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榮
“雙減”指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更需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道德與法治教師應關注學生成長的內在需要,進行作業設計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首先,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設計應關注教育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五育并舉,德育為先。教師要在學生拔節成長的關鍵時期,關注其需要。比如我們教研組在執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預習作業題:1.觀看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出征時的視頻,你有什么樣的感觸?2.王亞平為什么要離開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再次飛向太空?這樣的作業設計有利于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熱愛科學的種子,也有利于培育他們的民族情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強烈的政治認同。
其次,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設計應關注自主性和創新性的統一。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我們教研組堅持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時政演講。學生提前一周準備,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時政話題,以朗誦、演唱、小品甚至說唱等多樣化的形式,展現自己。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能力。同時,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最后,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設計應注重融合性和實踐性的統一。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道德與法治課程要深度融合于五育發展之中,提升引領作用。我校于2021年11月開展了“賡續張謇精神,磨礪人生意志”的研學活動,我們教研組抓住活動契機,要求學生做一份研學活動調研報告。這份作業將道德與法治學科與勞動教育、體育、美育等融合起來,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受用的關鍵能力。
“雙減”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提升政治站位,明確新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關注學科教學的質量,尤其要關注道德與法治學科作業設計的時代要求,提升作業設計與學生成長的契合度,關注學生成長的品質,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