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陶樂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寧夏 石嘴山 753400)
相關人員需要增加對畜禽養殖環境廢棄物的高效性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此為實現養殖業資源持續利用的重要環節。必須要立足當下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利用情況,仔細探究在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時發現、實時處理,把廢棄物處理工作落實下去,減輕對環境的破壞,促進畜牧養殖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涉及農民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能源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改革,也涉及持續改善地力與防止滅源污染問題。需要不斷加強土壤污染管理和控制及修復,強化滅源污染治理。需要主動推行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推進畜禽糞便集中化處理,促進規劃大型沼氣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中國處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階段,亟需將農業產業結構加以優化,特別是種養結構優化;亟需促進農業提高質量增加效率,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數量,增強農業供給體系效率,現階段農業亟需促進綠色生產,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腳步,進行化肥農藥零增加行動,推動有機肥取代化肥,促使農業健康穩定發展。加強畜禽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促使種養結合,實現農業生態化與健康發展。
畜禽養殖場廢棄物有著很強的兩面性,即矛盾對立面,一來,“污”,假設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到位,畜禽廢棄物會直接污染環境;二來,“寶”,假設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到位,那么畜禽廢棄物就可進行二次利用,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加強畜禽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但能達到零污染、排放的目的,還可以推動農業清潔生產。
有關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缺乏規范性,資源化利用率不高。部分部門對于養殖場環境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服務指導及監督管理不當,關注產業的發展,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養殖環境問題突出。一些養殖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相當簡單,不能夠正確指導及規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部分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缺乏規范性,廢棄物處理能力和養殖規模缺乏匹配度。現階段,有一部分規模養殖場堆糞場被閑置起來,甚而把堆糞場改造成了雜物堆積處,糞便堆積于運動場和空地等地方,場區環境不佳的問題慢慢顯現出來。
對應的舉措:首先,應積極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規劃,全面貫徹落實規劃。其次,需要排查摸清整個縣區的規模養殖場資源化利用具體情況,保證統計數據信息真實有效。全面落實廢棄物堆積發酵程序,不定期監督檢查養殖場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實際情況和運行狀態、環境衛生問題。再次,需要嚴格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核驗收流程,始終堅持分類進行指導,明確主要推廣模式,在畜禽養殖場推行人工清理廢棄物與構建污水處理系統相融的模式,使用污水厭氧發酵和好氧處理技術等進一步處理。需要積極推行發酵堆肥還田處理,陶樂鎮有一家大型有機肥加工廠,可采用好氧堆肥發酵還田技術,借助畜禽糞便好氧發酵生產有機肥,這樣可減少能耗,且污染程度低,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高。需要在規模養殖場開展季節性一次性清理模式。最后,積極組織對整個縣區的規模養殖場堆糞場展開監督檢查,構成長效監督檢查機制。
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劃,全面執行畜禽養殖“三退一進”的工程,準確引導畜禽養殖和種植生產相融,全面發展畜-沼-菜等循環種養模式,促使養殖場廢棄物可以得到循環利用。不斷健全畜禽糞污監督管理機制,全面貫徹落實養殖業戶的環保主要責任,按照法律規章制度全面推進畜禽養殖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不斷健全有機肥生產紀錄管理機制,加強商品有機肥原材料與質量監督管理和認證。全縣需要及時更新,要不斷加大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鼓勵養殖戶合理使用自動化,促使資源得到再次利用,鞏固提高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工作水平,爭創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1]。
就平羅縣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要實現對養殖場廢棄物的妥善處理及利用,還需要經過政策傾斜和項目方面的引導等各種方法,從肥料和能源這兩個方面,不斷增加對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扶持力度。還需擬定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利用的用電、土地、稅收等各種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社會上的資本主動加入其中,確保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各方均可以受益,并且得到良好發展。
平羅縣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本地區地理環境的實際情況,使用對應的生態牧場,把果牧結合視為提升廢棄物處理資源化利用率的最佳手段。比如,養殖場積極推行加盟養殖戶對養殖廢棄物使用降解床加自動翻糞機展開發酵處理的方法,將其轉變成有機肥后,施加到四周果園或者別的農作物上,從而實現廢棄物零排放。種養殖一體化廢棄物資源循環使用的舉措,就以豬場廢棄物處理而言,按照設計基本原則,對糞污與肥水分離以后獨立處理,按照厭氧菌對抗生素等防疫藥物很敏感的特性,削減藥品殘留量,開展厭氧處理生產沼氣,沼氣通過發酵以后含有氧氣、氮氣等多種營養元素,給灌溉帶來了很多優勢,充分滿足了農作物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2]。
對于縣區范疇以內的養殖規模大的鄉鎮,需要嚴格根據批復內容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縣推進項目,對牽扯到變更和調整內容的,需要根據項目管理相關規定與流程加以合適的調節,對建設環節中遭遇的問題主動爭取縣政府與有關部門及時處理。此外,協同促進農牧種養循環。需要始終堅持以種定養和農牧相融,著重推行糞污儲存還田和異位發酵床、糞水肥料利用示范和就地堆肥等模式。積極探究推行使用政府購置服務和資金補貼等各種形式,大力支持與推行農民采用有機肥。其次,需要加強示范帶動,始終堅持從源頭上減少數量,嚴格控制有關過程,末端使用這一基本原則,對養殖場進行分類設計,挑選不一樣的類型的養殖主體展開試點改造,經過專家評審規范以后在縣區推廣。最后,需要增強技術方面的指導,構建項目技術專家小組,促進項目有效落實[3]。
首先,需結合農業農村部養殖場備案與專業糞污資源化利用機構信息進行統一賦碼工作,對配件檔案展開整理和檔案構建。對一切滿足標準的規模養殖場,需要嚴格根據農業建設規范登記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構建相關的工作檔案,對全部的規模養殖場處理設施建設做到一場一冊,把照片和巡查記錄等材料第一時間進行存檔,做好規模養殖場建檔工作。其次,需增加執法監管工作,有效落實養殖場環境評價制度,進行養殖場分類管理,嚴格審批新建養殖場結構用地,規定污染治理設置和排泄物利用設施需要和主體工程一并設計和施工,并且投產采用。
畜禽養殖場所造成的廢棄物里面含有相當多的有機物質,假設未曾對這些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則會有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必須仔細探究當下在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方面的問題,制定出科學的處理方案,增強資源化利用效率,防止環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