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竇君煥
山東省2022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化學試題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以及《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立足化學學科本質,強化基礎性和綜合性,全面考查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試題通過真實情境的創設,靈活的設問方式,突出應用性和創新性,在解決復雜的問題中實現對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的考查。
高中化學必備知識包括化學語言與概念、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變化與規律、物質轉化與應用、實驗原理與方法等。試題以必備知識為載體,立足學科本質,注重基礎知識和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考查要求。
例如第1題,取材于《本草綱目》、《證類本草》等古醫典,從金的穩定性、石灰(CaO)與水反應、石硫黃(S)與金屬反應、石鐘乳(CaCO3)與醋酸反應等常見化學知識入手,引導學生對物質間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作出判斷,進而判斷“下述之物見其氧化性者為”。本題涉及的化學知識比較簡單,情境新穎難度較小,對于緩解考生心理壓力、調整考生情緒起到良好作用。本題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化學原理,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2、3、4題,以濃硝酸、氫氧化鈉、高錳酸鉀、四氯化碳的性質以及原子結構和高分子的制備等必備知識為載體,考查實驗室藥品的保存方法、同位素的概念、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等,題目緊扣《課程標準》要求,難度與以前的試題相比稍有降低,使考生對試題產生一定的親切感。新冠肺炎對考生備考造成不利影響,根據考生的實際情況,前4道題難度適度降低,既是命題者對考生的人文關懷,又滿足高考評價體系中對試題基礎性的要求。
第5至10題,以物質結構、中和滴定、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常見物質的實驗室制備、有機物的分離、反應機理為考查點,從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等核心素養維度考查考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第5題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為背景,從金剛石的結構遷移至AlN、GaN,考查晶體宏觀熔點高低的微觀理解、化學鍵類型、原子雜化方式、配位鍵等知識。第6題以實驗室配制Na2CO3基準溶液以及用Na2CO3基準溶液標定鹽酸濃度為題材,考查了《課程標準》要求的必做實驗,涉及量器的精確度、儀器的選用、固體的稱量操作、滴定終點的判斷等知識和技能。第7題以γ-崖柏素的結構設計問題,體現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系。第9題以分離苯胺、苯甲酸、甲苯為任務設計實驗流程,考查官能團的性質、分離物質的方法、分離所得的物質的成分等。第10題以丙烷與氧氣反應制備丙烯的反應機理創設試題情境,考查在NO催化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外界條件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以及元素守恒思想的應用。從第5題至第10題包含的信息量和綜合的程度來看,試題難度逐漸加大,對思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充分體現了綜合性的要求。
情境化命題是本輪課程與招生制度改革的產物,沒有情境就無法實現素養立意的命題,而真實的情境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社會的相互關系,感受化學對促進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深刻體會化學學科的價值。真實而適切的情境可以設置有意義、有價值和思維含量高的問題,能夠實現對學生高階思維的考查。化學命題常用的情境可分為日常生活情境、生產環保情境、學術探究情境、實驗探究情境、化學史料情境,2022年高考命題采用較多的是生產環保情境、學術探究情境和實驗探究情境。如第12、17、19、20題為生產環保情境,第3、5、10、13、14、15、16題為學術探索情境,第2、6、8、9、11、18題為實驗探索情境,真正做到了無情境不命題。

化學學科的關鍵能力包括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歸納與論證能力、探究與創新能力,這是發展核心素養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試題重點考查的能力。高三學生經過三輪復習和大量的模擬訓練,對于常規知識和題型比較熟悉,對于同一知識背景下問題的設問方式和答題規律也有了模式化的認知,如果問題的呈現形式和設問方式不進行創新,就無法實現考查關鍵能力的目的。因此,命題者依托真實情境不斷創新試題的呈現形式和設問方式,有效防止了刷題產生的高分效應,真正實現命題的能力和素養立意。
例如第18題(3)第一空,“安裝順序為①⑨⑧________”,這種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是一種創新,考查學生是否真正進行了實驗。學生若沒動手實驗的經歷,對儀器⑨(蒸餾頭)不熟悉,可能無法判斷后面該安裝什么實驗儀器,甚至有些學生刷題多了,按照儀器連接順序的思路考慮,認為既然儀器⑨與⑧相連,后面的儀器應該連在⑧上,導致低級錯誤的出現。學生抓住本題中的關鍵信息“TiCl4與CCl4分子結構相似,與CCl4互溶,但極易水解”,可以選用儀器⑤與③連接,使收集到的TiCl4避免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本題考查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以及探究與創新能力,對于加強實驗教學具有積極地引導作用。
第20題(1)關于反應Ⅰ焓變的計算,將正、逆反應的熱效應與化學平衡的建立途徑關聯在一起,這也是一種試題呈現形式的創新,以往的試題只要出現焓變(ΔH)的計算,學生馬上會聯想到根據蓋斯定律或鍵能數據求算焓變。本題要求學生結合題目信息,將復雜的反應過程簡化處理,概括出(X+Y) kJ熱量即5×10-3mol BL完全轉化為BD時向環境釋放的熱量,既考查了學生對“化學平衡”這一核心概念較全面的認識,又考查學生的分析與推測能力。
綜上所述,山東省2022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化學試題在傳承中有創新,創新中實現突破。在“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框架下,立足學科本質,精選情境素材,創新試題呈現形式和設問方式,突出了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了新課改形勢下命題的方向,對高中教育教學起到積極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