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棟,艾恒飛
(1.山東省莒南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276600;2.山東省莒南縣石蓮子畜牧獸醫站 276600)
豬流感與豬感冒均是養豬過程中的常見病,二者均高發于每年的冬季及春季。從臨床獸醫角度來看,二者在鑒別過程中難度較大,主要是其臨床癥狀較為相似,常因誤診而導致治療偏差,最終給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
豬流感又被稱為豬流行性感冒,其病原為A 型流感病毒,該病具備較高的發病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傳播迅速。該病尤其高發于春秋季節或者冬季,一旦發生病程持續時間長,但是其致死率并不高。在感染豬流感后,豬只肺部以及支氣管可出現炎癥,導致其呼吸受阻。在部分養殖場或者圈舍內,因衛生狀況不佳,寒冷潮濕,導致大量病原傳播,若控制不及時,極容易引發混合感染,加劇豬只病情,甚至導致其死亡。
豬流感的潛伏期并不長,一般為1~4d,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病豬7d 即可恢復健康。在感染豬流感后,病豬體溫迅速升高至43℃,其肺部可見多處病變同時向內凹陷,病豬角膜潮紅、出現間歇性咳嗽,同時其呼吸受阻、懶動,扎堆。病豬尿液顏色為赤黃色,大便干結。隨著病情的發展,病豬的食欲不斷下降甚至廢絕,個別病豬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勢,夜里可聽到病豬哮喘聲。
對病死豬進行剖檢后可以發現其主要病變部位集中在機體的喉、氣管及支氣管部位,其中會充滿含有氣泡的黏液,同時也存在黏膜充血、腫脹,時而混有血液的情況,再就是病死豬的肺間質增寬,淋巴結也有異常的充血、腫大,脾臟腫大,胃腸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癥,胸腹腔、心包腔蓄積含纖維素物質的液體。
豬感冒是一種由寒冷刺激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黏膜炎癥為主癥的急性全身性疾病,因此導致其發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天氣的變化導致的,比如突然遭寒潮侵襲、豬舍防寒效果差、長途運輸、天氣忽冷忽熱等,都會導致豬感冒的發生。一般情況下,豬感冒不存在傳染性,豬只在患病后幾日即可痊愈,其發病率遠遠低于豬流感。
患有豬感冒的病豬大多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低頭耷耳,眼半閉喜睡、結膜潮紅,羞明流淚的情況,而且體溫基本不會超過40℃,大便及小便也比較正常,僅部分病豬可能表現為拉稀或者便秘,其大小便顏色為茶紅色。病豬耳部尖端、四肢后下部溫度較低,其毛發暗淡無光,畏寒戰栗,喜鉆草堆,偶有咳嗽發生,病情嚴重的會臥地不起,但是病豬經過治療后基本都會痊愈一般不會死亡。
豬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其會導致呼吸道發生明顯的病變,因此病死豬的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發生充血,附著大量泡沫,有時其中混雜血液;再就是肺臟會出現紫色病變,如同鮮牛肉;頸和肺縱隔淋巴結發生水腫,胃黏膜略微充血、潮紅,里面含有較多的漿液。
由于豬流感與豬感冒癥狀類似,因此在臨床中極易會發生誤診的情況,導致用藥上出現問題,從而影響著治療效果,因此在當前的獸醫臨床中必須要重視起豬流感與豬感冒的鑒別診斷。首先需要在兩者的發病原因上找出區別,其中豬流感是由于感染豬流感病毒而發生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熱性傳染病,導致其發病的原因一般是養殖戶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豬體況虛弱,一旦遇到在氣候驟變、侵入寒風、溫度忽冷忽熱時就會導致豬群體質變差,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從而感染豬流感病毒引起發病,而豬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一般是由于受到寒冷刺激而導致的一種急性全身性疾病,而且在全民的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生該病;其次,需要結合兩種疾病的癥狀表現進行細致地分析,若豬只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受阻、鼻涕增多,即可考慮其可能患有豬流感,若豬只表現為大小便正常、精神萎靡、體溫也沒有超過40℃則考慮其為豬感冒;最后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查,采集病豬新鮮鼻液并將其接種于雞胚囊內并開展凝血試驗,若凝血試驗結果呈樣性,即可確定病豬體內存在流感病毒,接著即可確診,若無流感病毒感染現象,表明病豬所患為豬感冒[1]。
4.1.1 西醫治療
若病豬癥狀較輕,可為其肌肉注射濃度為10%的氨基比林5~20mg/kg·bw,濃度為15%的病毒靈25mL/kg·bw 或濃度為30%的安乃近5~20mL/kg·bw,每日早晚各用藥1 次。對于發病中期的豬只,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160 萬IU 青霉素鈉以及VC1g,亦可肌肉注射病毒唑400mg 以及12 萬IU 林可霉素,每日用藥1 次。若病豬病情嚴重,可適當加大用藥劑量,對地塞米松、安乃近、青霉素等多種藥物聯合應用。
4.1.2 中醫治療
中醫講求辨證施治,根據流感不同類型分別治療,有一訣竅:凡見打噴嚏、流清涕、鼻塞,而無其他癥狀,就屬于內寒感冒,不論輕重,服麻黃附子細辛湯會起到較好的效果,而且不留后遺癥。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藥物組成為麻黃(去節)、細辛各6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9g,加入清水煎煮,待溫后去渣,一次性灌服給病豬,每天2 次,直到癥狀緩解后即可停止用藥[2]。
4.2.1 西醫治療
在發病初期,可為病豬腹腔注射30%的安痛定0.1~0.12mL/kg 以及氨基比林,每日早晚各用藥1 次。在發病中期,可肌肉注射安乃近3~5mL 以及安痛定5~10mL,以預防繼發感染,必要時還可肌肉注射5000~6000IU 的青霉素卓爾0.5~1.0g 的鏈霉素,每日用藥2~3 次。對發病后期病豬,肌肉注射氨基比林0.14~0.16mL/kg、葡萄糖4.5~5.5mL/kg,VC0.15~0.20mL/kg,每日用藥2 次,連續治療3d。為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可按體重肌肉注射2 萬~3 萬IU/kg 青霉素鈉,每天2 次,連續注射3~5d,具有消炎、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
4.2.2 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也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以下方劑中藥量適宜10 頭體重為50 kg 的病豬使用。
如果在春夏季節發生豬感冒,可以使用以下藥物,連翹、柴胡、黃柏、板藍根、黃芩、葛根各取50g ,二花30g,將上述藥物加入生玉米粒10kg,再添加水25kg,先以大火煎煮,沸騰后換成小火繼續煎煮30min,直至水分基本完全蒸發,將藥渣和玉米粒放在干凈的水泥板上,溫度降低后加入生石膏2000g,混合均勻后給病豬飼喂,每天2 次,連用3d 即可。如果病豬的咳嗽比較嚴重,可以在上述藥房中再加入桑白皮、桔梗各50g 以及百部30g,如果病豬的糞便比較干燥則加入適量的大黃。在用藥之前需要斷水、斷食1 次,用藥結束以后還需要提供摻入白糖的清水供病豬自由飲用。
如果在冬季發生豬感冒,可以使用以下藥物,荊芥、紫蘇、防風、生姜各50g,柴胡、薄荷、葛根各30g,杏仁、甘草各20g,煎煮和用藥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如果病豬的咳嗽比較嚴重可以增大杏仁用量,并添加百部、桔梗各30g。
豬流感主要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在其預防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需要養殖戶定期清理豬舍,待清理結束后徹底消毒豬舍,確保豬舍內清潔、衛生、無污染,降低病原的滋生盡可能降低豬流感發生概率;二是需要養殖戶在日常養殖中密切關注外界信息,明確豬流感流行狀況,以便預防及治療豬流感,為豬群健康成長提供保障;三是要重視免疫接種工作,在豬流感發生概率較高的地區,養殖戶需定期為豬群接種疫苗,目前,H3N3 亞型以及H1N1 亞型是較為常見的豬流感疫苗,通常需要一個月接種2 次,能夠起到較好的豬流感防治效果,如果有母源抗體,為了避免用藥同其發生干擾,則可以當10 周齡之后對豬進行免疫接種;四是要加強檢疫工作,養殖戶要加強與基層防疫部門的聯系,強化抗體檢測及控制,針對性地的制定預防措施;五是要采用藥物預防,比如可以使用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強效阿莫西林、清開靈注射液,或者是在豬飼料中加入0.05%病毒靈與強力霉素,一般連續喂養10d 即可。除此以外需高度關注懷孕母豬及幼豬預防工作,強化優質品種選擇、定期檢驗及病豬隔離等,以有效預防豬流感[3]。
飼養管理不科學是豬流感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該病高發于發育不良、機體素質不佳的豬群,基于此,在豬感冒預防中,需切實提升豬群抵抗力,強化豬感冒預防工作。一是要營造良好的豬舍環境,應該確保豬舍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等條件,每年也需要檢修豬舍,及時修補豬舍的缺口、裂縫等,避免恒豐的侵襲;二是要保證豬舍的衛生情況,及時清理糞便污物,更換干凈的墊草等,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確保豬舍的干凈、干燥,避免滋生細菌;三是需要加強飼喂工作,嚴格按照豬只的生長階段進行飼喂,保障飼料中的營養水平,同時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能量飼料,比如要適當提高玉米、高粱等飼料,不斷提高豬只的免疫能力。除此以外,養殖戶還需要加強巡視工作,在發病患病豬只后,必須立即隔離并治療。另外,為提升豬群免疫力,還需定期為豬群補充維生素等,以幫助豬群遠離疾病,確保豬群健康生長。
綜上所述,需要深入豬流感與豬感冒的鑒別措施,在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避免養殖戶利益受到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