選擇一些常規(guī)、大眾的新聞題材,就會弱化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力,降低其傳播影響力,因此電視新聞必須立足實際,進行個性化的電視新聞制作,憑借地方特色來獲得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優(yōu)勢。例如,一些地方的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就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選擇本地的特色文化、美食等作為新聞內容,憑借別具一格的新聞內容來提高對受眾群體的吸引力。
其次,要增強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的情感表達。社會新聞從來都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受眾在觀看這些新聞的過程中也是傾注了自身情感的。因此高質量的新聞中不能缺少情感表達,只有通過豐富的情感表達引起受眾的共鳴,才能的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基于這種情況,電視新聞在制作過程中要增強新聞節(jié)目的情感表達。一方面,要讓電視新聞節(jié)目本身具有更多的情感表達,選擇受眾最為關心、最能引起受眾相似情感的新聞題材;另一方面,電視新聞主持人在播報電視新聞的過程中也要一改以往嚴肅刻板的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語言等多種方式來引起受眾的共鳴,使其產生與電視新聞內容相關的情感,進而實現(xiàn)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提高。
1.借助新媒體平臺
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并不是一種互相排斥、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融媒體的相關要求之后,實現(xiàn)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因此,在提高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來實現(xiàn)。
首先,電視新聞可以開通短視頻APP的官方賬號。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短視頻已經成為人們消磨時間的重要方式,幾乎已經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中,因此短視頻APP中的受眾群體數(shù)量非常驚人。電視新聞要想提高傳播影響力,就不能忽視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因而電視新聞可以通過短視頻APP官方賬號官方賬號來發(fā)布新聞信息,增強受眾群體對電視新聞的了解程度,擴大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其次,電視新聞還可以創(chuàng)建公眾號與微博賬號。短視頻是以視頻的形式來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而公眾號和微博則是更多的是以文字的形式來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因此,電視新聞要綜合利用這兩種不同的形式,通過官方公眾號以及微博的開設來影響微信平臺與微博平臺中的受眾,通過受眾的增加來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2.整合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
在新媒體時代,借助新媒體來增加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除了借助具體的新媒體傳播平臺之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
整合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首先要開辟網絡傳播渠道。在互聯(lián)網時代,智能化設備越來越普及,電視新聞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下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就必須借助互聯(lián)網,通過網絡傳播渠道來擴大影響力。
其次,在APP主頁投放新聞節(jié)目廣告。在智能化時代,電視新聞可以開發(fā)自己的APP,并加大對APP的宣傳,增加受眾的下載量,并及時將關于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廣告投放到APP的主頁,讓用戶能夠了解電視新聞,在激發(fā)用戶興趣的基礎上,引導用戶按時觀看電視新聞。除了開發(fā)自己的APP,電視新聞還可以與其他APP合作,在這些APP中投放電視新聞的廣告,最大程度地擴大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再次,電視新聞還可以結合人工智能來進行新聞的推送。智能家居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電視新聞也可以利用這些智能家居來完成電視新聞的推送,通過智能家居的引導,增加用戶對電視新聞的了解,使用戶能夠主動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了解。
電視新聞要想在新媒體時代獲得競爭優(yōu)勢,就必須從時效上入手,盡管不能與新媒體的傳播時效相媲美,但是電視新聞的權威性特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其這一缺陷。因此,電視新聞必須致力于即時性的提高,讓受眾能夠盡快的通過電視新聞了解到社會事件的最新信息。一方面,電視新聞要精簡制作流程,提高制作效率,電視新聞制作傳播環(huán)節(jié)中的時間浪費。另一方面,電視新聞也要有發(fā)現(xiàn)新聞熱點的眼光,在新媒體尚且沒有發(fā)現(xiàn)社會熱點之前,精準的找到社會熱點,以便第一時間來對該事件進行播報。
不同的受眾群體之間的閱讀存在差異性,無論電視新聞放棄哪個受眾群體,其傳播影響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必須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閱讀差異化需求。一方面,針對有充足時間來觀看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電視新聞仍然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另一方面,針對只能進行碎片化閱讀的受眾群體,電視新聞可以對事件要點進行傳播,還可以圖文的形式來進行傳播,進而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特色化的閱讀習慣,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增強電視新聞的互動性,首先可以在進行網絡新聞播放的過程中顯示實時彈幕。通過實時彈幕的形式,不僅可以增強電視新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還可以增強受眾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
其次,還可以在賬號中設置評論區(qū)。一方面,在評論區(qū)中,受眾之間可以針對新聞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討論,完成對輿論的引導,進行社會教育;另一方面,受眾還可以在評論區(qū)中與電視新聞實現(xiàn)溝通與交流,對于幫助電視新聞了解用戶需求、改進電視新聞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電視新聞要快速回復受眾的留言。受眾與電視新聞之間無法實現(xiàn)面對面的交流,因此電視新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只能通過留言、評論的方式來實現(xiàn),因此電視新聞必須快速地回復受眾的留言,提高受眾在觀看電視新聞過程中的參與感,提高用戶黏度。
另外,電視新聞還可設置投訴建議郵箱。受眾作為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電視新聞要通過投訴建議郵箱來廣泛收集受眾群體的意見,讓受眾能夠表達自己的看法,并根據(jù)受眾群體的意見來對電視新聞進行相應的調整,在增強電視新聞互動性的基礎上擴大電視新聞的傳播影響力。
人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各大媒體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競爭,因此電視新聞在發(fā)展過程中必須重視從業(yè)人員隊伍建設,為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加強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隊伍建設,首先要從選聘環(huán)節(jié)入手,選擇專業(yè)能力強、相關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電視新聞的制作與傳播工作;其次要重視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的培訓工作,為電視新聞工作人員搭建一個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讓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再次,要加強對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的考核,督促從業(yè)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的發(fā)展自己的能力,與時俱進,努力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情況,不斷調整自身的工作方式。
傳播觀念作為行為的先導,直接影響了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方式,因此要想從根源上實現(xiàn)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就必須從觀念上入手,讓電視新聞工作人員認識到新媒體時代中電視新聞所面臨的挑戰(zhàn),并及時融入時代,對自身的發(fā)展方式進行調整。只有傳播觀念改變了,才能確保這些具體的發(fā)展措施能夠被貫徹落實在電視新聞的發(fā)展過程中。
另外,必須引進先進的技術,在先進技術的輔助下,實現(xiàn)電視新聞與新媒體時代的融合,提高電視新聞的競爭力。
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已經進入了發(fā)展困境,只有從觀念上入手,立足于電視新聞的發(fā)展現(xiàn)狀,才能在新媒體時代實現(xiàn)針對性的發(fā)展,才能提高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