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生
(廣西南玉鐵路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5)
目前我國正處于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階段,各類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橋梁基礎施工越來越多,施工難度相對較大,對后續工序起著制約作用。鋼板樁圍堰作為水域基礎施工中的一種常規方法,適用于各類土層,具有工藝簡單、防水性能好、可周轉性強、成本低等特點,被廣泛地用于水域基礎施工中[1-3]。但在深水裸巖地質條件下使用鋼板樁圍堰,由于插打困難、錨固長度不足、整體穩定性差、封底控制難等,給施工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直接關系著工程建設周期的推進。本文以新建南玉鐵路六景郁江特大橋基礎施工為案例,參照同類型鋼板樁圍堰施工經驗[4-7],對裸巖地質情況下深水鋼板樁圍堰的設計和施工技術進行專項研究,有效地解決了裸巖地質條件下鋼板樁圍堰插打難、封底效果差等難題,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為以后類似橋梁的施工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新建南玉鐵路六景郁江特大橋243#~246#墩,采用(65+120+65)m連續梁跨越甘棠河,線路與河道夾角為50°。為最大限度地保證橋梁基礎不侵占河道,不影響河道通航及過水要求,連續梁244#、245#主墩下構設計為順河道方向,墩梁之間存在50°夾角,施工控制水位+62 m。兩個主墩均位于水中,墩處水深為10 m,河床無覆蓋層,為裸巖地質。承臺設計為低樁承臺,承臺位于河床面以下,承臺尺寸為17.3 m×12.5 m,高3.6 m,承臺底標高為+55.08 m。
承臺基礎采取先搭設鋼棧橋平臺進行樁基施工,后采用拉森Ⅳ鋼板樁圍堰施工承臺的方案[8-9]。搭設平臺之前在河床進行水下爆破作業,需保證承臺范圍內爆破后標高≤+54.28 m,確保滿足最小封底厚度80 cm??紤]到定位施工誤差,圍堰平面尺寸采用21.14 m×17.14 m,詳見圖1。圍堰鋼板樁長度為12 m,圍堰頂標高為+64.08 m、底標高為+52.08 m。為了保證鋼板樁的錨固長度,采用旋挖鉆引孔后插打鋼板樁合龍,在引孔內灌注混凝土,確保圍堰錨固的整體穩定性及不透水性。圍堰設置兩道內支撐體系,第一層和第二層圈梁分別為雙拼40a工字鋼和雙拼56a工字鋼,內支撐為φ630 mm×8 mm鋼管,詳見圖2。

圖1 鋼板樁圍堰平面尺寸圖(cm)

圖2 鋼板樁圍堰平面結構圖(cm)
圍堰抽水完成,此時第二層圈梁及內支撐均已安裝,最大水頭為7.72 m,此工況受力最不利[6-7],鋼板樁最大彎矩為101.9 kN·m,詳見圖3。單米鋼管樁圍堰抗彎模量為2.27×106mm3,最大彎曲應力為45 MPa,小于允許彎曲應力215 MPa,滿足要求[10-11]。

圖3 鋼板樁彎矩云圖(kN·m)
封底后抽水至第二層內支撐安裝前,此工況受力最大,最大彎矩為106 kN·m,詳見圖4。單米鋼管樁圍堰抗彎模量為2.17×105mm3,最大彎曲應力為49 MPa,小于允許彎曲應力215 MPa,滿足要求。

圖4 圈梁彎矩云圖(kN·m)
內支撐最大軸力為758.7 kN,詳見圖5,推算最大應力為48.5 MPa,滿足要求。

圖5 內支撐軸力云圖(kN)
樁基施工完成后拆除鉆孔平臺,保留三側的支棧橋,作為鋼板樁圍堰的引孔操作平臺。對鋼板樁圍堰的軸線位置進行放樣,采用旋挖鉆配φ80 cm鉆頭沿圍堰四周重疊鉆孔,相鄰孔位咬接20 cm,成槽深度為1.7 m。
在鋼板樁插打前,先安裝第一層內圈梁,后利用履帶式打板機插打,選定遠離岸邊側的一個鄰近角樁的位置作為起步控制樁,采用限位卡板嚴格控制垂直度,每根樁插打后及時與安裝的第一道內圈梁進行鎖定固定,確保平面位置,每完成2 m測量校正1次,在過程中實現精準控制。鋼板樁選擇在距離角樁4~5根的位置進行合龍,便于合龍偏差的調整。
在鋼板樁圍堰插打合龍后,對基底的淤泥及爆破碎塊重新進行清理。清基采用抓斗和空氣吸泥機配合使用,抓斗用于清理基坑中的較大石塊,吸泥機清理基坑中及孔槽內的淤泥等雜物。同時,采用高壓風管沖洗鋼板樁的內壁、鋼護筒的外側壁,并安排潛水員進行水下專項檢查摸排,確保清基質量[12]。
圍堰采用水下封底法,在圍堰4個角點布置4套導管進行主灌,兩套導管布置在中間位置進行補充灌注。先采用4套導管在圍堰四周外側進行錨固槽的灌注,灌注高度為1.7 m,先保證圍堰內、外部隔離且不貫通,確保圍堰內的封底質量。待圍堰外側四周錨固槽封底到位后,將4套導管移至圍堰內側的錨固槽中,進行內側封閉灌注,灌注高度為1.7 m。
待內外錨固槽均灌注完成后,進行圍堰內側封底,水下灌注80 cm厚度的混凝土。正常灌注時,每隔15 min進行一次混凝土面測量,要嚴格控制導管埋深?;炷磷罱K灌注要求比設計封底混凝土標高低5 cm,在封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抽水,完成后再灌注找平。
封底完成后,按設計要求焊接好內支撐,內支撐由斜撐和直撐組成,采用φ630 mm×8 mm的鋼管。為確保內支撐與圈梁整體受力,對內支撐與圈梁連接處設置限位加勁板,起到增加受力的作用。對圈梁與鋼板樁間存在間隙的,為避免局部應力集中,在圈梁與鋼板樁縫隙處塞木楔和支墊鋼板,確保均勻受力。
封底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利用水泵進行抽水作業。在抽水過程中由于水位不斷降低,鋼板樁圍堰的受力狀態將持續向最不利的情況變化,因此在抽水過程中應及時對鋼板樁圍堰進行監測,如鋼圍堰出現局部漏水,應邊抽水邊堵漏,直至圍堰內水位降至第二道內支撐位置。然后安裝第二道圈梁及內支撐。
六景郁江特大橋跨甘棠河連續梁主墩基礎位于裸巖地層,施工地質條件復雜,經過圍堰受力檢算及專家論證,選取的圍堰結構形式為拉森Ⅳ型鋼板樁圍堰,采用兩層內支撐體系,從理論分析確保了結構的安全。施工中經過研究探索,先采用旋挖鉆進行疊孔洗槽引孔,確保了鋼板樁的錨固長度。插打時采用邊插打邊固定的施工方案,確保了鋼板樁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插打過程中實現“2 m一復核”,提升了過程的精度控制。封底采用三工序法,即“先鋼板樁外側錨固槽外封閉,再鋼板樁內側錨固槽封底,最后整體封底”的施工工藝,從工藝上保證鋼板樁的錨固受力和內外隔離不漏水,從根本上確保了封底質量,解決了裸巖地層錨固和封底的技術難題,為后續類似復雜地質條件下圍堰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