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疆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現階段,信息化技術的運用為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發揮了極大的幫助和作用。對于高校發展來說,使用信息化財務管理軟件可以更好地應對創新發展需求,滿足國家發展理念。由此可見,圍繞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進行研究,對于高校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財務管理是指根據國家相關要求與規定,按照財務活動原則進行財務關系處理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在企業以及高校中,財務管理的內容圍繞資本活動所展開,包括籌資、資金使用、日常管理與配置等。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指管理高校的財務活動情況以及相應的財務關系。要求工作人員應該按照高校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在滿足發展戰略的基礎上進行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對于高校來講,有效地增強財務管理質量是一種提升教育資金使用效率的一種體現,可以幫助高校更加科學地安排人力、物力等有限資源,確保一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目前,結合高校發展狀況來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進行資金管控與物資管理,需要對每一年的教育經費進行合理規劃[1]。
第一,資金規劃步驟。在此方面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資金預算、管理等工作,是資金管控的核心,不僅可以幫助財務部門了解資金的流向,還能夠更好地實現資金的合理優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花費。第二,資金調配步驟。進行財務資金以及賬戶余額資金的調配是資金管理的主要內容,其主要是運用集中資金金額的形式管控不同分賬戶的余額狀況。目前,我國針對高校銀行賬戶的管控非常嚴格,因此,此項工作必須在滿足國家標準規定的基礎上開展。第三,內部結算步驟。是指使用資金管理系統中的功能完成高校有關資金交易。此過程中所指的資金是指內部賬戶中不需要調配的資金。其主要流程步驟為交易方提出需求之后進入到結算中心完成流程認證,之后進入有關系統形成資金劃轉單據完成資金的調整。而全過程的詳細內容也會利用核算功能生成記賬憑證。第四,外部結算步驟。其主要內容包括收付款流程,是高校進行外部賬戶資金流動的全過程。具體工作中需要二級單位發起需求之后按照流程完成財務審核,之后進入結算中心完成處理。
現階段,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高校進行管理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技術形式的拓展更是為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高校發展過程中經濟活動的不斷增加,其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也變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使用技術優化管理結構,還可以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局限,使財務管理信息化變為推動高校進步的關鍵。
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對于打造數字化校園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優化財務管理模式,還可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精準度與科學性。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軟件的應用不需要工作人員花費大量的人力以及時間成本完成財務數據的整理和計算,只需要按照軟件功能便可自動化完成憑證內容以及核算內容的工作,最大化程度地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此外,財務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使系統代替工作人員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處理[2]。
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主要的對象便是財務信息資源,利用數據的計算與分析可以幫助高校的管理人員更好地進行科學決策,使師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及時地了解學校的相關財務通知與信息。在過去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工作人員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獲取信息資源,不僅出現了大量的機會成本,還會提升工作壓力。而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的使用則可以有效完成資源共享,使高校內部形成集中式管理模式,進而打破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情況下的“信息孤島”局限。此外,高校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還有助于拉近部門之間的關系,部門之間可以便捷地完成數據資源的共享與運用。
財務管理信息化不僅滿足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還能夠為財務管理人員完成預算管理等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會運用大量的現代化軟件,可以規避傳統財務管理工作預算環節的數據歸納與整理工作,自動化地為財務管理人員提供資源信息。與此同時,信息化軟件的使用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因此,能夠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目前,我國高校規模不斷增大,很多學校開始建立分校區,這也使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化,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難度。在此種背景下,若想要實現財務管理的統一管理便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運用,并利用技術優勢加強對財務信息的了解,以此降低后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難度。此外,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模式的使用不僅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質量,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使用作用,使資金配置可以滿足高校發展需求。此外,信息化模式的運用能夠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為財務管理工作職能轉變奠定基礎。
我國針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會計準則》等行業規定。然而信息化模式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講屬于一種新型的發展形勢,因此,若想要確保其能夠發揮預期作用,便需要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內容,使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根據標準開展工作。然而現階段我國針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標準化操作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很多高校僅僅是購買了信息化軟件以及相應的設備便認為可以開展信息化工作,以至于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為此要求高校必須要加大對財務管理信息化標準方案的關注[3]。
對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來講,方案的制定是構建信息化管理的關鍵,要求工作人員在制定之前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充分結合高校自身狀況分析不同系統目標,使系統目標能夠被安排至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每一個環節,確保最終的方案制定可以滿足發展需求。在制定方案之后,工作人員應將其呈交至上級領導部門,經過領導團隊的分析與審核之后,才能夠加以使用。此外,財務管理部門必須按照我國相關規定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例如,常見的硬件管理、崗位責任等制度要求,并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使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能夠開展得更加順利。
網絡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能夠優化信息處理的質量和效率,但是也會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而財務管理信息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其針對的工作是高校的全部資金工作,一旦信息數據受到安全威脅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目前高校在風險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雖然會設置常規的防火墻,但是在財務數據傳輸的過程中依舊會由于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不重視疏于防范,進而使網絡存在異常風險,甚至會出現區域性的網絡病毒傳播影響財務系統的正常使用。第二,在運用郵箱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若是沒有技術的保護,則難以保障信息不會受到外網的影響,很容易出現信息泄露。因此,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加大對系統安全風險的關注,不斷增強技術質量,確保信息化系統的運行安全。目前,由于高校的部門數據較多,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出現網絡風險隱患。在此種背景下,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安全技術防范質量,科學地運用網絡安全技術進行網絡檢查與殺毒,以此降低風險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此外,應在防火墻等技術運用的基礎上使用現代化技術進行平臺的安全防范管理,并建立高校網絡財務管理部門管控制度,以此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網絡環境。在制度要求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需要進行精準的信息識別之后才能夠進入到財務管理系統內部。與此同時信息化軟件內部也要運用多種加密技術,以此提升網絡安全性。
為滿足財務管理信息化安全需求,還需要制定計算機機房管理制度,并明確計算機機房管理措施,以此利用制度保障財務管理系統的高效,使其可以在出現問題時及時地自救處理。在此基礎上計算機應啟動雙重備份功能,進而確保在出現停電等故障時能夠正常保存數據信息,不會出現數據遺漏等狀況。對于高校財務管理來講,若想要從源頭確保網絡系統安全,便要明確病毒狀況,及時地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清理,因此,可使用指紋技術等現代化技術降低財務管理信息化使用過程中的風險。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高校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發面尚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在軟件選擇與購買方面也僅僅是針對市場情況決定。此外,我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主要集中于功能性上,若是系統出現異常則直接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此外,現階段市場上出現的財務管理信息化軟件主要是進行常規的財務管理工作,難以滿足系統化的功能性需求。因此,必須要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對財務軟件進行優化與完善。現階段,高校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工作不僅僅是簡單地使用軟件進行財務等工作,而是需要科學地處理數據并按照數據處理要求進行后續的處理,這樣便可以解決傳統人工操作過程中的很多失誤問題,不僅能夠為后續的審計工作提供條件,還可以為外部審計營造良好的環境。在未來的工作中,高校應將重點放在信息化軟件功能的優化上,進而使軟件功能能夠更加契合高校的實際發展需要。科學的財務軟件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功能的優化與完善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效率。在強化軟件功能的過程中,還要關注數據的共享化需求,提升信息共享運用質量。此外,需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保障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順利進行[4]。
高校在開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與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碰撞和沖突,使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難以開展工作。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加大對專業化人才的關注,使其能夠具備一定的會計工作處理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突發狀況。現階段,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普遍工作經驗不足,一些工作人員即使個人能力較強,但是沒有專業知識作以輔助也很難高質量的運用信息化軟件。因此,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第一,管理層加大關注,給予資金支持;第二,加大技術人才的引入力度,為財務管理信息化提供人才幫助。第三,科學地組織培訓工作,使財務人員能夠不斷利用學習豐富自身能力,正確認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時地辨識財務風險,幫助高校規避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高校需要培養財務管理人員職業道德思想以及相關法律內容,使財務管理工作者可以自覺地規避財務風險,保障高校財務信息化平穩建設。在培訓的過程中也要結合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定期更新培訓內容,使其滿足高校需求。
目前,部分高校雖然已經構建了科學的信息集成管理平臺,但是卻并沒有從源頭上解決數據不一致的狀況,經常會出現信息不具體、不全面等問題,這也直接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很多高校會出現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狀況,以至于在參與決策的過程中無法從實際情況出發,在管理規劃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問題,不僅會加大財務管理工作的時間成本,還會限制資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構建信息集成管理平臺的過程中,要通過詳細的試運行階段,確保系統的運行質量。此外,要通過培訓的形式使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工作流程,以此突出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優點。
此外,高校的財務管理部門是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對象,不僅要做好日常的工作,還要科學地完成系統的后期維護。因此,高校可以結合實際需要設計一款專人負責的管理系統平臺,使高校財務管理平臺的工作能夠與負責人一一對應,并及時地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與此同時,在明確信息集成管理的相關責任人之后,高校財務管理部門還需要針對信息化軟件運行標準、使用規定、過程規范等內容加以保障,以此確保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質量。總而言之,財務管理信息化對于高校不僅僅是提升工作質量的必然需要,還是開展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基礎,要求管理人員應加大對信息化軟件運用的關注和重視,及時地完成軟件更新與升級,確保軟件功能性可以滿足高校財務處理的現實需求。此外,應關注市場情況,及時地優化軟件平臺,進而發揮技術優勢,增強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5]。
綜上所述,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還能夠有效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高校財務管理人員要加大對此方面的重視,并及時地引入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軟件,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更加便捷、高效,滿足高校建設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