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玉芳
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中,學業評價是指以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徑,系統地收集學生在各門學科教學和自學的影響下認知行為上的變化信息和證據,并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學業評價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工具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并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入先進工具,降低評價難度;借助信息軟件,提高評價效率;拓展評價范圍,拓寬評價廣度;引導學生參與,提高評價質量;結合核心素養,拓展評論深度。
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中,學業評估評價一般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程度、考試成績等,即評價的內容覆蓋課堂、課后等各個教育環節[2]。因此,對教師而言,想要切實完成對學生各項學業內容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教師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觀察,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能夠降低教師落實學業評價的難度。
當前,許多教師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基本存在于考試分數、學期報告書及與學生的個體交流中。這些評價方式是不成體系的,且對學生個體而言也是不充分的。對此,教師可以吸取初高中考試所用“答題卡”的經驗,引入讀卡機和相關的信息技術軟件,優化評價方式,降低評價的難度。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記錄學生的表現,并將此作為對學生過程性評價的內容。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張評價卡,然后基于答題卡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內容。卡中的每道題可以對應一個評價內容,包括回答問題積極性、創新程度等,而ABCD則代表程度的高低。如此,在一節課后,教師收集全班學生的評價卡,然后借助讀卡機快速統計學生當日的課堂學習評價情況,并導出數據。以這種方式將信息化工具應用在過程性學業評價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呈現評價結果并降低教師的工作量。
在現實中,依靠傳統的讀卡器進行學業信息的收集雖然可行,但是需要教師設計與答題卡配套的信息技術處理流程。這就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導致單個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的評測范圍設計。基于此,學校可以結合學科教研組,設立學科學業評測項目,引導教師群策群力,完善評價內容、評價選項。此外,若是學校或者當地的經濟發展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嘗試借助電子書包、iPad等用于學習的信息技術工具,對學業信息評測的方式進行優化。相較于答題卡,電子書包等信息技術工具更節省時間(學生不需要花費時間涂卡),且不會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工具不只是指硬件設施,也包括各類軟件設施。教師可以在評價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各種信息化軟件,如Excel、PPT等,并基于這些信息軟件的便捷性,合理增加評價的次數,優化評價的方式。應用信息技術軟件時,教師需要盡可能發揮軟件的便捷性,避免軟件的應用對日常教學造成不良影響。如此,教師便可以有效提升評價的效率[3]。
在借助信息技術獲得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數據后,教師還需要基于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的特點,優化評價的方式和結果的處理方式。例如,在《鯨》等習作例文的教學后,教師會要求學生進行寫作。在閱讀和寫作的整體教學后,教師就能收集到全班學生的寫作問題、寫作優點,從而調整教學策略。基于此,教師可以先制作一個Excel表格,在表格中將寫作問題的具體內容與數字關聯,如病句較多為1,修辭手法使用錯誤為2等。隨后,教師便可以在批閱學生作文時,以輸入數字的方式,快捷地完成對學生作文情況的評價。在批改完全體學生的作文后,教師還可以基于Excel的功能,快速生成代表學生個體問題的圖表。然后,教師可以將這樣的圖表上傳到班級群中,讓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下載圖表,了解自己的寫作學習情況。這樣的評價反饋方式只顯示問題、優點和發展方向,并不存在學習程度優劣的定性,所以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易于被學生和家長接受。相較于教師直接給出作文的分數,這種方式更加細致,更具有指導價值;相較于教師與學生個體單獨交流,這種方式也更為高效。
Excel表格在學業評價中的使用,還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個體成長曲線的評價上。在以往的評價中,教師能夠得到的評價結果通常是抽象的,即某學生有了進步,原先能力如何,現在能力又如何。而借助Excel表格,教師則能夠對該學生的成長有足夠的了解。首先,教師可以借助Excel表格的數據計算、合并等功能,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犯錯數量的變化、得到表揚數量的變化、分數的變化,并以此繪制出學生進步快慢的曲線。其次,教師便可以分析學生進步的原因,進而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激勵引導,有效發揮學業評價的價值。
信息技術硬件工具和軟件工具的應用,可以降低評價的難度,提升評價的效率。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拓展評價的范圍,拓寬評價的廣度。所謂范圍和廣度,是指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在校內的表現,也要評價學生在校外的表現[4]。因此,在優化學業評價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相應功能,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收集相應的數據。
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工具,增強對學生在課外環節的監督、評價,以此拓展評價的范圍。例如,在《北京的春節》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梁實秋的《過年》一文,將這一文制作成微課,并上傳到家校群,若有條件可放置在學校自主使用的教學App或學校的慕課平臺上。學生需要閱讀這一文章,然后完成寫作或答題等任務。從學業評價的角度來看,教師需要通過系統的后臺,了解學生觀看微課的時間、解答微課問題的時間。通過收集這些數據,再結合對學生的了解,教師便可以對學生課后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有效的評價。例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閱讀能力較弱的情況,對此教師調取后臺系統數據顯示其觀看微課和解答問題所用的時間都非常短。這就表明該學生的學習態度不佳,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引導。
通過拓展學業評價的廣度,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都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在這之后,教師還需要加強反思,尋找自己現有教學設計、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針對部分學生態度不佳的情況,應聯合家長對學生學情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難點,然后針對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給予更加有效的指導。這樣,教師便可以立足一時的學業評價結果,優化教育教學設計,進而為達成更高的學業評價成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于提高學業評價質量的目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對自己的評價中。教師可以將評價的內容融入學生的課后作業中,讓學生對學業評價的部分內容進行自我評價,并通過在線的表格或者紙質的日記等方式提交給教師。教師可以統計在線表格中的內容或者將紙質日記中的內容錄入電腦中,對學生的自評內容進行了解、統計。如此,教師便可以了解班級全體學生的學習方式、自我學習過程和自我學習結果,從而完善學業評價的效果。
以《草船借箭》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會要求學生以答題卡的形式記錄自己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次數,并基于教師的評語填涂答題卡。這樣的評價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應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在當天的作業中,教師可以通過QQ為學生制作一份電子問卷,問卷內容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例如,上課時是否“走神”,選項為1~5次;上課時與小組同學交流的積極性,選項為不積極、尚可、積極等。除了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主觀感受外,教師還需要調查學生對課堂的認知,以此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對學習方法的選擇等。例如,教師可以設置題目:課堂上最喜歡的教學活動是什么?選項可以是觀看微課、小組合作、朗讀、角色扮演等;然后,再設置承接的題目,詢問學生喜愛該項環節的原因,選項可以是有樂趣、能收獲技能的增長等。通過線上調查問卷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對自己的學習評價及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中,教師便可以得到較多的數據,然后依據這些數據對學生的學業進行較為完整的評價。
以教師個體操作的方式進行數據問卷統計耗費的時間太多。若是學校資金充足,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以學校或年級為單位,設計專用的調查、數據處理系統,以此輔助或者指導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更加高效的數據信息收集和處理。這樣一來,各個班級、年級的教師還會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彼此的心得。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還需要結合信息技術工具,對評價的內容及目標進行優化,拓展評價的深度。結合前文所述,在日常的學業評價中,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即傳統的學業評價內容。而在核心素養培育的大背景下,教師還需要將核心素養的相應內容融入學業評價中。基于目前的教育發展進程,單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評價是不現實的。教師可以將核心素養的評價融合在傳統的評價內容中。由于融合后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困難,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工具的載體功能、數據提取和處理功能。
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一般可以統分為四大類,分別為語言、思維、審美、文化。以語言為例,其全稱為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想要對學生這一方面的素養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進行充分的觀察。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作業、交流,對學生的這一素養進行初步的評價。但是,在教師不在的場合中,許多學生會有不同的語言能力表現。例如,在網絡上,許多學生因為不會感到來自教師權威性的威懾,而敢于且能夠積極進行語言的表達與運用。對于這種情況,教師便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及工具,完成相應情況的收集。教師可以在空閑時間,瀏覽QQ群中學生的表述,了解學生的語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群中發言時,盡量打字,鍛煉自己的拼音能力、造句能力。如此,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發言中,對學生的語用能力有更加直接的了解。
同理,對學生其他素養的評價,教師也可以借助各類信息技術工具,以收集、分析學生的各類“語文行為”的方式,對學生的審美素養、文化素養、思維素養進行有效的總結。這樣的學業評價可以分為表里兩部分,“表”部分是直觀的能力體現,為教師指明學生能力的不足之處;“里”部分是學生素養的體現,為教師指明學生素養需提升的部分。如此,教師便可以在信息技術工具的輔助下,有效拓展學業評價的深度,并借助學業評價,更好地引導、輔助學生成長。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學業評價的效率,并且能夠降低教師評價的難度和壓力。而對學生而言,更合理的學業評價不僅可以輔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還能夠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需要切實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學業評價的方法、內容進行合理的創新。同理,學校也需要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給予教師資金、技術及其他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