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淞佳
(六枝特區融媒體中心,貴州 六盤水 553400)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與快速應用對傳統媒體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廣播電視編輯應及時把握融媒體時代的機遇,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系列沖擊與挑戰,充分利用新型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將融媒體作為今后新聞工作的主要指導理念和發展手段。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新聞信息逐漸呈現出復雜化、海量化的發展特點,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出現,信息的傳播速度得以提升,但是大量真實與虛假的信息魚龍混雜,干擾公眾視聽,使廣播電視行業面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部分電視節目存在創新意識不足、形式過于單一、新聞內容報道不實等,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電視編輯主體意識墨守成規,沒有適應融媒時代的需求進行創新和改革,導致在與同行和多媒體的激烈競爭中收視率下降,丟失觀眾資源。對此,編輯工作需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創新思路,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跟上時代步伐,贏得媒體競爭的主動權。
融合媒介是一種新興媒介,即充分運用媒介載體,將各種媒介加以全面的融合,充分發揮它們的優點,推動信息傳播的健康發展。融媒介時代的來臨,給公民提供了更為廣闊而豐富的資訊,同時也擴大了公共獲取信息途徑,使公共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多元化。所以為迎接新時期的來臨,播音、電視編輯思維都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并根據新興媒介的特性,提高自己道德素質和專業素養,做好自身的角色轉型。融新媒體,是指基于新媒介延伸與發展的一個更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傳統媒介形態。傳媒發展,由開始的傳統新聞媒體,即報刊、播音、電視節目等,到后來產生的新型傳播載體,即網絡、手機等,直至現今的融媒體的新時代。融傳媒是將中國傳統社會媒體和新型傳媒中的亮點優勢進行互補、結合的新產品。所以傳統融合傳媒比新型傳媒更有優勢,編者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對編輯工作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融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及交流方式,極大程度地刺激了信息傳播需求,推動了信息分配變化,因此對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具體來講,受眾在廣播電視新聞中的作用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傳媒時代下的新聞受眾主要是信息接收者身份,很少有機會和渠道參與到與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互動中,但是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受眾在接收新聞信息的同時,有較多的渠道和機會與新聞編輯展開互動[1]。主要形式有評論、留言、私信等,這表示新聞編輯和受眾之間的溝通頻率在不斷提高,這使得溝通互動成為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創新的主要方向和必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統新聞編輯的工作壓力,也壓縮了傳統廣播電視臺的發展空間。為了積極順應融媒體對于新聞編輯工作環境的影響,融媒體中心需要積極推動新聞編輯提高創新意識,進而形成科學有效的溝通互動體系。
融媒體發展豐富了新聞編輯技術,使得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先進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在新聞編輯過程中,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新聞信息獲取、整理、分析效率,進而提高了新聞編輯效率和質量,同時對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要求新聞編輯掌握更為專業的新聞編輯知識和技術,并且還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融媒體技術。此外,要擴展新聞受眾范圍,需要豐富新聞編輯內容,這表示融媒體中心需要收集更多的新聞相關數據和信息,然而收集信息需要時間,儲存和分析信息需要互聯網空間。為此,融媒體中心需要積極購置能夠滿足當前新聞編輯工作需求的硬件設施,建立軟件體系,例如,儲存性能良好的硬盤、應用性能良好的計算機及與之相匹配的操作系統等,為新聞編輯創新提供硬件保障,有利于形成更加專業和標準的新聞編輯系統。
融媒體對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新聞編輯工作流程,如果廣播電視臺依然按照傳統流程完成新聞編輯工作,將無法滿足融媒體時代發展和受眾的新聞需求。具體來講,融媒體中心需要對傳統新聞編輯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在確定新聞選題、收集和整理相關新聞信息、制作新聞節目前,需要做好與新媒體部門及工作人員的溝通,同時做好對受眾需求和社會熱點新聞的調研,這樣才能夠編輯出符合受眾信息需求、滿足受眾興趣的新聞內容。此外,融媒體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較多先進技術,這些技術改變了傳統新聞編輯方式,擴展了新聞采集和傳播渠道,豐富了新聞信息展現形式和內容,主要有圖片、文字、視頻、音頻、動畫、模型等,如果新聞編輯想要在新聞制作中應用新型技術,就需要改變新聞編輯工作流程,加入技術應用流程。
融媒體發展要求新聞編輯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進而實現對受眾喜好、新聞傳播力、新聞真實性的全面統一,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新聞編輯,從節目形式和網絡技術含量上都盡可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具體方式如下:第一,廣播電視編輯者需要積極主動順應融媒體時代發展趨勢,將創新理念和工作意識融入到新聞編輯過程中,在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新聞編輯工作的同時,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通過個性化發散思維開創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第二,無論怎樣創新,黨媒姓黨的性質是永恒的。廣播電視編輯者需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確保導向正確。不應當以滿足受眾新聞需求為唯一目標,這樣很容易出現為了迎合市場而報道不實新聞、夸大新聞事件實際情況等問題。為此,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中包含的政治因素進行嚴格審查,避免出現政治性錯誤。
為了確保新聞編輯創新作用的充分發揮,融媒體中心需要為新聞編輯創新提供平臺,為融媒體在新聞編輯中的實踐提供機會,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加強與其他媒體行業的溝通和交流,例如,共同組織新聞編輯座談會議和交流會議,使得各個新聞編輯有相互學習和借鑒的機會,同時還有利于編輯工作者之間形成較為深厚的關系,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和創造條件。第二,廣播電視媒體需要構建新聞編輯合作模式,以此來加強內部新聞編輯之間的合作和溝通,確保每項新聞編輯工作都能夠順利完成,進而形成全面化、系統化新聞編輯工作體系,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第三,融媒體中心需要為新聞編輯創新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將融媒體中心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完善財政保障機制。在健全保障制度的前提下,新聞編輯才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并且獲得應有的獎勵和績效。
融媒體對于新聞編輯內容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高品質、及時、真實等方面上,任何新聞編輯內容創新都需要在此基礎上開展,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確保新聞報道的及時性,這需要新聞編輯具備足夠的熱點新聞敏感意識和新聞挖掘能力,做到在新聞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便開始新聞編輯,并且及時發布新聞,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吸引群眾的注意。第二,融媒體中心需要確保新聞編輯內容的真實性和品質,這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確保編輯速度的同時,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真正挖掘和報道有深度、有價值的新聞。第三,融媒體中心需要基于融媒體時代的移動特點構建新型媒體,通過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以及客戶端等方式積極宣傳新聞內容,利用新媒體形式把新聞內容播報出來,以一種受眾容易接受的形式去傳達新聞內容和政治思想,在創新新聞編輯內容的同時,做到堅持用戶思維,堅守社會責任。
傳統的新聞編輯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這表示融媒體中心需要就新聞編輯形式展開創新,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提高受眾在新聞編輯中的參與感,通過視頻、語音、文字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受眾的溝通和互動,來改變傳統的受眾被動接收信息模式,以此提高受眾對新聞關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但需要注意的是,廣播電視編輯需要對受眾傳遞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查,確定信息屬實之后才能夠對外公開,避免出現傳播虛假信息的情況。第二,融媒體中心需要充分融合各項新聞編輯業務,在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視頻平臺開設賬號,針對不同平臺用戶對新聞信息獲取的需求及特點,對同一新聞內容進行針對性編輯,不但能夠提高新聞信息利用率,還能夠擴大受眾范圍。
要確保新聞的新意和內涵,需要融媒體中心不斷擴展新聞采集渠道,以此來實現對大數據的最大限度應用,不但能夠提高新聞信息采集效率,還能夠在大量數據中準確找到所需信息,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培養新聞編輯的信息篩選能力,確保編輯能夠在復雜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部分,并且對其真實性進行快速核實,在核實之后再進行報告,以此來確保新聞的權威性。第二,融媒體中心需要從受眾角度出發來選擇新聞信息,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地方特征較為明顯,這表示新聞編輯需要盡量篩選與當地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類新聞信息。第三,融媒體中心需要整合媒體資源,改變單一枯燥的新聞內容編輯方式,關注社會熱點和群眾焦點,從廣大人民群眾中搜集新聞素材,使新聞內容的編輯角度更加多維,一些節目的后續跟蹤報道有效提高了觀眾對節目的忠誠度。,同時在海量信息傳播過程中,積極報道正能量新聞,能夠幫助觀眾辨別新聞事件真相。
新聞節目是展示新聞信息的重要形式,為此,融媒體中心需要充分結合受眾情況進行新聞節目制作創新,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在新聞節目后期制作中應用融媒體技術,這是因為新聞節目相比較其他類型節目的趣味性較低,并且受到節目類型的限制無法過多從節目內容上展開創新。因此,可以在節目中適當增加新聞事件現場的圖片和視頻,以此來彌補節目中缺失的新聞環境,從而將受眾更好地帶入到新聞事件中。第二,廣播電視編輯者需要創新新聞節目形式,例如,將傳統新聞節目與脫口秀節目相結合,以此來順應融媒體時代發展趨勢,但是不能破壞新聞節目原有的嚴肅性。第三,編輯人員應當創新、科學、合理地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整理以及規劃,充分考慮受眾的需求及主要意圖,根據觀眾的偏好、喜愛類別以及重點關注內容,進行節目整體的優化制作調整,盡可能吸引更多類別的觀眾觀看信息,并與節目互動。
融媒體在不斷發展和進步,這表示新聞編輯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及對專業技術的掌握程度,而融媒體中心有必要幫助新聞編輯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具體方式如下:第一,融媒體中心需要定期開展對新聞編輯的職業培訓,培訓內容以融媒體理論和技術、新聞編輯先進方式和技巧為主,不但能夠優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還能夠幫助新聞編輯形成更為開闊的視野,進而推動新聞編輯的快速成長,同時還需要引導新聞編輯不斷總結和改善自身存在的問題。第二,融媒體中心需要建立科學的新聞編輯考核制度,并且將新聞編輯專業能力的提高幅度納入考核標準中,以此來督促新聞編輯不斷學習先進融媒體技術,此舉還有利于新聞編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第三,融媒體中心需要科學進行新聞編輯崗位任命和調度,以能力與節目收視率為導向,打破選人用人壁壘,并且開展“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工作人員雙向選擇”模式,讓優秀的廣播電視編輯者能夠脫穎而出[4]。
融媒體不僅僅是媒體操作上的單一融合,還包含媒體人觀念、思想方面的改變,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傳播內容、渠道與形式的融合逐漸模糊了傳統媒體間的邊界,讓媒介更趨于一體化發展。在融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編輯需要不斷增強自我創新意識,并將新理念、技術、方法帶入到工作中,同時借助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和范圍廣的優勢,線上下同步開展編輯工作,實現與觀眾的互動,拓展節目傳播方式,創新新聞內容,以提高廣播電視對觀眾的吸引力,推動融媒體的快速發展引導社會輿論服務社會建設。為了達到以上目的,廣播電視編輯應該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培訓或者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及專業素養,對新聞傳播形式進行創新,以促進廣播電視臺的穩定有序發展,提升其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