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業 賈瑞 王秀梅 張洪永 侯喜林
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安等蘇北地區是江蘇省蔬菜主產區,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蔬菜生產基地,年播種面積近1 000 萬畝(66.67 萬hm2), 其中葉菜類40多萬畝(2.67 多萬hm2)。 葉類蔬菜具有生長速度快、 栽培周期短、采收期靈活的特點,不同種類和品種多數能分批播種采收,能周年生產, 均衡供應市場,因而受到農戶和市民喜愛。常年栽培的葉類蔬菜主要有: 大白菜、小油菜(不結球白菜,下同)、菊花菜、甘藍、芹菜、菠菜、韭菜、生菜、油麥菜、蒜苗、蕹菜、茼蒿、木耳菜等。 近年來,葉類蔬菜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保障市場供應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5 月直播或移栽的葉類蔬菜有:大白菜、小油菜、甘藍、芹菜、生菜、菠菜、油麥菜、蕹菜、韭菜、芫荽等。
6~8 月直播或移栽的葉類蔬菜有:大白菜、芹菜、菠菜、油麥菜、韭菜等。
9~11 月直播或移栽的葉類蔬菜有:黃玫瑰小白菜、大白菜、甘藍、芹菜、生菜、菠菜、蘇州青、油麥菜、蕹菜、烏塌菜、茼蒿、韭菜、芫荽、蒜苗等。
12 月至第2 年2 月直播或移栽的葉類蔬菜有:芹菜、生菜、菠菜、烏塌菜、蘇州青、油麥菜、韭黃等。
①甘藍—鮮食毛豆—青蒜苗高效栽培模式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邳州市碾莊鎮等地。在鋼架大棚進行周年旱作輪茬,3 種3 收,對克服連作障礙效果顯著。該模式栽培技術簡單,病蟲害較輕,效益穩定,年平均667 m2收益1.6 萬~2.0 萬元。
a.茬口安排。選用適應性好、耐低溫、早熟、綠色球形、抗病性好的中蔬系列甘藍品種,1 月營養盤基質集中育苗, 培育壯苗,苗齡40 d 左右,2 月中旬定植于鋼架大棚。生長期間根據甘藍不同時期對營養的需要, 平衡施肥,采用地膜覆蓋,膜下滴灌,4月底5 月初集中采收。清潔田園后,深耕細作;5 月中旬播種鮮食毛豆, 生長期70 d,7 月底收獲結束, 進行田園清潔;8 月中旬條播大蒜,10 月上旬青蒜苗陸續上市。
b.效益分析。甘藍平均667 m2產量3 500~4 000 kg, 常年平均單價2.5 元/kg,667 m2產值0.9萬~1.0 萬元;鮮食毛豆平均667 m2產量800~1 000 kg, 平均單價4.0 元/kg,667 m2產值0.3 萬~0.4萬元; 青蒜苗平均每667 m2產量2 000~2 500 kg, 平均單價4.0 元/kg,667 m2產 值0.8 萬~1.0 萬元,當年每667 m2設施成本800 元(棚室主體成本0.8 萬元,按10 a 折舊計算),生產性成本約0.3 萬元,合計生產成本約0.38 萬元, 平均667 m2收益1.6 萬~2.0 萬元。
②西芹四季高效栽培模式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沛縣張莊等蔬菜產區, 每667 m2產值3.5 萬元。
a.茬口安排。 春西芹1~3 月育苗,3~4 月移栽,5~7 月上市;夏西芹春季斷霜后育苗,6~7 月移栽,8~9 月上市; 秋西芹6~7月育苗,8~9 月移栽,10~11 月上市; 冬西芹8~9 月育苗,10~11月移栽,12 月至次年3 月上市。
b.效益分析。 西芹四季高效栽培模式1 a 復種4 茬,其中春西芹每667 m2產值約1 萬元,夏西芹每667 m2產值約0.6 萬元,秋西芹每667 m2產值約0.7萬元, 冬西芹每667 m2產值約1.2 萬元。 1 a 每667 m2產值3.5萬元左右,去除生產成本,每年純收入2.5 萬元左右。
③春西蘭花—菜用毛豆—油麥菜(生菜)—黃玫瑰小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等蔬菜產區,每667 m2年產值3.1 萬元。
a.茬口安排。 春西蘭花一般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1 月23~25 日育苗,3 月5~10 日定植,5月1~15 日收獲。毛豆選用耐熱、粒大、單莢結實、3 粒莢多、食味好的綠寶石,5 月8~10 日壓茬套播,8 月中旬收獲。 秋季油麥菜(生菜)7 月20~30 日育苗,8月15~20 日選晴好天氣定植,9月底10 月初收獲。 黃玫瑰小白菜9 月上中旬穴盤基質播種育苗,10 月中旬, 當苗高10~12 cm,苗齡25~30 d,4~5 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定植于露地, 株行距25 cm×30 cm, 每667 m2栽植7 600 株左右。 黃玫瑰小白菜耐寒性強,可耐-10℃低溫, 在-6~2℃內,溫度越低,類黃酮含量越高,葉片越黃,1 月中下旬, 當中心葉呈金黃色,株高20 cm 左右時為采收適宜時期。
b.效益分析。 一般每667 m2可產春西蘭花1 500 kg, 毛豆800 kg,秋油麥菜1 500 kg、秋冬季黃玫瑰小白菜5 000 kg。 春西蘭花3 元/kg, 產值4 500 元;毛豆3 元/kg,產值2 400 元;秋油麥菜3 元/kg,產值4 500 元;黃玫瑰小白菜3 元/kg, 產值20 000元。 該栽培模式合計每667 m2年產值31 400 元, 扣除生產總成本11 400 元, 每667 m2年效益2 萬元左右。
④小青菜—生菜—油麥菜周年循環模式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等蔬菜產區,利用老舊日光溫室或大中棚進行生產,冬季扣棚,春、夏、秋3季作露地使用,可滿足周年生產葉類蔬菜的條件,1 a 可生產葉類蔬菜6~7 茬, 每667 m2年產值2.7 萬元。
a.茬口安排。 1~5 月直播小青菜2 茬,可集中采收,也可拔大留小, 分批采收;6~7 月育苗移栽生菜2 茬;7~9 月育苗移栽油麥菜2 茬;9~12 月直播生產小青菜2 茬,可集中采收,也可拔大留小,分批采收。
b.效益分析。 冬春季667 m2可產小青菜3 000 kg,2 元/kg,產值6 000 元;夏季生菜667 m2產量1 300 kg,3 元/kg, 產值3 900元;夏秋季油麥菜667 m2產量2 000 kg,4 元/kg, 產值8 000 元;秋冬季667 m2產小青菜3 000 kg,3 元/kg, 產值9 000 元。 四季667 m2總產值26 900 元, 去除成本7 000 元, 年純收入2 萬元左右。
①清潔田園 清理蔬菜棚室邊的雜草,秋冬季蔬菜采收后及時清理植株殘體。
②合理安排茬口 盡量減少種植煙粉虱、夜蛾、菜青蟲寄主作物,以降低蟲害數量。 如保護地秋冬茬可栽培煙粉虱不喜好的芹菜、韭菜、生菜等,切斷煙粉虱的食物源。
③培育無蟲苗 育苗時要把苗床和生產溫室分開,育苗前徹底消毒,幼苗上有蟲時在定植前清理干凈, 做到定植菜苗無蟲。
④深耕滅蛹,鋤地滅卵 作物秋季采收后,深耕翻土,殺滅部分越冬蛹和幼蟲,結合春耕整地,并根據害蟲發生情況在初孵幼蟲發生期灌水, 有效減少其發生基數。利用石灰氮進行土壤消毒,可有效防治多種土傳病蟲害, 同時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提升土壤肥力。具體用法:選擇夏季天氣炎熱光照強的一段時間, 于前茬蔬菜收獲后清潔田園, 土壤整平后灌水,使土壤濕度達到60%,2 d 后每667 m2均勻撒施石灰氮60~80 kg,深翻入土30~40 cm,整平后覆蓋地膜封閉土壤,約20 d 后揭膜, 耕翻土壤晾曬7 d 左右作畦、播種、定植蔬菜。
①防蟲網應用技術 防蟲網是一種有效防止害蟲為害蔬菜的新型覆蓋材料。它以高密度聚乙烯為原料添加防老化、抗紫外線等化學助劑經拉絲織造而成,形似網紗,具有耐拉強度大,良好的抗紫外線、抗熱性、耐水性,耐腐蝕、耐老化和無毒無味等特點。目前生產的防蟲網有白色、銀灰色2 種,一般生產上選用20~30 目為好。蔬菜防蟲網覆蓋形式可分為大中棚覆蓋、小拱棚覆蓋和水平棚覆蓋。生產上使用防蟲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防蟲網四周要壓嚴壓實,防止害蟲進入。 b.一般采用全生育期覆蓋, 以免給害蟲造成侵入機會。 c.小拱棚覆蓋時要避免菜葉緊貼防蟲網,以免網外害蟲取食并產卵于菜葉上。 d.使用完畢后應及時取下, 洗凈晾干收藏,以便循環使用, 提高使用次數,降低生產成本。 e.防蟲網使用前期要噴藥減少網室內蟲口密度,防止網室變成蟲源地。
②殺蟲燈使用技術 燈光誘殺就是利用害蟲對一些光線的趨性進行誘殺。 如黑光燈、高壓汞燈、雙波燈、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成蟲效果均較好,既能誘殺成蟲,又能保護天敵,一舉兩得。蔬菜生產上常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 掛燈高度以1.3~1.5 m 為宜(接蟲口的對地距離),單燈控制面積4 hm2左右,該燈運用光、波、色引誘害蟲撲燈, 燈外配以頻振高壓電網觸殺,使害蟲落入燈下袋中,達到殺滅蟲口、 降低田間卵量的目的,從而壓低蟲口基數,減少蟲口密度,控制害蟲為害。生產上,一般每3~4 hm2面積掛1 盞殺蟲燈,殺蟲效果較好。
③色板誘殺技術 色板誘殺是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性進行誘殺。于出苗后4 周或定植緩苗后害蟲發生初期,在高出蔬菜等作物生長點以上的部位,張掛20 cm×20 cm 的黃板, 其上涂抹機油或蜜液等黏液, 可誘殺對黃色有趨性的害蟲, 如蚜蟲、 白粉虱、斑潛蠅等,用藍板則可誘殺瓜薊馬等害蟲。 放置密度因蟲害的種類而異,一般情況下,每667 m2張掛20~30 張, 色板應高出植株生長點15~20 cm。同時可在張掛色板的田塊,配套應用防蟲網,以免田外害蟲誘入田內。
④銀灰膜避蚜技術 利用蚜蟲對銀灰膜的負驅性習性,在棚室內利用銀灰膜進行地面覆蓋或在棚室四周懸掛銀灰色薄膜條,薄膜條的長度80~100 cm,寬度10~15 cm,高度150~180 cm,有較好的驅蚜效果。
①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如利用赤眼峰、七星瓢蟲、麗蚜小蜂、捕食螨等。 用麗蚜小蜂防治煙粉虱, 每667 m2投放5 000頭,每7~10 d 放1 次,連續放3~4 次,能有效控制煙粉虱的早期繁殖為害。用商品化的捕食螨防治薊馬。 用赤眼峰防治棉鈴蟲、煙青蟲。
②性誘劑應用技術 利用性誘劑誘殺害蟲是秋季蔬菜小菜蛾等害蟲防治上常用的技術。具體方法是,將性誘劑誘芯懸掛于誘蛾盆上, 盆口徑30 cm,盆深10 cm,盆內加水至盆口3~4 cm 處,水中加入少許洗衣粉,每667 m2放置2~3 盆, 可有效誘殺小菜蛾成蟲,從而降低其產卵量,降低幼蟲為害。
③采用微生物農藥 對于棉鈴蟲、煙青蟲,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Bt 乳劑250~300 倍液或青蟲菌200 倍液噴霧。 對于夜蛾類害蟲,目前首選中國植保信息中心推介的最新型的YBT-1520-A 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狂掃)防治,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