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西街小學 張雪琴
在當前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既要保障學生在課堂上所接受的教學質量,又要為學生提供課后的教學服務保障,以此形成全面育人的發展目標。在小學階段開展課后服務,主要是為了能契合雙解政策的要求,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課后服務時間完成課堂上所沒有學會的知識點,及時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進行集中答疑,不讓知識點遺留在課外。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通過課后服務時間完成自己的作業,能在這一時間內做完自己的作業就可以減輕在家學習的壓力,可以給學生留出更多用于休閑和娛樂的課后時間,又可以減輕家長輔導學生作業的壓力。因此對當前的小學教育來說,課后服務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到開設課后服務應該把握的一系列原則和要求,采取更為科學的方式建設相應的課后服務保障體系,讓學生能在其中真正獲益。
學校需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關于課后服務的方法、作用、措施等,并引導家長自己學習課后服務知識,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班主任和學科教師還要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并告知家長課后服務工作效果和工作信息,要求家長督促學生在家庭中完成各學科作業,以此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科學利用課后服務時間主動關心、問候學生,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想法、需求等,愛護他們,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多關心愛護學困生,激發學生的潛力,學會換位思考,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課后服務。
低起點是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課后服務工作,通過直接、形象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多方面是指根據學生的集體特點和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因材施教地進行輔導、教育,以此提高服務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得到進步和提升;多需求是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優化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讓每一個學生都處在最佳的狀態中,做好課后跟進和輔導工作,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合作,對學生興趣不高、性格內向的學生要通過言語鼓勵、示范引導、行為帶動、環境渲染等帶動他們,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后活動,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隱藏他們身上的缺點。且教師還要通過課后服務和學生建立融洽、信任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想和行為的轉變,最終形成科學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
課后服務主要面向低年級學生、留守兒童、家庭特殊的學生,其服務工作的開展要遵循教育部門有關規定,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適當擴大服務對象范圍。
根據小學各低年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混合、集中管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各種自主學習活動、體育健康、藝術、科學技術、課外閱讀、探究性學習活動、組織興趣小組等,以此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需求。
在當前小學教育中開展課后服務,教師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方面,很多教師進行課后服務的意識都比較薄弱,并沒有認識到這一教學環節真正的價值和目標,而是把課后服務時間當作課堂教學的延伸,甚至利用這段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新課知識點,這是教師對課后服務環節的錯誤理解。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后服務中所開展的一系列實踐活動都是圍繞著學生的作業而提供相應的輔導,這導致課后服務所涉及的內容比較枯燥,缺乏豐富的課后實踐活動,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參與師生互動過程。此外,在教師日常教學之余增加了課后服務的工作要求,使教師自身的工作壓力增大,工作時間變長,教師也會在教學服務中感受到疲憊,由此就難以保障課后服務的質量。
1.突出校園發揮課后服務主陣地作用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學校是學生每天所處時間最長的環境,因此應充分確立自身在育人方面所處的位置和發揮的價值。為了能更好地促進課后服務的創新與發展,學校應該首當其沖全面促進校園中各類教學軟硬件設施以及資金投入等方面的融合,使其可以成為課后服務的物質保障。這樣能為開展豐富的課后服務流程和體系增添更多的優勢,讓教師能在校園氛圍下帶領學生更加享受自己的學習生活。同時,在課后服務環節中學校還應該加強對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培訓,能在此過程中積極轉化教師的教學思維,讓教師意識到學生能從教學服務方面給教師提供相應的勞動報酬保障,減輕當前教師所面臨的一系列壓力。例如,一些教師在前一天要完成課后服務,在第二天的排客和上班過程中就能適當調整教師上班的時間,這樣也可以給教師留下充裕的休息時間。此外,還要定期關注和考核教師在課后服務中的具體表現,能以更好地激勵手段調動教師在課后服務中的教學與實踐積極性,從而將校園作為服務的主陣地,真正發揮其價值。除了教師之外,學校還應轉變學生家長的教育理念,能讓家長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學校,在學校中提供的課后服務中進行學習,這樣無論是從教學質量還是安全等方面都能提供更加完備的保障。在此過程中應該打破家長對校園教育的刻板印象,并不是一成不變地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而是根據時代的變化和育人需求給學生開展多元化的課后服務活動,以此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通過課后服務建立家校溝通橋梁
在以往的小學教育過程中家校之間的溝通十分稀缺和匱乏,這導致很多家長并不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表現,教師也無法第一時間將教學反饋更為全面和知識的反饋給學生家長。因此,應該通過課后服務時間充分建立家校溝通的連接紐帶。從學校方面來看,可以由此搭建一個系統化的溝通平臺,通過建立線上溝通社群以及學生家長委員會等方式讓家長對學校的課后服務進行監督。并且還可以定期邀請家長到學校進行參觀,參與學生的課后服務實踐,由此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另外,在課后服務中也可以不斷更新家校溝通的新模式,定期為家長和學生開展親子培訓課堂,有效促進親子之間和諧關系的發展。在校園培訓中可以讓家長意識到如何正確科學的開展育兒模式,在其中如何調整自身作為家長的角色和定位。學生家長也要在家校合作與溝通的過程中與學校的客戶服務形成同步的育人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獲取一些更為先進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并結合一些學校課外活動與自己的孩子之間進行互動實踐。例如,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可以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和閱讀能力,在對閱讀文本內容進行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增進親子之間的了解。家長也應該積極地參與學校組織的家校溝通活動以及線上社群活動,這樣有利于家長積極為客戶服務建言獻策,發揮自身的監督者角色。
1.根據課后服務需求配備更多教師
在課后服務過程中一些校內的教師之所以感到工作中的壓力,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因為教師數量的不足,分攤到每一位教師身上的工作職責就會越來越多。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學??梢詫⒁徊糠终n后服務中主要的教學任務有校內專業教師負責,讓他們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素養為客戶服務體系質量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并在此基礎上增加校內教師的課后服務課時報酬,并對教師的服務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和考查,將其納入教師日后職稱評定所參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2.重視課后作業設計和輔導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減輕學生的課后壓力,首先要從給學生設計和布置作業入手,教師要全面精簡作業數量,篩選其中質量更高的作業內容作為學生課后需要完成的部分。而以往一些簡單化和重復性的作業要求不僅會耽誤學生的課后時間,還難以起到相應的知識鞏固作用。因此,在課后服務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提供作業輔導和點撥,確保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作業。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更強的作業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自由選擇。在課后服務中遇到一些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則要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充分利用寶貴的課后服務時間解決課堂上遺留的問題。
3.升級和豐富課后服務活動類型
課后服務環節不僅是教師用于對學生進行課堂知識答疑和課后作業完成的過程,而且可以利用這一時間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以此可以打破傳統印象下對課后服務的固化印象。教師應該給予豐富性和高效性的育人理念,在課后服務時間內給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素質拓展和教育。其中將素拓的領域劃分為兩個方面,一類是以科學技術為主的實踐型活動,另一類是以文化藝術為主的知識拓展型教學。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選擇加入哪一類實踐活動和學習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該給學生建立系統化的教育教學,利用課后服務的時間讓學生掌握這一領域內豐富的課外知識,從而可以增長學生的學習見識,對他們在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4.保證課后服務時間
學校方面要為此做出努力,保證課后服務的時間,學校和教師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同時需給學生一定的引導,讓他們可以自主參與進來,這樣也能提升輔導效率,節省一部分時間。一般來說,時間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進行制定。當然,這一切都要以學校的實際情況為準。
1.重視課后服務安全保障
在現階段之所以要求學生都能參與校園內的客戶服務,一方面是為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減輕學生課后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則更加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因為相較于學生的放學時間,家長的下班時間都普遍晚于接孩子的時間,從學生放學到家長下班這一時間段如何正確利用起來,課后服務毫無疑問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因此,教師在課后服務中應該對學生進行統一的管理,在課后服務前對學生進行點名簽到,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視線內,從而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2.建立課后服務評價體系
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說,在參與課后服務實踐的過程中總會存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因此學??梢栽O置一個專門的留言箱,讓學生和教師甚至是學生家長都可以在其中表達自己對課后服務的真實評價和反饋。學校通過收集來自各方的意見可以基于科學的理念建立一個更為完善的課后服務評價體系。要求教師可以為學生在課后服務中的實際表現進行打分和評價,并且及時將這一評價反饋給學生家長,在家校合作共育的模式下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學生和家長也可以為教師的課后服務教學質量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來反饋教師的教學質量。對其中一些表現優秀的教師,學校應該及時給予積極的鼓勵,將教師的評價納入日常的工作考核,與他們所獲取的勞動報酬聯系起來,增加教師的教學收入。
3.拓展課后服務渠道
為了讓課后服務有更好的保障,就要拓展課后服務渠道。為了更專業地豐富服務渠道,學??梢月摵闲M獾囊恍<姨峁┻@一服務,還可以對人力資源做合理調配。比如,教育部可以組織區域中比較優秀的教師到一些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這是保證整體區域內學校課后服務質量的一個有力舉措。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教學環節的核心價值。一方面有利于減輕學生在課外學習的負擔,給予他們更加開放的成長空間。另一方面則有利于緩解家長當前所面臨的一些教育焦慮,減輕家長對課外輔導班的過度依賴,可以通過課后服務滿足家長多元化的育人需求。最重要的是,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還有利于促進教育的公平,讓教學資源在小學教育中實現更加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