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江蘇省泗陽縣新袁鎮小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教師為基礎展開各類知識的講解,課堂教學,互動不足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沒有那么生動具體,所以課堂互動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教師無法與學生展開互動,那么學生將會很快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在長時間傳輸式教學下也會失去講課的激情。因此互動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極為重要,但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卻并未認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很少在教學活動中組織互動活動,很難提高小學數學綜合教學質量。
1.1 有利于改善學生學習狀態。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偏公式化和理論化的學科,設置在邏輯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還未發育完全的小學階段而言,是對于多數人而言較為難懂的學科。小學階段作為整個學生生涯的學習基礎階段,對于數學的興趣是奠定學生以后對數學學習發展的一個重要基點。教師利用互動教學新模式來備課,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教學模式,也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緩和學生的緊張與困惑的情緒,讓他們更為自然的接受數學知識,完善數學知識網絡,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與教師產生教學共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鞏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1.2 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數學的課堂大多枯燥乏味,教師單方面的口頭講述也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阻礙學生數學興趣的產生。互動模式針對學生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注重的是教與學統一的學習與授課過程,對調節師生關系、形成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有重要的意義與能效。互動模式讓教師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狀態,通過教學課堂所展示的面貌來進行及時的教學反思與教學調整,能更加的改善教學模式與教學進度,營造一個趣味性與知識性共存的學習課堂,培養學生積極向學的參與意識與學習意識,推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大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種兩者都各有促進的過程,有利于更好的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親密感和教學共振,共同推動彼此的發展。
1.3 有利于教學的發展。在新課改的要求中,素質教育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如何更好的鞏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互動模式的創新開展,不僅有利于創設自主學習的學習氛圍,也有利于保證學習在互動過程中能夠進行自主的思考與提問,通過利用互動過程中會產生的思維沖突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自信心。在互動的學習過程里,教師關注并滿足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互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主體的地位充分的參與進課堂中去,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大力的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養成。可以說,互動模式創新了教學模式,給僵化的教學體制注入了新活力與新生機,促進了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的發展。
2.1 利用互動教學,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年齡偏小,對于新鮮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也由于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在課堂教學中難以長久的保持課堂注意力,所以教師一般會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來提醒學生。這樣的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且效果良好,但是這樣的教學會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生成對教師的被動學習情緒,在主觀情感方面會懼怕教師,不愿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這樣即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學習問題,也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久而久之學生的問題積累越來越多,將會導致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步。所以教師應當采取更加溫和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的互動教學就是良好的教學改革措施之一。
以圓的相關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之后,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如何畫出一個完整的圓,很快學生就會發現,如果單純用畫筆來畫圓是極為困難的,很難畫出一個標準的人。隨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圓規工具讓學生利用圓規來進行圓的繪畫,在學生熟練掌握圓規的使用方法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圓規采用的是什么樣的原理幫助大家畫出一個標準圓的?”引導學生去討論互動圓規的工作原理。在完成討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圓規的工作原理,在黑板上用繩子來進行畫圓。這樣學生就會對圓的基本構成擁有更為全面的掌握,學生在完成猿的繪畫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所畫出的圓來進行繪畫,將原作為基礎填充其他內容,以此來滿足學生天馬行空想象力的表達欲望。最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繪畫作品的評比,不僅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還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后期的數學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2 利用課堂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往往以個人為中心來展開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完全依據教師的教學思路來展開學習,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所有知識完整的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卻在教學活動中缺乏主動思考的過程,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互動的形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學生自習新的知識隨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學習成果的分享,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還有利于課堂教學高效的展開。
以分數這部分教學為例,學生在教學中初次接觸分數對于分子分母的認識往往會出現混淆。為了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分子分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分子和分母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是什么?銀行利率2%可以怎樣解釋?”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去解讀分子與分母的性質,這樣就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認識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各類分數數據,從而鍛煉學生主動思考能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積極性。另外,教師必須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要善于在課堂上建立一種資源共享的伙伴關系,與學生建立起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能夠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在教師進行提問時,如果碰到有學生答不上來的狀況,教師可以適時的給予點撥,以引導者的身份在一旁進行旁敲側聽,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來完成解答。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態度要溫和且有耐心,而不是以慍怒和煩躁的狀態去面對學生,充分的釋放學生的個性化見解,培養學生敢于回答、不怕答錯的學習精神,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學習主動性。
2.3 利用課堂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那么將會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較難的學習內容不再會成為學生的困擾時,而是成為學生的挑戰性任務,學生會采用各種學習方法去進行解答,以此來推動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雞兔同籠問題的教學中,教學內容本身相對抽象,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肌膚活動問題來設置課堂驗證活動,讓學生自主制作雞和兔子的頭像在教學活動中分別扮演小雞或兔子,隨后根據題目自由結合組成一個“籠子”這樣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保障學生的課堂參與力度,一同做游戲一同來解決數學難題,相對于傳統學生單打獨斗的學習情況來說,可以起到更為良好的促進作用。再者,在教授銀行利率的問題時,很多同學都會因為不會換算或公式較為困難而得不出答案。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真實的生活化課堂情境,自己來扮演銀行柜臺的工作人員,讓學生作為儲蓄人登場。在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位置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卻將互動模式以一種更為新穎的方式展現,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這一過程中加深了印象,更好的完善數學知識的網絡,提升學習效果,促進自我實質性的發展。教師也可以想一些更為新穎的游戲模式,定期舉行一些數學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在學完算數的單元后,教師可以舉辦一場關于買賣的數學競賽,學生以組的形式參與比賽,教師作為主分配人,有一部分同學以賣家的形式出現,競賽的勝利條件是看哪個組累積省的錢最多。通過有限制的條件和有限制的情境,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中以數學思維來發現生活中的奧秘,在享受比賽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對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與基礎的算數能力。
2.4 開發具有探究性與創新性的研究課題。要充分的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激情與興趣,教師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基點,對教學內容與學生本身進行一個有機的結合,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充分的運動起來。在互動模式下,教師可以開發具有探究性與創新性的研究課題,比如在學習幾何單元后,教師向學生布置關于幾何的研究課題:將學生分為幾個組,每一個組有一個固定的研究課題,可以是自己設計也可以按照教師所給的課題進行研究。學生可以找教師作為指導老師,教師可以在引導的狀態下積極的煽動學生進行質疑與爭論,以啟發式的教學來進行課題拓展。教師要保證學生的獨立探索時間,不流于形式,而是實打實的在研究的過程中有自己的心得與收獲。在學生完成研究報告后,教師要針對每一組的問題進行發問,能及時的給予鼓勵,也要及時的注意不足,培養學生下一次自主探索的熱情與興趣。再者,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生之間的思維沖突,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的發現問題、尋找答案與解決問題。合作中的互動能更好的讓學生培養合作的團體精神,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探索熱情。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觀,改善教學觀,注重學生觀,積極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學生的學習拓展注入創新的新活力與新生機。教師在創新研究課題時,可以附帶一些小獎勵,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參與激情。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應試教育的限制,將課堂的“主宰”地位有機的逆轉為“主導”的身份上來。
2.5 改進互動教學的方式。為了對數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可以通過優化配置數學學科育人資源為導向。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數學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具有效性和科學性。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位置與方向相關的知識時可以通過制作相關教具提高教學質量。準備若干個顏色及大小各不相同的正方體,然后將這些正方體隨機擺在一起,指導學生觀察并嘗試著繪制平面圖。用教學用具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直觀性,沖擊性。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同時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再如,教室可以準備一張地圖,在地圖上圈出兩個地點,也就是a點和b點。指導學生圍繞著如何從a地到b地這個話題進行互動探究。為了進一步提高互動的效率,教師還可以提前增設幾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內圍繞同樣的話題進行探討,然后得出相關結論進行組間比拼。這樣一來,不僅對方向上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距離也進行了深度的學習。最后,老師在進行系統的總結,幫助學生互動落實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內容。
2.6 對數學學科的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對數學學科的教學體系進行優化,教師應該將教學評價及育人總結歸納進數學的教學體系,讓互動教學的模式更加完善。比如教師在教完分數乘法之后,可以向學生提問,在學習本章知識之后,學生有多少收獲。讓學生在互動之中總結教學的內容,回憶數學知識。對分數乘法相關內容進行夯基。教學評價不能完全只看分數,更要將小學生平時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核心素養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這也是新課改環境影響下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重大改革。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時,也能夠有更高的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合理利用互動式教學,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喜歡上數學教學生成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真正完成數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