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雪莉 王秋實 劉大為 趙海鳳
(三河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三河 065299)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和農村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廊坊市緊鄰北京市與天津市,具有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區位優勢,同時廊坊市具有平原、山地、河流等多種地理環境,也為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提供了環境資源優勢。目前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多種發展模式均有體現,但是大部分小農戶依然從事著傳統農業,增收渠道窄,增收速度緩慢,而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較佳途徑之一,可有效解決環首都、環城市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等問題。
目前,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呈現小農戶與規模經營主體并存的現象,但是大多小農戶由于自身生產能力較弱,加之缺乏資金、技術支持,在現代都市農業生產、組織和市場發展中處于弱勢,很難有效融入到現代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中獲取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紅利。目前,廊坊市小農戶主要通過土地入股、農業生產入股、土地托管、股份合作、訂單生產、加入農業合作社等途徑融入到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以提供農產品為主,融入方式區域特征明顯,小農戶兼業化、社會化服務需求突出。
2.1 融入意愿不強烈。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目前從事農業的小農戶老齡化嚴重,接受新鮮事物較難,對現代都市農業的優勢了解不充分,且慣于從事自己習慣的種養方式;另一方面是現代都市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和人力,資金回收期較長,小農戶對風險的規避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現代都市農業中。由于非農收入比農業收入高很多,致使大多數小農戶兼職其他行業,即使從事農業生產也僅為簡單的種養殖,高端現代都市農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不高。
2.2 融入方式單一。小農戶融入現代都市農業的方式主要是加入合作社、訂單生產、休閑觀光農業、品牌農業等。在調查中發現,廊坊市小農戶融入現代都市農業僅僅依靠簡單的方式,沒有充分發揮現代都市農業服務城市的生產、生活、生態、教育和示范的多功能性。這種融入方式比較單一,使得進入該市場的門檻較低,競爭激烈,致使收入不理想,其中對提供簡單農產品的小農戶的影響最大,收益會更低。
2.3 融入層次較淺。現代都市農業需要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融為一體,提供給城市居民需要的優質農產品和服務,其中服務主要是指休閑旅游服務,讓城市居民體驗農事和了解農村,回味農業勞動的快樂,同時欣賞農村優美的環境。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回收期較長,另外還需要小農戶具備較好的經營管理能力,小農戶本身的資金和承擔風險的局限性使其不能深入參與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中。在調研中發現,廊坊市小農戶融入現代都市農業主要是提供農產品,少量小農戶以兼業的方式參與到休閑農業中,能夠深度融入高端現代都市農業項目的小農戶很少。
2.4 基礎設施不足。在走訪中發現,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中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倉儲、冷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設施、環境衛生等方面的配套建設滯后,導致農產品難以有效貯存、快速運輸到城市社區;另一方面,由于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尤其是休閑觀光農業配套的公共廁所、停車位、住宿設施明顯不足,無法滿足城市居民在體驗農事活動時需要的優質服務,導致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緩慢。
3.1 政府層面。各級政府在推動小農戶融入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中起著政策制定、產業引導、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作用。
3.1.1 加大扶植政策,創新補貼制度。一是制定相關政策促進土地有序流轉。充分尊重小農戶的意愿,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做好宣傳服務工作,提供政策咨詢平臺,為小農戶有序流轉土地暢通渠道。二是改善配套設施。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契機,提升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所需的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如加強倉儲、運輸、加工等環節的配套設施,加快建立小農戶與城市社區、商超的產品對接機制,打通農產品銷售環節。改善提升休閑農業配套基礎設施,提高休閑農業的環境水平,并提供日常管理支持,促進小農戶更好地融入現代都市農業。三是提供差異化補貼,扶植小農戶掌握更多的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和市場行情等,提高小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素質和水平。另外,基于廊坊市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農業補貼標準,增強行業吸引力。
3.1.2 正確引導,提高主動性。政府相關部門應通過電視、短視頻、農業培訓等途徑宣傳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優勢,增強小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信心;各級政府因地制宜進行產業引導,促進差異化經營,避免項目同質化嚴重而造成內部競爭激烈,保障小農戶的收益;政府相關部門鼓勵青年小農戶進入現代都市農業生產經營中,豐富符合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特點的青年農民補貼形式,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待遇,吸引并留住有學歷、懂技術、有經驗的青年農民。
3.1.3 增加培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根據廊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增加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由于現代都市農業的從業者涉及農業生產、休閑農業旅游觀光,需要小農戶具備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理念、營銷方式等,所以在培訓內容上要增加相關內容,可以邀請大中專院校教師、農業生產經營能手、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在節假日、夜校、田間地頭、網絡等多種途徑對小農戶進行全方位、多方面的培訓,拓寬小農戶的知識結構,提升農業生產技能水平。另外,可以對參加培訓并考核合格的農民頒發職業等級證書,增強榮譽感和獲得感。應將培訓系統化、常態化,全面培育適應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
3.2 小農戶自身層面
3.2.1 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廊坊市擁有多種地理地貌和緊鄰北京天津的區位優勢,小農戶要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規劃進行生產經營,同時要突出自己的特色,適合規模種養殖的地區提供優質的農產品,適合發展休閑旅游觀光農業的要結合本地的生態環境條件,挖掘當地文化,突出體現現代都市農業的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示范教育等多重功能,以滿足城市居民的多方面消費需求。
3.2.2 走多元化融入道路。根據廊坊市地理地貌、農作物生長周期、農業產業規劃等方面的特點,小農戶走多元化融入的道路,更好地體現現代都市農業的多重功能。小農戶既要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作物產量、家禽出欄率,也要兼顧農村生態,建設美麗鄉村,積極發展旅游休閑產業,詮釋農業生活、示范與教育功能,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完美結合,將綠水青山轉換為看得見經濟效益的金山銀山。
3.2.3 勤學習,提升自身能力。現代都市農業需要小農戶不僅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技術能力,還需要新思想和新觀點進行經營管理,同時要及時了解城市居民對農業需求從而調整轉變農業生產產品和形式。小農戶可以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支農惠農政策,積極參與農業培訓,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技術水平,了解新思想、新觀念,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另外,積極學習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并在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中運用,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到種養殖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中,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充分發揮現代都市農業的多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