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食用菌產業體系啟動以來,河北省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立足于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實際,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集群建設,以“精準、節儉、提質、增效”為主攻方向,以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為基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科技創新驅動,全力推進菌種優質化、原料專業化、生產精準化、銷售品牌化、加工精深化,加強全產業鏈技術研究和應用;全面提升基地建設、加工增值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打造我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新格局,構建一二三產融合,各環節緊密銜接、環環相扣的現代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
五年來,共引進及創制658份優異種質資源,自主選育新品種7個;研發68項新技術、新工藝;引進或研制26種新設施、新裝備;評價科技成果6項;以體系名義發表學術論文121篇;申報及授權發明專利36項;制定河北省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16項;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5項;崗位專家通占元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河北省脫貧攻堅創新獎”及“河北省優秀退役軍人”;崗位專家王謙教授團隊獲省教育廳“李保國志愿服務省級先鋒隊”榮譽稱號;李守勉教授獲河北省科技衛生“三下鄉”服務標兵榮譽;崗位專家鄭素月教授榮獲“河北省師德標兵”稱號。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112項,總示范面積達1.8萬畝,共輻射帶動12萬畝以上,總增產8%以上。輻射260多個鄉、村,7.6萬菇農直接受益,重點產區食用菌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轉化果木枝條、農作物秸稈60萬余噸,增加就業2萬多人,節約成本約2.4億元,純增收益40多億元。

在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下,河北省食用菌產業規模和水平持續上升。栽培面積從2017年的總產量291.89萬噸增加到326萬噸,總產值達220億元,位居全國第五。全省食用菌種類由28個發展至35個,113個縣(市、區)種植食用菌35萬畝,帶動農戶34萬戶,形成了平泉臥龍、阜平天生橋、遵化平安城等標準化基地30多個,百畝以上園區302個,全省標準化菌種廠達35個,原料加工企業42家,配套設備生產企業18家,技術服務企業12家,擁有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冰溫庫和亞洲單體規模最大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建有菌菇合成肉、菌菇脆片、智能烘干、低溫油炸等12條深加工生產線;調味粉、超微粉碎、功能飲品等50種食用菌加工產品,銷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河北省食用菌產業已實現生產、儲藏、加工、銷售、休閑觀光全產業鏈條發展,成為引領百姓增收的“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