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目前,鑒于工程建設市場對設計-采購-建設(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工程總承包建設模式的青睞,采用該模式的單位也越來越多。鐵路EPC 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利用概預算管理有效銜接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能夠顯著提升項目效益。從概預算的偏差來源著手,多角度提升概預算的編制質量,能夠減少偏差和糾紛,保障工程項目順利推進,促進后期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健康發展。
一般而言,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即開展招標與合同簽訂。項目實施階段,隨著設計深度的逐步加深,簽訂合同時采用的初步設計清單與最終實施階段采用的施工圖清單會產生量差,從而造成概預算的偏差[1]。
在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設計概預算編制或最終合同結算時,主要注重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由于設計階段深度原因造成的工程數量差(特別是設計接口與邊界問題較多的站后專業)。若概預算編制時未發現該部分偏差,則會導致與最終實施階段的費用產生偏差。第二,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模式通常包括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采用的概預算編制標準與定額不同,即使是對于同一清單項,也會因組價定額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綜合單價。
勘察設計階段,工經專業需要盡可能詳盡地收集項目概預算編制的基礎信息,主要包括征(租)地拆遷文件、補償標準、水電氣價格文件、收費標準、地材價格信息、測算資料、各類物資價格、供應及運輸方式等[2]。如果收集的信息不完整,會導致數據分析偏差,從而降低概預算最終成果的準確性。
雖然鐵路行業主管部門在加強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但是項目實施時常常會由于進度、質量、安全等方面原因未能按施工組織要求落實到位。第一,施工組織設計策劃不合理。由于設計時間緊迫,因此在工程設計深度、設計方案的論證和優化以及概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第二,施工組織設計的臨時性工程不合理。例如,概預算編制時由于缺少具體的工程量,大臨工程中的混凝土拌合站、梁場、材料場等通常依靠經驗來估列費用,經驗不同的編制人員給出的費用指標也不相同。同時,使用有缺陷的施工組織方案將會造成施工階段各種成本控制偏差。
材料價差包括材料本身的價格偏差和材料的運雜費偏差。
1.4.1 材料本身的價格偏差
在鐵路工程造價編制中,材料價格通常采用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以下簡稱經規院)發布的最新季度材料綜合出廠價作為編制期的信息價。
(1)水泥、鋼材、木材和地方常規材料價格往往參照項目所在省市及縣級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價。具體到各個項目時,受實際材料來源的距離、考察方式和采購方式不同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采購價格,與所公布的材料信息價有一定出入,進而產生概預算偏差。
(2)專業屬性較強的主要材料,如鋼軌、道岔、枕木等,一般采用鐵路工程定額所發布的材料信息價作為參考標準。由于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鐵路工程定額所(以下簡稱定額所)發布的信息價均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的批量采購價格,如果不是國鐵集團的項目,那么材料廠商會根據合作項目的規模大小及材料數量,給出不同于信息價的出廠價格。因此,概預算編制時不可盲目采用定額所發布的信息價,應結合特定項目情況具體考慮,否則會導致概預算價格與后續實際采購價格產生很大差異。
1.4.2 材料的運雜費偏差
專項體能訓練中的基礎訓練對網球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才能確保專項體能訓練的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基礎訓練不需要消耗過多的身體能量,最關鍵的作用是對網球運動員身體的整體狀態進行良好的調整與優化,保證能夠更好地適應后續強度較大的專項體能訓練,有效幫助運動員緩解身體方面所帶來的壓力。因此,想要達到滿意的專項體能訓練效果,就必須要高度重視基礎項目的訓練,在各個訓練階段,按照網球運動員自身實際情況,來實施相應的基礎訓練,將關節的柔韌性盡可能展開,防止運動員在后續訓練中關節出現損傷。
運雜費的計算離不開編制合理的物資運輸方案,考慮到鐵路工程具有點多、線長、跨區廣以及情況復雜的明顯特征,概預算編制人員應詳細調查整個工程物資的源頭和運輸方式。
第一,項目所在地物料分布較廣,設計人員在考察物料來源時很難做到詳盡。選擇不同的廠家,其運輸方式和運距組合方式也有所不同,運雜費的計算結果就會不一樣。第二,在鐵路運輸中,盡管鐵路貨物有明確的運價規定,但受調車距離不明確、貨物轉運時裝卸次數未定以及未核對轉運站有無承運能力等因素影響,運雜費也會出現差異。第三,公路運輸中通常采用市場價格。由于長途、短途的價格差別較大,因此設計人員要前往項目現場詢問價格,從而測算出所需數據。在這個過程中,運輸參數選取不同運雜費的計算結果也會不同。
專業水平不同的預算編制人員對施工工藝的理解也不同,概預算編制時會選用不同的定額。例如,對于路基土石方的挖運取費方案,其中挖掘方量的劃分有4 種定額,運輸距離的劃分有7 種定額,搭配方案不同,費用也差異較大。另外,當項目出現新技術或新工藝時,現有的定額標準無法直接采用,概預算編制人員應根據工藝特點組合出不同的單價方案。
2.1.1 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儲備能力
工經專業的編制人員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概預算編制質量。一是積極學習工程設計相關技術(如線路工程、橋隧工程、四電工程—通信工程、信號工程、電力工程和電氣化工程)及施工組織相關知識,并對設計專業的提量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二是深入學習概預算編制辦法、定額使用條件以及定額包含的工序等,熟悉概預算定額中包含的工作內容,以免出現工程量誤算、重算、漏算的情況。三是與設計專業就同一工序的設計規范、設計標準與施工規范的差異進行交流,特別是對設計專業和工經專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差異,應做好專業間的溝通協調。
2.1.2 提升各專業概預算編制過程的協調聯動
各專業設計及工經人員要樹立全員參與、全程把關的思想理念,不僅要求各專業設計人員在第一時間就設計圖紙進行溝通,還要及時向概預算編制人員反饋,避免造成誤算、漏算等問題[3]。概預算編制在工經專業部門內部形成一定的管控流程,工經人員需要按照流程開展概預算編制工作。
2.1.3 加強信息化模塊建設
根據已完成的鐵路EPC 項目信息分類整理常用的分部分項條目,形成設計單位的概算指標庫。按照項目實施年度、工程數量、結構形式、總造價、經濟指標、優惠幅度以及信息價格采用日期等建立概算指標庫統計臺賬。在后期遇到相近工程特征的項目時,一方面可以同參照項目用量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在軟件中調整信息價,比較要分析項目的工程指標,調整工程量和套價[4]。
概預算指標庫建立后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表格,為工程總承包單位提供單位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分項工程等的經濟指標數據,也可以為概算審核和限額設計提供依據。這樣,在工程方案設計或初步設計階段能夠迅速測算費用是否超出概預算限制,提高概預算編制人員的專業能力,防止和減少設計概預算的返工。
以長三角地區項目為例,該項目合同中存在漏項項目及以暫估價計入合同的項目,在合同執行過程中驗工計價受到較大影響,導致已完工未驗收的費用達1 000 多萬元,現場糾紛不斷。此類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問題就可以通過后續建立相應問題庫來解決,通過查漏補缺減少遺漏現象的產生。另外,投標時EPC 工程總承包單位也可結合項目的工程量清單進行細致審核,對易錯漏條目按照企業定額編制相應的組價方案,建立同類項目標準化工程量模塊,以完整、準確、清晰地完成清單,提升概預算管理能力。
外業調查是保證概預算編制成果合理的基礎。對工程項目建設條件的調查,應當本著實事求是、深入實際的態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各種規章。工經人員的外業考察深度要與工程設計的勘察階段相適應,必須收集完整概預算編制的相關數據,滿足設計階段的要求。一般需要注意以下6 個方面。
第一,交通狀況。調查項目屬地的公路、水運以及鐵路交通狀況。第二,建筑材料情況。周邊材料供應的來源、供應價格、運輸方式、運距等因素。第三,資源分布情況。工程用電、用水、通信等項目實施所需資源。第四,大型臨時設施布置情況。對項目大臨設施的布置場地面積、地質、環境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第五,征地拆遷。基于鐵路工程跨越地域廣、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因素,概預算編制人員可根據《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的規定,調查收集地方政府有關征(租)地拆遷補償的規定和標準,并歸類和整理基礎資料,然后進行分析論證。第六,重點項目。對于工程項目實施困難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如高填筑的路堤工程、路塹開挖深的路塹工程、存在特殊跨越或特殊工藝的橋梁工程、地質復雜或棄砟難的長大隧道工程以及涉鐵的營業線施工項目等,應盡可能詳盡地調查其項目的工程特征,要求工程概預算編制人員具備過硬的技術水平,能夠測算出特殊工序的詳細費用。同時,外業調查時既要對所需物資進行多方詢價,又要分析比較詢價結果,從而使選取的鐵路工程物資價格更趨于合理。
工程概預算與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編制經濟、可行的施工組織方案需要將兩者結合起來不斷進行推敲論證[5]。綜合項目的地形地貌、工程特點以及線路長度等因素,結合制預架梁的方向和工期要求,合理設定鋪架、混凝土拌合站等大臨設施的位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運距或二次搬運,節省投資。工經專業人員要根據《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的要求,調整施工中的用水、用電、鋪架方法、人員組織以及工期安排等影響因素,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深化設計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調配資源,減少消耗。另外,通過充分利用以往創優項目的指導性特征指標,為施工組織設計提供參考依據,促使傳統的大型臨時工程、過渡工程等規模設計規范化、標準化,實現施工組織設計的標準化,從而保證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概預算精準、高效。
人工費、材料費與機械費單價是概預算文件編制的基礎,通常依據外業調查數據(包括人工費、材料供應價格、供應地點、運距、裝卸費、運輸方式、運輸道路狀況、鐵路通行費、機械使用費及燃油費、用電價格以及車船使用稅標準等),并按照鐵路概預算編制方法,計算出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但目前我國市場物資供應還沒有形成專業化、系統化的局面,受局部供求關系及國家增值稅政策影響比較大。材料價方面,采取項目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公布的信息價與地方實地調查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分析后,合理選用;機械臺班價方面,根據建設項目的周邊配套資源分析網電和自發電,從優考慮二者的結合方式。
工程量計算方面,特別是對于有特殊適用條件的工序,深入理解定額編制總說明與章節說明中注明的計算規則。依據項目實施內容以及周邊條件合理選用滿足項目特征條件的定額,區分可以直接引用的、需要抽換定額進行以及需要重新補充定額等幾種情況。正確套用定額是影響清單條目單價和總價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概預算編制人員對編制項目的施工工藝、項目特征等因素有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優化調整。
例如,在路面瀝青鋪裝工程中,若概預算編制人員不了解瀝青鋪裝工藝,容易遺漏透層和粘層的數量,從而產生概預算編制偏差;在橋梁設計中,如果不了解工序特點,那么就把控不準預制梁場場地、張拉臺座、軌道鋪設、金屬結構吊裝設備、現澆結構中的支座以及臨時基礎的設置和拆除等方面的規格選用,因此概預算編制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工序和工程特征。
本文從精細化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概預算管理工作入手,針對性提出鐵路EPC 總承包概預算管控的措施,有利于減少參建各方在項目后期實施期間的費用糾紛,是鐵路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實現增效盈利的關鍵點。
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概預算管理需要不斷拓展專業技術知識和積累現場施工經驗,不斷減少概預算偏差,以更好地指導和服務項目建設。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分析,能為鐵路EPC 總承包項目未來的概預算控制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