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是經直腸超聲引導穿刺活檢,由于是有創性檢查其不能用于前列腺癌早期的篩查。故本期“泌尿生殖專欄”中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葉杰威等作者撰寫的《PSAD聯合PI-RADS 2.1評分預測前列腺癌能力研究》一文綜述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PSAD)聯合前列腺磁共振檢查前列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2.1版本(PI-RADS 2.1)評分在預測臨床有意義前列腺癌(CsPCa)中的診斷價值,文章闡明了CsPCa的臨床定義及常用檢查方法/篩查指標,總結概括了單獨PI-RADS 2.1評分與PSAD聯合PI-RADS 2.1評分預測前列腺癌的能力,研究認為PSAD聯合PI-RADS 2.1評分對于CsPCa診斷效能在無創檢查中最高,能減少非必要前列腺穿刺活檢,相信未來能普遍應用于臨床工作中。
膀胱癌也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臨床實踐需要和科研進步,如何通過尿液成分分析來實現膀胱癌的無創性診斷逐漸成為研究熱點。本期“泌尿生殖專欄”中廣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楊禮賓等作者撰寫的《尿液膀胱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就目前的尿液膀胱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文章概括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用于臨床的膀胱癌尿液生物標志物(BTA STAT/BTA TRAK、NMP22、UroVysion)及FDA未批準用于臨床的膀胱癌尿液生物標志物(DNA相關尿液生物標志物、RNA相關尿液生物標志物、尿液中的腫瘤微環境成分分析)。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最有可能聯合應用多種檢測手段,特別是基因組相關生物標志物與尿細胞學檢查和新一代膀胱鏡檢查技術的結合使用,將大大提高膀胱癌的診斷準確性和早期發現復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