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鳳
(天津市靜海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天津 靜海 301600)
靜海區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天津市西南部,距天津市區30 km,位于海河流域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淡水資源豐富。全縣共有水域151 338 畝,其中河流(含一、二級河道和干渠)33 088 畝,團泊水庫77 250 畝,池塘面積41 000 畝。改革開放40 年來,靜海區以養殖為主的傳統模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全區養殖產量逐年增加,2020 年全區養殖水面41 522 畝,年產量28 974 t,年產值達5.0 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 754 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逐漸增多,人們利用業余和節假日時間,有的到健身房,有的去郊游,有的養花、養鳥、養金魚等等。在城鄉居民厭煩了都市的喧鬧和嘈雜,渴望享受自然的和諧與寧靜之時,休閑漁業應運而生,悄然興起,而且發展迅速,靜海區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1.1 養殖垂釣型。這是從養殖漁業發展而來的類型。主要集中在漁業養殖重點鄉鎮,利用現有水面和池塘,以養殖為主,配備一定的設施,開展垂釣業務。這種方式和傳統的養殖相比,投入成本少、見效快。這是現有休閑漁業中較為普遍的一種,分布范圍最廣。這種養殖垂釣型漁業為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1.2 休閑垂釣型。指專業的垂釣園和設施較完備的垂釣場,以開展垂釣為主,集娛樂、餐飲為一體的休閑漁業,這也是近年來靜海區發展最快、經濟增長最快的一種形式。據調查,目前全區垂釣園有20 個,垂釣園的面積從2 畝到200 畝不等,每年的4 ~10 月是垂釣旺季,每個垂釣園都是滿員。特別是靜海區花園村垂釣場,全年營業,冬季開展錨釣,2021 年累計接待垂釣者10 萬人次,最多每天達到600 人,且全國各地垂釣愛好者紛紛而至,參加釣場舉辦的垂釣比賽。經調查統計,2020 年全區垂釣產值達3 414 萬元,加上餐飲利潤更加可觀,既延伸了產業鏈條,又促進了全區休閑漁業發展。休閑垂釣漁業的發展,不僅為養殖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垂釣行業的快速發展,靜海區釣具市場異?;馃幔l展迅速。據我們調查,只是靜海鎮的釣具店就有20 余家,而且從高、中、低檔的魚竿,到各個品種的魚餌以及垂釣中用到的各種漁具樣樣俱全,琳瑯滿目。目前正值垂釣旺季,每個漁具店都是人來人往,生意紅火。通過調查,全縣長期的垂釣愛好者至少有幾千人,經常自發組織垂釣比賽,也有的參加天津、北京的釣魚比賽,還將參賽獲獎獎牌掛在漁具店內??梢娦蓍e漁業的發展不僅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還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提高了城鄉居民的業余生活質量。
1.3 觀賞魚養殖型。以觀賞魚養殖生產、經營為主的產業。目前,靜海區規模性觀賞魚養殖企業比較少,只有4 家,養殖品種有孔雀、銀龍、鸚鵡、戰船、羅漢、招財、地圖、清道夫、錦鯉、鯛類等,2020 年產值146 萬元,但發展潛力很大,市場空間廣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族箱進入千家萬戶,各種色彩斑斕的觀賞魚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休閑娛樂,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1.4 生態觀光旅游型。以團泊水庫為依托,休閑漁業與旅游業相結合,極具發展潛力,是目前休閑漁業類型中功能最強、項目最多、范圍最廣、利潤最高的一種。20 世紀70 年代,郭小川的一首《團泊洼的秋天》,讓人們了解了團泊洼,了解了團泊湖(團泊水庫),團泊湖素有“華北明珠”之稱,它占地77 250 畝,蓄水量達到1.8 億m3,這里水域遼闊、環境清幽,水產資源及水生物蘊含極廣,盛產鯉魚、鯽魚、白鰱、鳙魚、草魚、烏鱧、黃顥、梭魚、青蝦、中華絨螯蟹等十幾種水產品,60 多種珍禽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每年到這旅游的游客絡繹不絕。目前,團泊水庫為鳥類保護區,主要以宜居、生態為特點,以濃綠、重水、環保為特色,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共贏。
2.1 對于發展休閑漁業缺乏總的規劃和管理。目前,全區垂釣園大部分自主開發經營,類型單一,缺乏總體規劃和統一的管理規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休閑漁業的健康發展。
2.2 宣傳力度不夠,休閑漁業收入占生產經營總收入比較低。宣傳費用投入極少,不能有效的利用媒體,例如,多數垂釣園只是將招牌立于自己的門前,或者將自己的垂釣園信息粘貼在漁店,缺乏必要的宣傳,這樣對休閑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垂釣品種較少,僅限于鯉魚、鯽魚、草魚、羅非魚、白鯧等,難以滿足人們追求新、奇、特等品種的需求;觀賞魚養殖品種單一,名貴品種較少。目前,休閑漁業收入占漁業經濟收入的比例很低。
2.3 經營者缺乏對休閑漁業的管理經驗。休閑漁業屬新興產業,經營者需要掌握相應的養殖技能和經營管理手段,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目前農業經營者缺乏管理經驗,很難適應休閑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3.1 建立民間組織,規范休閑漁業的有關市場行為。廣泛宣傳休閑漁業在現代生活中所具有的陶冶情操、娛樂身心、提高生活品味和質量的獨特作用,吸納更多的休閑漁業愛好者參與活動;積極籌措資金,舉辦形式多樣的休閑漁業活動,組織廣大休閑漁業愛好者參加各地垂釣比賽,建立適應不同消費層次、不同類型的休閑漁業項目,促進漁業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和協調發展。
3.2 加快對觀賞魚養殖技術及魚病診斷水平的提高。在觀賞魚養殖成為都市家庭中一道風景的同時,養殖技術問題也正在困擾著廣大養魚愛好者,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觀賞魚養殖的發展進程。利用科技周、電視、媒體積極做好觀賞魚養殖技術的講座和培訓,在觀賞魚、水族箱銷售地發放觀賞魚養殖技術和常見魚病宣傳資料;提高廣大觀賞魚愛好者和廣大民眾養殖觀賞魚方面的知識,適應觀賞魚養殖發展的需要,從而推動休閑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3.3 加強對休閑漁業從業者相關知識的培訓,完善休閑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休閑漁業的從業者一部分來自從事傳統漁業生產的農民,一部分就是休閑漁業的愛好者,他們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知識,因此需要加強培訓,提高從業者的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配套完善休閑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餐飲、垂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突出農家田園特色,提高品味,做大做強休閑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