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德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云南 怒江 673100)
草果,屬于典型的食藥兩用植物范疇,又被稱為草豆蔻、草果子或者草果仁,常綠多年生草本經濟植物,劃分到姜科豆蔻系列,一般是在比較高的海拔區域種植,海拔高度在1200米到2000米最為合適,種植區域所需要的降水量一般要控制在1000毫米到1600毫米,所需要的年均溫度為17℃到19℃,相對濕度一般是控制在80%到85%,這樣的區域空間才適合草果產業的發展,怒江州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在很多方面都相當符合。草果果實在完全成熟后,會呈現出明顯的紅褐色,通過對草果果實的提取可以獲取到大量的精油,滿足香料工業及醫藥行業的應用需要,這也是草果產業近些年來種植規模不斷增多,創造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的原因。草果還屬于中藥材的范疇,在治療瘧疾寒熱等方面有著非常好的療效,潛在的藥用價值非常大。草果生長周期比較長,一般需要種植3到4年才能開花結果,能夠持續不斷的結果時間長達20年,對于種植群體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用,能夠顯著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也是怒江州將草果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原因。實踐證明,在促進怒江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及改善民生上,草果產業有著不可代替的影響,受到了廣大種植群體的一致認可,對于更好的鞏固脫貧成果加快第二個百年奮斗歷史進程都有著重要意義。
怒江州,地處云南省西北部,在怒江中游區域,怒江在全州由北向南縱貫而過。怒江州處于中緬滇藏的結合部位,實際國界線非常長,北部和西藏自治區接壤,東北臨近迪慶自治州,東部緊挨著麗江市,東南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相連,南部則是保山市,實際州面積14703平方千米。怒江州除了少量平坦山間槽地基江河沖擊灘地之外,絕大多數為高山陡坡,實際能夠用來耕種的面積非常少,實際墾殖系數不到4%。耕地絕大多數沿著山坡以垂直狀態分布,在能夠耕種的土地中,高山地占比超過了28.9%,山區半山區地占比超過了63.5%,河谷地占比比較少,約為7.6%。怒江州特殊的地理區位,導致天氣變化比較明顯,氣候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怒江州氣候具有云南年溫差小、日溫大干、濕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顯的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的共同特點,由于自然地貌及緯度差異等的影響,怒江州北部地區比較冷,中部較為溫暖,南部溫度比較高,高山比較寒冷,半山相對溫暖,江邊表現的較為炎熱,個別地區開始雨季的時間明顯偏早,干季比較短暫,溫季所占的全年時間比較長,立體氣候相當明顯。怒江州屬泛北極植物區和古熱帶植物區交匯地帶的中國喜馬拉雅植物區,境內容納了寒溫性、暖熱性等植物類型,包含了相當豐富的植物類型組合,也為草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支持。
草果具有典型的喜溫性,但是卻無法適應陽光的直接照射,為此更加適應溫度適宜的地區,最適合在樹林茂密并且多蔭蔽的空間中,怒江州特殊的立體氣候結構,大量的林地空間,較高的森林資源覆蓋率,都為草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截至到目前為止,怒江州瀘水、貢山、福貢等地區草果種植面積顯著增加,年均增長率保持在了3%-4.7%,創造的經濟收益更是直線增多。
得益于自身獨特地理區位及自然環境條件,怒江州在草果種植上有著比較長的時間,實際種植歷史已經超過了30年,不少地方甚至更久,草果自身的生長環境適應能力非常強,在實際推廣種植上受到了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各級農業生產部門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宣傳推廣及種植培訓等活動,更是為草果種植產業的規模化、系統化推進創造了條件。截至到目前為止,怒江州草果種植群體對草果種植的基本特點及基本規律等都有了比較深刻地了解與認識,對草果種植的專門化解讀也逐步深刻,而且還可以對草果產品進行不同形式的加工。經過政府層面的實踐推廣及較長實踐的種植探索,絕大多數種植戶都已經認識到了草果種植的重要性,已經從以往的“要你種”轉變為現在的“我要種”,從而讓草果潛在的經濟價值非常好地體現出來,對于改善種植戶的家庭生產收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都是怒江州草果產業能夠實現持續穩步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十年來,云南各級政府對地方草果產業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在草果產業發展上的政策性支持明顯加大,實際投入到草果產業中的資源力量較以往有了明顯增加,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實際投入到草果產業中的財政性投入保持了年均4%以上的增長速度,對加快草果產業的快速全面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限制,草果產業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上還是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由于各個層面都認識到了草果產業在創造經濟效益帶動社會民生發展上的重要性,各級各部門對草果產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怒江州制定了專門的草果產業發展計劃,將草果產業與脫貧攻堅及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極大促進了草果產業的發展建設。從當前怒江州的實際種植情況看,草果產業主要分布在海拔比較高的溪邊、樹林遮陰及山坡谷底等,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1200到1800米左右。在市場需求推動下,社會層面對草果的實際需求量、消費量顯著增多,種植群體對草果種植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草果產業創造的經濟收益對農民群眾的影響更加深刻地凸顯出來,對于破解傳統的貧困問題、產業結構單一等都有著重要影響。
以2021年的一份調查數據為例,怒江州種植面積達到111萬畝,其中:掛果面積為80萬畝,鮮果產量達3.69萬噸,草果綜合產值13.2億元。草果產業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分別是瀘水、福貢及貢山等,而這三個區域中,福貢在草果產業上的種植面積最大,掛果的實際種植面積最多,鮮果的基本產量也居于首位。怒江州草果面積和產量都占到了云南省一半以上,怒江已成為我國草果的核心產區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種植區,帶動怒江沿邊3個縣市21個鄉鎮116個村4.31萬戶農戶增收,覆蓋人口16.5萬人。草果已成怒江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支柱產業之一,是深受老百姓歡迎的“金果果”“銀果果”。
2.2.1 種植區域過于分散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云南怒江州在地形結構上以山地、半山地為主,經濟社會發展受到自然氣候及土壤等的直接影響,使得怒江州的草果產業主要分布在了山地及半山區,這些區域的種植面積占整體種植區域的一半以上,實際的種植區域在分布上較為分散,難以集中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管理與種植,這對于草果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建設不利,同時,交通不便,種植管理費時費力,運輸主要靠人背馬馱,人工成本投入較大,也使得相關的種植管理成本明顯增加。
2.2.2 草果品種比較多
雖然怒江州草果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草果種植歷史也比較久,但是怒江州還沒有形成健全完善的草果苗供應渠道,在鄉村振興戰略等推動下,草果產業發展上政府層面的主動性明顯提高,草果產業得到了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民眾能夠從政府專門機構中領取到免費的草果苗,對于加快草果產業的規范化發展起到了明顯作用。但是在具體進行操作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影響,存在著溝通交流不到位,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實際派發的草果苗種類非常多。在草果成長結果后,種植群眾在進行分類上往往是以草果外形進行判斷,在品種的實際分類細化上,不少種植戶會以果皮瓣數呈現出的差異進行區分,在草果的具體生產及運輸當中表現的比較混亂,這些都與草果品種過于繁雜有一定的關系。除此之外,由于海拔高度、生產時限等的影響,草果的結實率呈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差異,種植群眾在草果品種的選擇上比較盲目,都會對草果的結實率帶來影響。
2.2.3 管理上表現的較為粗放
在怒江的種植產業結構中,草果是特色之一,雖然有著比較長的種植歷史,但是在管理上卻表現的比較粗放,生長過程中的技術應用水平不高,不少種植戶選擇的生產及管理方法比較滯后,不利于草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增加了受到病蟲害及自然災害沖擊影響的可能,導致最終的草果產品品質比較低,產量也上不去,影響了種植戶最終的經濟收益。同時,不少種植戶的精細化管理意識不夠,沒有將草果的種植產量與合理的施肥等結合起來,導致草果生長區域的土壤肥力比較低,也會對草果的品質及產量帶來影響。隨著種植年限延長,種植規模擴大,近年來草果葉斑病、舞毒蛾等病蟲害發生較嚴重,造成較大面積植株枯死,產量下降。以往的種植經驗發現,草果一旦感染了病蟲害,防控不到位會導致病蟲害大面積蔓延,實際帶來的經濟損失往往比較大。
2.2.4 抗風險能力比較低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怒江州草果產業實現了非常大的發展,無論是種植規模還是種植技術水平都較以往有了明顯突破,實際創造的經濟收益也顯著增多,產業的民生性、經濟性特點更加凸顯出來。但是,怒江州在發展草果產業上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風險問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自然風險,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區位,導致怒江州每年出現自然災害、地質災害等的情況比較多,常見的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或者其他熱帶病蟲害等,都會對草果產業的正常種植帶來影響,不利于草果質量的保障。其次,市場風險,雖然整個社會對草果產品的消費需求量顯著增加,草果的市場前景非常好,但是現代農產品市場變化非常快,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沖擊影響,自然會對草果產業的經濟收益等帶來沖擊,在草果產業當中,實際的參與主體比較多,既有投資方也有種植戶等,絕大多數都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防御機制,一旦草果產品無法順利運輸到市場或者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實際帶來的附帶性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以草果果實的顏色、形狀等特征為依據選擇適宜種植草果的地區,并選擇與當地相適應的優良品種進行大范圍地種植與推廣。另外,還要規模化種植與管理草果品種,以防止品種繁多造成的結實率低、管理困難等問題。
怒江草果廣泛種植在瀘水、福貢及貢山縣市等山區,以上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氣候垂直變化特征。必須對怒江氣候多樣性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并因地制宜地制定與當地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生態種植模式。另外,相關部門應當組建專業的農業技術骨干,定期通過舉辦技術培訓、座談會、講座等方式,強化工作人員的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提高種植農戶的種植技能與管理水平,為實現怒江草果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草果產業的抗風險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國家級相關政府部門高度種植草果產業的發展,應當切實地將草果種植納入到農業保險當中;②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草果進行有效改善,使草果的內在品質得到顯著提高;③做好草果市場的信息服務工作,切實提升農戶科學決策能力。切實增強草果抗風險能力,才能推動該產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以云南怒江為例,對其草果產業發展進行了不同層面分析,深刻認識了怒江州發展草果產業的優勢條件,同時對當前草果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介紹,并對今后如何提高怒江州草果產業種植水平進行了不同層面探索,對于指導新時期草果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非常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