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王 霞,魏富榮,管旺軍,王琪瑜,管小文,虎軍紅
(1.武山縣咀頭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41306;2.武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41300;3.武山縣馬力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41317;4.武山縣榆盤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41318;5.武山縣農犇地源養殖專業合作社 741306;6.武山縣城關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41300)
能繁母牛不孕綜合征主要是指母牛在過了配種年齡3 個月后,一直不能發情,或者屢次配種均不成功,以及母牛在生產后經過多個發情周期,但在配種后均無法正常受孕。影響母牛患該病的因素有很多,從母牛發情、開始排卵、配種、受精、妊娠、分娩和泌乳的任一繁殖階段出現差錯,都可能影響母牛的繁殖能力,造成不孕。為了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提高母牛數量和品質,促進養牛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將根據母牛不孕癥的發病原因,總結分析科學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和具體的治療方法。
先天性不孕癥主要是指母牛從生下來就沒有生育能力。該病的誘導因素也包括多種,母牛在受孕和懷孕過程中受到一些藥物制品的刺激和毒害作用,或者在懷孕期間飼喂的飼料營養成分和含量發生過大改變及某些物理性碰撞刺激,均可能致使母牛生產出體質異常和器官發育不正常的胎牛,進而引起小母牛患先天不孕綜合征[1]。
1.1.1 兩性畸形
該情況主要指母牛先天基因上的性染色體的組織或結構出現異常,因此導致其體內發育出一種不正常的生殖器官。比如小母牛由于體內分泌較多的雄性激素,嚴重影響生殖道的發育,出現不同程度的雄性特征。該病的主要表現為陰唇不發達、陰道狹窄、陰毛粗長,較嚴重時會發育出不帶有睪丸的陰囊。
1.1.2 幼稚病
主要指母牛先天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或不具有繁殖能力,在達到配種年齡后不能正常進行發情和配種。該病的主要原因是母牛下丘腦或垂體出現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其他分泌氣管也出現機能問題,使體內所分泌的激素水平出現紊亂。臨床表現為已經達到配種年齡的母牛不能出現正常的發情,或者有發情現象但還是屢配不孕。臨床檢查可發現其生殖器官存在發育不全、卵巢發育過小、陰門陰道狹窄等,均會影響母牛的交配、發情和輸精。
1.1.3 生殖道畸形
母牛生殖道出現畸形,如子宮角子宮頸畸形、陰道畸形、肛門畸形等情況。部分母牛的子宮角沒有管道,或者天生沒有子宮頸、子宮頸閉鎖。據數據統計,先天性不孕母牛的比例很小,但若沒有正確的飼養管理措施,不給予重視也會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1.1.4 異性孿生
主要指母牛一胎可生出一公一母兩只犢牛,從而導致小母牛成年后不能正常生育。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時,雄性激素通過血管間的吻合支進入雌性胎兒體內,影響其生殖器官的發育,所以大多數異性孿生中的母牛在成年后喪失生殖功能。
1.2.1 疾病因素
養殖場內造成母牛繁殖障礙的主要原因就是疾病因素,如陰道炎癥、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癥等。陰道炎癥是指陰道發炎后所分泌的液體理化性質發生改變,輸精后在子宮頸陰道內儲存時與陰道液混合,其理化性質的改變會影響精子的活力或者殺傷精子,導致不孕。卵巢囊腫可直接對母牛的排卵機能造成影響,影響母牛受孕。子宮內膜炎使精子無法通過子宮或通過率降低,精子無法進入輸卵管和卵子結合,因此導致母牛不孕。輸卵管炎癥是對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過程造成影響,阻礙受孕。
隨著肝膽外科的發展,手術范圍的擴大,麻醉工作者應對肝膽疾患的病理生理特點,麻醉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一全面的了解。首先應考慮病人肝損害的程度和代償的能力,以決定麻醉手術的時機,條件、麻醉藥和麻醉方法的選擇,盡量予防肝功能衰竭的發生。肝膽手術部位較深,操作復雜,要求有良好的肌肉松弛和鎮痛。手術刺激膽囊,膽總管可能產生反射性冠狀動脈攣痙,心肌缺血,出現心律紊亂血壓下降,故該類病人的麻醉應盡力維護呼吸和循環功能的穩定,避免發生缺氧,二氧化碳蓄積,低血壓。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維護肝功能和腎功能,這些都是肝膽外科麻醉的主要特點和要求[1]。
1.2.2 營養因素
營養因素不但是指營養缺乏,營養成分過于豐富也會影響受孕。若是飼糧營養很豐富,使母豬膘情過肥,導致體內卵泡脂肪化發育,極不利于母豬受孕。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情況一般發生在農村的散養戶,由于交通不便、資金不足、專業飼養知識不足等原因導致飼料缺乏或營養成分不均衡,特別是母豬發情配種時,飼喂日糧不足和飼料品質差等問題會導致母牛機體內所需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足,嚴重影響母豬受孕,出現不發情或不排卵的情況。其中對母豬受孕影響很大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影響較小。
1.2.3 飼養管理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母牛生活在清潔衛生舒適的環境中,內分泌系統處于穩定狀態,不會干擾母牛出現正常的發情、配種和受孕。但當養殖場飼養管理不當時,會因為激素水平不穩而造成母牛不孕。比如每個畜舍牛只的飼養密度過大,母牛長期處于擁擠不舒服的狀態;飼喂日糧不規律,使牛不能按時正常進食;母牛長期關在畜舍內,運動量嚴重不足,使機體代謝水平不平衡;飼料和飼養員的來回更換使母牛產生應激反應;養殖員的受精配種技術不專業,操作水平低等問題均會使母牛內分泌受到干擾,進而影響母牛的受孕過程。臨床上還經常出現因飼料發生霉變而造成母牛不孕的情況,長期飼喂霉變飼料,飼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會在機體內發揮類雌激素的作用,影響母牛發情,進而造成母牛配種但無法受孕。
1.2.4 藥物因素
藥物使用不當也會影響母牛受孕,使其出現屢配不孕的情況。因為目前國內獸藥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還不到位,所標注的藥物成分和實際成分不一樣,里邊可能存在干擾母牛體內激素水平的藥物。很多制藥公司為了提高藥效,會添加一些帶有皮質激素的抗炎藥物,此種藥物能很快改善疾病癥狀,但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影響機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從而影響母牛受孕。
能繁母牛患有不孕綜合征首先表現在發情較不明顯或者性周期較長,甚至不發情,以及正常發情但多次配種均無法受孕。直腸檢查時可發現母牛卵巢體積發生改變,縮小很多且內部無卵泡和黃體,或少量卵泡長期存在不能發育成熟而排出體外,然后形成卵巢囊腫、出現持久黃體,或者被機體吸收。部分不孕母牛還可表現為子宮變松軟、縮小且發育不全,子宮頸子宮角腫大,且腫大部位很堅硬。而且子宮頸口出現不正常閉鎖、畸形或水腫、腫瘤等現象,并帶有大量黏濃液體。同時還要向養殖人員詢問其是否存在長期不發情和無法受孕的病史,及時確診,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并積極做好預防措施。
營養因素是造成母牛出現繁殖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母牛的飼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根據母牛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科學搭配日糧,在保證飼料數量和品質的同時,還要保證飼料的營養價值全面,營養豐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充分利用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同時添加母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滿足母牛自身的生理需求。還要注意日糧的量,避免投喂過度,導致母牛過肥,影響受孕。養殖場內儲存的飼料不應太多,長期儲存會導致飼料發生霉變。還應該根據母牛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日齡,定時更換飼料種類,滿足其生長發育。飼喂青綠飼料時,應選擇濕度低且種類較多的飼料,若是濕度過大,很容易使母牛瘤胃內微生物生態平衡失調,引發各種消化道疾病,影響母牛身體健康。
對養殖人員進行定期專業技術培訓。在各行各業,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解決能繁母牛不孕的關鍵點就是提升母牛不孕防治技術。特別是應該針對農村散養戶,定期展開母牛的繁殖技術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母牛發情鑒定、母牛飼養管理和母牛繁殖障礙性疾病防治技術。還應該提高凍精技術,提高精子質量,才能提高母牛受孕和生產率,從而提高胎兒質量。養殖人員應每天巡視母牛舍區,仔細觀察母牛采食、排便和行為是否出現異常,并根據相關專業知識進行緊急處理和改進。
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且嚴格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養殖戶在引進或新增母牛時,必須對母牛接種各種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布氏桿菌疫苗、巴氏桿菌疫苗等常規疫苗,有效預防各種疾病,保證母牛健康。同時還要對畜舍進行定期驅蟲滅鼠、殺菌消毒等工作,做好疾病防護。特別注意做好能繁母牛常見繁殖障礙性疾病的預防工作。
改善養殖場內醫療環境對母牛不孕癥的改善有積極作用。首先在給懷孕母牛進行分娩、接生時,應重視生產環境的消毒,產前產后均要根據標準流程實施嚴格的消毒工作。對新獸醫進行培訓時,要使其熟練掌握母牛人工授精、分娩等相關技能,并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改進技術,掌握科學高效的新方法。嚴格把關衛生管理,從根本上避免陰道炎、子宮內膜炎、陰門炎等疾病的發生,保證母牛繁殖機能正常。同時還應注意獸藥的選擇和使用,一定要使用有監管標識的正規藥物。臨床給藥時也要注意減少或不使用激素類藥物,并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劑量使用,不得隨意減少或增加藥量。
導致能繁母牛不孕癥的原因有很多,應根據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癥下藥才能有效治療疾病。
4.1.1 對于身體瘦弱、毛發焦躁、脈弱體虛且長期不發情的母牛,可將健康的豬胎衣進行烘干研磨,添加適量的白酒調制后,口服用藥。同時還要補充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各種微量元素等,以自由舔舐的方式,讓母牛自由攝入。
4.1.2 對于營養過于豐富導致母牛肥膘過厚,應該適當加大其每日運動量,減少其營養攝入。對因營養不良導致機體瘦弱的母牛,應該及時補充營養成分,提高機體營養水平。
4.1.3 服用阿維菌素等殺蟲藥進行驅蟲,1 周飼喂1 次,每次1 小包/50kg 體重。
4.2.1 母牛卵巢疾病
母牛卵巢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卵巢靜止和持久黃體、多卵泡發育、不排卵或排卵延遲、卵泡或黃體囊腫等[2]。
(1)卵巢靜止和持久黃體:首先應該消除病因,改善飼養管理方式,加強母牛日常運動,多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首先準備45℃左右的生理鹽水浸泡子宮部位,通過直腸對母牛卵巢進行按摩。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先口服碘化鉀制劑,1天5g,連續用藥1周,在后兩天注射5000IU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針對持久黃體可使用黃體溶解劑,如肌肉注射0.4mg 氯前列烯醇。在母牛發情配重后,持續服用1 周的碘化鉀制劑。
(2)卵泡發育和排卵不正常的母牛,可以在輸精前幾個小時或者輸精時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 號0.2~0.4mg,或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2000TU。
(3)卵泡囊腫可以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 號0.6~1mg,或者肌肉注射黃體酮50~100mg。
(4)黃體囊腫可采用手動擠破的方式,或者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進行消除。
4.2.2 母牛子宮疾病
母豬患子宮疾病導致不孕的情況占很大部分。常表現為因人工授精等過程操作不當,導致繼發感染,而引起不同類型的子宮積物和子宮內膜炎。可根據病情輕緩進行下藥。
(1)癥狀較輕:在輸精前或者輸精后8h 內,將100mL 溫熱的生理鹽水添加青霉素和鏈霉素注入子宮中,每天1 次,連續兩天。或者口服益母生化散和氟哌酸,每日5 次,連續5 天[1]。
(2)癥狀較重:將提前溫熱過的0.1%高錳酸鉀100mL、0.2%萊蘇兒和0.02%新潔爾滅的混合液注入子宮。
(3)頑固病例:可使用碘制劑加雙抗進行治療。用生理鹽水將青霉素、鏈霉素和碘酊制成沖洗液,溫熱后注入子宮,發情期時沖洗3 次,每次間隔5d 左右。同時配合使用宮得康藥劑進行灌注。
4.2.3 胚胎早起死亡
主要表現為母牛發情、排卵等均正常,子宮也無炎癥表現,但就是配種后無法受孕。可能是因為機體內分泌水平失衡,激素水平不穩,或者子宮感染等都會導致胚胎早期死亡。針對該種情況的治療方法為提前在配重后的1 周左右時,對母牛進行肌肉注射黃體酮100~150mg。
總之,母牛受孕問題是實現養牛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應該對母牛不孕疾病給予重視。首先科學分析母牛發病原因,對癥下藥,同時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從根本上避免能繁母牛不孕綜合癥的發生,提高母牛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