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青 楊聰會
(遷安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遷安 064400)
2021 年遷安市承擔了省級玉米綠色防控示范區項目,按照省廳及上級植保系統文件和技術要求,遷安市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開展示范區建設。目前示范區內玉米已全部收獲,經調查匯總分析數據,核心示范區比照績效目標完全達標,實現了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到位率100%,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100%,培訓人數近100人次的目標任務。
2021 年初,根據遷安實際,制定了《遷安市玉米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示范區實施方案》,確定了玉米示范區2 000 畝。根據方案要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動示范區建設,強化技術集成創新;組織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示范基地,開展綠色防控技術巡回指導,落實相關示范工作和技術措施;大力開展宣傳培訓,精心組織開展示范區建設。
利用生物食誘劑、生物農藥、助劑等綠色防控措施,控制棉鈴蟲、玉米螟、蚜蟲等主要害蟲的發生。重點推廣了中后期玉米“一控雙提”(控制病蟲害、提高質量、提高產量)技術,利用無人植保機械進行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混噴殺蟲劑、殺菌劑和磷酸二氫鉀控制后期葉斑病、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病蟲,減少穗腐病的發生,同時防止倒伏。
2.1 播前。選用適用于遷安市的紀元1 號和華青28 等抗(耐)病品種,種子用40%噻蟲嗪、35%精甲·咯菌腈等種衣劑包衣處理,播種田塊深耕滅茬,進行苗前除草。
2.2 苗期。苗期除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防治薊馬、蚜蟲等主要害蟲。
2.3 中后期。①滴灑生物食誘劑(澳朗特),使用劑量40 ml/畝;使用方法:生物食誘劑和水按1∶1 配比,然后加入附贈殺蟲劑,攪拌均勻后用無人機進行條帶滴灑,條帶長約10 m,條帶間間距50 m。②噴施生物殺蟲劑:2%苦參堿水劑使用劑量40 ml/ 畝;吡唑醚菌酯使用劑量30 ml/畝;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說明配制,無人機均勻噴施。
3.1 樹立展牌,公示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在示范區顯著位置樹立示范區展示牌,寫明示范區主推綠色防控技術及化學農藥減量增效目標等內容,使過往群眾清晰看到示范的技術內容,增強示范區的影響力。
3.2 設班培訓,加強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推廣。依照疫情防控要求,全市分成南北2 片區,涵蓋各鎮街道農辦主任、農業大村負責人、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近100 人開展2 次培訓,邀請局屬技術專家,從整地種植到管理收獲整個生育期進行授課培訓,重點突出各環節綠色防控措施。
3.3 發布情報,及時指導病蟲害綠色防控。根據遷安市病蟲害發生趨勢特點,及時發布玉米病蟲情報4期,每期病蟲情報均突出綠色防控措施,及時指導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適時開展病蟲害防控。
4.1 玉米蟲穗率、病穗率顯著降低。調查數據顯示,示范區比對照區病蟲為害果穗數顯著降低。示范區蟲穗率和病穗率分別為7.9%和5.1%,比空白對照33.2%和35.3%分別低25.3%和30.2%。
4.2 南方銹病發病延緩。調查數據顯示,示范區南方銹病較對照區發病晚,且病情指數低于對照,持綠性比對照長7 d 左右。示范區南方銹病始見于9 月13日,高發于10 月4 ~7 日;對照區南方銹病始見于9月4 日,高發于9 月底。示范區病情指數在1 級以下,空白對照病情指數多數地塊為3 級。
4.3 增產顯著。調查數據顯示,示范區玉米比對照增產顯著。通過噴灑食誘劑并在玉米生長中后期采取“一控雙提”技術,增產效果明顯,核心示范區玉米比對照增產63.95 kg/667 m2,增產率達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