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學 陳信春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實施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的時候不僅要精準闡釋其中的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中靈活應用所學習到的知識,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能夠更加透徹,也能夠切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了能夠切實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該積極研究和使用PBL 教學模式,并在空余時間積極觀察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在PBL 教學模式下對每項知識具有深刻理解,幫助學生在各種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多方面的思考,積極運用自己的思考模式考慮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本文對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授課方式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旨在幫助更多教師積極運用PBL 教學模式完善以往的信息技術課堂環境。
以問題式學習為基礎的學習流程充分彰顯出了建構主義的學和教的主題思想,旨在將實際問題作為操作內容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無論是在提升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方面均發揮著相當重要且關鍵的作用。PBL 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逐步遞進和逐層引導下,圍繞實際且具體的教學問題開展的教育工作。其主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以實際問題目標為核心,以分組討論為核心形式,強調促進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目的是促使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挖掘并尋找隱性知識,逐漸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意識的養成。
學生、教師和實際問題可以說是構成PBL 教學模式的主要原色,學生是問題的參與者以及解決者,是富有充足責任的自我發展的學習主體角色,同時具備相應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性。教師是學生在分析實際問題時的引導者,和傳統教育工作者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在PBL 教學模式實行的過程中,教師并非是以講授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是需要借助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保證學生可以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逐步構建并打造開放化的學習活動。實際問題作為學習動機,是教師組織課堂建設的關鍵,此類問題和現實環境的連接極為密切,并無固定標準與答案,通過此類問題構建,能夠積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習熱情。
PBL 教學模式的重要核心內涵是通過教授課程的方式對其中的要點知識進行分析,通過示范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其中的要點,隨后組織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操練中,這樣能夠讓學生透徹了解課程的主要內容。相較于很多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本身就具有更為鮮明的優勢,讓學生在研究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具有更強的積極主動性,學生的課程研究興趣能夠借此機會獲得根本性的提升,還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獲得根本性的提升。PBL 教學模式使用的核心要點是更好地為學生創設適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適合的問題情境中積極研究所學習的內容。但是,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時候依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適合的情境,讓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具有充足的啟發性特點,讓學生能夠真正在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提出的問題也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研究相關知識的時候不會擁有更多的隔閡感,切忌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切實拉近學生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在應用的過程中應該找到工作的重點內容。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應該注重提升其中的趣味性,并且需要重視情境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了解重點知識,體會到其中所涵蓋的趣味性,讓課程的氣氛能夠更加活躍,教學效率也能夠獲得根本性的提升,讓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時候能夠更為順利。最后,教師需要創設具有深度的教學情境,不僅需要具有啟發性,還應該具備充足的挑戰性,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能夠擁有充足的注意力,能夠時刻將自己的重心放在教師所講授的課程環節中,全方位地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知識,這對促進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生在研究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時候,需要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并且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獲得更為重要的信息,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項目中,在學習小組中合作解決信息技術相關的問題,切實提高社會活動能力,積極踴躍地投身到各種學習活動中。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利用互聯網獲取重要信息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以地球村為研究主題,在教師的幫助下,利用互聯網了解其中的答案信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讓每個學生展現出自己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合作完成質量更好的學習作品,讓學生能夠獲得各種科普知識,學會合作解決各類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PBL 教學模式的時候應該為學生提出更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切實激發學生的研究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知識點的遷移,切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生在研究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多種思維方式,不僅需要寶貴的創造性思維,而且需要具有重要的批判性思維,這樣學生在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才能夠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只有具備了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生才能夠真正獲得成長,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解決難度更高的問題。學生在研究各項知識的過程中最為寶貴的便是善于思考的意識,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勇于提出內心的疑問,在質疑的過程中探究信息技術知識的奧秘,在活躍的思維影響下提出更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而學生在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則需要對某種觀點加以否定,同時,學生需要運用自己的想法,探索出能夠反駁其他觀點的論據,養成多方面思考的習慣。
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的時候,需要善于運用PBL 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得到創造性思維的挖掘,并且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找尋出更多信息技術課程的內涵。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信息安全這節課程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讓學生圍繞“網絡是把雙刃劍”這個主題進行探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觀念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團隊。隨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根據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進行激烈的辯論,學生在頭腦風暴中可以實現思維上的碰撞,充分思考信息技術存在的意義,探索網絡信息時代中的優勢和隱患。在這種辯論課程的影響下,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更多的思考方式,并且可以對不同的論點進行多角度的思索。
由此可見,PBL 教學模式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自主研究并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可以獲得根本性的鍛煉,學生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啟發,并且可以大膽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觀念。同時,學生最終需要對彼此的想法進行評價,這就更加需要學生主動鍛煉批判性思維。這種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思維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深刻體會到信息技術存在的意義,引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正確地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
信息技術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團隊合作,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可以相互尊重,合作解決各項問題。在問題學習模式的引導下,每項問題的核心要點并不相同,學生需要在組內進行合理分工,每個小組都需要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并且處理好觀點上的分歧,這樣學生才能夠學會尊重彼此,并且實現更多的良性互動,班級內部的氣氛將會變得更為活躍,每個學生都能夠展現自己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潛在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都能夠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研究圖文混排這些課程的時候,便可以應用PBL 教學模式,提出諸多綜合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解決。此時,學生如果依靠自身的力量則無法完成較為繁重的學習任務,因此需要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以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可以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優勢。同時,學生在此種教學環境中也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并且能夠逐步尋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框架,在面對更為復雜的問題時及時找出真正適合的解答措施。在這種嶄新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投身到更為復雜的問題解決環境中,完善自身的思維能力。
PBL 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彰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組成部分,將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性要素的新型教育方法。教師在應用PBL 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來自學生層面的個體因素主要包含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成績等多項內容。學生是學習新知識的主導者,需要積極有效地發現問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并明確如何才能夠解決問題,在此種持續深入的過程中,挫折感是學生最有可能產生的感受。所以教師有必要讓學生確定學習動機,只有形成明確具體的目標,學生才能夠在邏輯思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獲得長足發展,從而獲得跨越式成長。
針對PBL 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設計具備充足的、開放性的教學問題是極為關鍵且重要的工作,直接關系到PBL 教學模式的成效彰顯,同時更關系到學生是否可以自我構建相應知識體系,還會導致PBL 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成效受到影響和限制。教師必須對問題設計形成全面且具體的關注和認識:首先是問題的可操作性,問題的設計需要足夠明確,要和學生的實際環境以及興趣緊密關聯起來,要能夠直接代表真實環境中所存在的問題,任務需要具備充足的可操作性,要能夠促使學生更為有效地完成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推理,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其次是問題的整體性,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從課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上著手,緊密貼合教學內容,保證各種分散知識點間可以形成有機聯合的整體;最后是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的設置不能過于困難,需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深化學生理解和記憶的重點。
傳統教學形式是將基本課程知識內容作為主體講授的,將基本知識作為載體,實踐環節相對缺乏,但是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和傳授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以及整體性。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注重對各種基本知識、主要概念的講解,同時更加需要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PBL 教學方法能夠具備充足的適應性,以此保障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最好的效果,深化學生的創新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在嶄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積極應用更為新穎的PBL 教學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在這種完善的學習環境中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并且能夠和其他學生協作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豐富的個性以及創造能力,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在這種新穎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提高學習效率,切實感受研究信息技術的樂趣,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信息技術領域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