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邱福猛 廈門市節能中心
工業節能診斷是對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管理體系等三方面開展的全面診斷,旨在幫助企業發現用能問題,挖掘節能潛力,提高企業能效及能源管理水平。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對企業節能降耗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進一步節能降碳、提質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
節能診斷服務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準備、診斷實施及報告編制三個階段,詳見圖1。

圖1 節能診斷流程圖
圍繞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管理體系三方面開展診斷工作。一是梳理統計企業能源消費量,分析企業能源消費結構及企業能量平衡關系,分析查找節能難點,及存在的節能潛力。二是根據該企業所屬行業類型,核算企業主要工序能耗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評估主要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及實際運行情況。三是檢查企業能源管理崗位設置情況、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情況、能源計量及統計制度等落實情況。
該企業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為電力。企業2020年的年能源消費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能源消費結構表
由表1可知,企業的能源消費品種主要為電力,其中大部分用于生產,小部分用于辦公。
3.2.1 能源管理體系
按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體系要求》的要求建立了系統化的能源管理體系,并持續運行和不斷改進,針對企業主要用能設備,制定了相應的操作規程及經濟運行管理規定。制定了計量管理、統計分析、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確了對能源管理的要求。
3.2.2 能源計量管理
企業的計量器具配備率符合 GB/17167-2006的要求,定期對能源(電力、蒸汽) 以及其他資源的計量器具和裝置進行相關的計和考核,嚴格按照三級計量管理模式配置能源計量器具,每年擬定計量器具檢定計劃表,保證計量設備的正常工作并定期進行物料平衡檢測和分析。
3.2.3 能源管理機構設置
該企業根據相關要求設立了能源管理崗位,聘任了具備專業技術資質的能源管理負責人,并向當地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同時,該企業也成立了由企業分管領導掛帥的節能領導小組,明確了人員崗位職責,制定了相關能源管理制度并明確了獎懲考核機制。建立了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報送制度,明確了由專人負責每年一季度前報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狀況報告。
通過現場對該公司相關耗能設備的測試、查看數據材料,并與相關用能管理人員的交流,經認真查找、分析及測算,企業可能節能潛力有兩點:①該公司位于福建,夏熱冬暖,太陽能資源豐富,且廠房屋面較大,經結構加固后,適合建設光伏發電系統。建議安裝10MW容量的光伏發電系統,既可獲得可觀的節能量,經濟效益豐富,又有助于減少碳排放。②經了解,該公司車間仍有部分區域使用T5日光燈,在保證滿足光照質量的條件下,建議將T5日光燈更換為節能環保的LED燈具。
3.3.1 光伏發電系統
光伏發電簡化計算按式(1):

式中L- 光伏發電年發電量,kWh;η-光伏組件匹配系數,取0.75;W-光伏發電站裝機容量,kWh;H-峰值日照時數,h,取3.3h。
因此,10MW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為L=365×0.75×10000×3.3=903.38萬kWh,電力的折標系數取1.229tce/萬kWh(當量值),則年節能量為1110.25tce(當量值)。如電費取0.6元/kWh,則該措施每年可節省電費支出為903.38萬kWh×0.6元/kWh=542.03萬元;如投資額為3400萬元,則回收期約為6.3a,具體見表2。

表2 投資回收期測算表
(備注:則投資回收期=項目投資額/年節電支出)
3.3.2 照明系統LED燈具改造
LED光源具有以下高效節能、使用壽命長、光效高、綠色環保等特點。企業現有500盞28W日光燈和400盞14W日光燈,在保證滿足光照質量的條件下,可用16W的LED燈替換同等數量的28W日光燈,用8W的LED燈替換同等數量的14W日光燈。燈具改造的節電量可按式(2)計算:

式中QL-照明燈具改造的節電量,萬kWh/a; (PLi-改造后第類燈具的功率,kW/盞; -PLj-改造后第類燈具的功率,kW/盞;ni-改造后第類燈具的數量,盞;nj)-改造后第類燈具的數量,盞×;nd×-燈具每年運行天數,d/a;nh-燈具每天運行時長,h。
企業燈具每年運行天數按330d計,每天運行時長按24h計,將其帶入式(2)計算,改造后的節電量:

電力的折標系數取1.229tce/萬kWh(當量值),則年節能量為8.17tce(當量值)。電費按0.6元/kWh計,則改造后每年可節約電費3.99萬元。
8W的LED燈按每個20元計,16W的LED燈按每個30元計,改造共花費約2.3萬元,則項目投資回收期為0.58a,具體見表3。

表3 投資回收期測算表
雖然節能診斷工作確實在幫助企業挖掘節能潛力方面卓有成效,但在工作推動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困難。一是工業企業類型眾多,而節能技術人才匱乏,技術力量不足,無法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二是落實節能診斷中提出的節能改造建議的比例較低,企業出于生產穩定、投資回收期等考慮,有的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不強,對節能診斷結果應用方面沒有積極響應。節能診斷的效果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健全節能診斷工作制度,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出臺可操作性強的節能診斷管理辦法、實施方案、工作手冊、技術標準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規范工作程序、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高節能診斷工作質量,為企業對癥開方,挖掘節能潛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現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障。加強節能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的政策扶持和激勵機制,通過向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實行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增強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發展動力。進一步強化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的監管,主管行政部門引導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完善節能診斷驗收制度,提升節能診斷服務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更好推動節能診斷良性發展。進一步強化節能診斷結果應用,真正讓節能診斷服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