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全行業要堅持系統性思維,探索拓展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努力走出一條低碳排放的新路子。要努力“活在碳上”,而不要“死在碳下”。
一方面,石化全行業要積極開展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探索減污降碳協同推進機制。要圍繞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氯堿、純堿、黃磷等傳統高耗能行業,以先進適用節能技術裝備應用為手段,全面推進傳統行業綠色制造關鍵工藝技術改造,強化技術節能。開展能源審計和節能診斷,對能源的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最終使用等環節實施動態監測、控制和優化管理,將能源“吃干榨盡”,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圍繞高耗水行業,要推廣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工業廢水處理回用,進一步減少廢水排放。全行業要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統籌考慮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問題,尋求減污降碳的可行路徑,同時實現效益增長。
另一方面,行業要積極參與碳市場建設,加強碳資產管理意識。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未來,石化行業將納入全國碳市場。此外,今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了“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修正案。不管是碳交易市場還是歐盟碳關稅,都要求廣大企業將碳排放納入企業戰略制定和風險管理范疇,主動開展碳盤查工作,增強碳排放數據管理及碳資產管理意識,加快建立統一、全面、長效的碳資產管理制度。
要實現“雙碳”目標,重要的是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為我國能源轉型創造新引擎、增強新動能。當前,可再生能源、氫能等一大批新興能源技術正加快突破,成為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全行業要科學謀篇布局,先立后破,立足長遠,全力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供應的現代能源體系。此外,行業在加快新興能源的技術創新的同時要保障傳統能源的供給安全。
積極助推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完善標準體系建設非常關鍵。在能耗標準方面,行業要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開展行業節能診斷、能源審計等配套標準制定。在節水標準方面,行業要繼續開展重點產品水耗限額標準制定工作。在碳排放標準方面,行業要加快制定重點子行業企業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重點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此外,圍繞綠色生產與生態設計、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廢棄化學品處理與處置等領域,行業應加快建設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標準體系。在“十四五”期間,初步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適用性強、基本滿足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需要的標準支撐體系。
石化行業要加強創新驅動,用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今年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實現重點行業和領域低碳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到2030年進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顛覆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顯著影響力的低碳技術解決方案和綜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
能源轉型、節能降耗、減污降碳、構建高端產業鏈等重點任務要求我們加強創新驅動,而且必須是高端引領性、面向未來的創新。“十四五”時期,全行業要在增長方式上由規模速度型向結構效益型轉變,在創新方式上由追隨型向引領型轉變,在管理方式上由傳統管理型向信息智能型轉變。這三大轉變的核心,就是要緊緊抓住創新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