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龍渠鄉中心學校 李宏偉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責任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特殊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滲透責任感教學時教師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論述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課堂滲透責任感教學策略,期望可以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朋友提供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在核心素養培育任務下,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理念與模式均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且一些新的教育教學內容也被納入課堂教學中。就責任感教學來說,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來幫助學生培養責任素質,確保學生可以明確自己所要擔負起的責任和使命。就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責任心可以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自我責任心,主要是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可以自主和認真地參與到學習;二是他人責任心,在心中要始終裝有他人,可以對他人負責;三是社會責任心,要將集體利益放在其他利益上,在班級中要守規則和講公德,自覺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四是自然責任心,要在內心形成熱愛大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責任感教學的重要性已經日益凸顯,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是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積極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課堂滲透責任感教學策略尤為重要。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當前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學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設置與學生能力發展相匹配的教學目標。尤其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語文課程要以核心素養為指導,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責任感教學時,教師要始終立足教材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尤其是要對教材內容做較為系統的分析,制定出有利于培養學生責任感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說,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與價值觀培養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實現具體的培養目標,教師必須始終依托教材。
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制定基本的教學目標外,還要將責任感納入教學中,確定出“珍愛地球,善待地球,懂得保護生態環境”“增強環保意識,樹立從小事做起的環保意識”這樣的教學目標。相信通過將這兩點教學目標貫穿課堂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實現責任感教學目標。
再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一課文的教學為例來說,教師要將愛國意識培養、時代榮辱觀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責任感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樹立為祖國奮斗的責任意識,確??梢苑e極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去。相信通過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可以促使責任感教學始終滲透在語文課堂中,責任感教學的質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與提升。
在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模式也正在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就有明確要求:“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其內容應該包括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睘榱朔e極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形式,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去激發出他們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導入環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環節,一個有趣的導入內容往往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為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非常注重導入階段的教學內容,盡量去使用形象化的語言,并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為責任感教學創造條件。
教師的教學素養將直接決定教學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修養,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構建新式課堂。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詹天佑》這一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來設計導入環節,即先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青龍橋站旁的銅像,簡單向學生介紹銅像的由來,確保學生可以對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出學生立志為祖國奉獻的這一思想情感。爾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具體的探究問題,即“從課文的哪一些描寫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通過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參與到課文的閱讀與理解,學生不僅可以接受到責任教育,而且語文核心素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在整節課結束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其他的愛國人物和主要事跡,如華羅庚、錢學森、李四光。
再如,開展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他面對生活挑戰的沉著》《他對獨立的要求》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新課導入階段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講一講自己在面對生活挑戰時是怎樣做的?自己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有沒有做到獨立?又是怎么樣做到獨立的?通過這樣的新課導入,課堂氛圍可以處于“活起來”和“動起來”的狀態,學生既可以向他人表達自己有關責任感的見解,也可以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這對增強責任感大有裨益。
小學人教版教材所選取的課文不僅文質兼美,而且有很多的課文均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責任感的知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到責任教育,這對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有大有裨益。對此,教師在課堂上滲透責任感教育時,可以將文本閱讀這一手段應用起來,帶領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感知責任知識,并且還可以采取多種閱讀方式來開展深度閱讀,有利于增強責任感教育質量。
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這一篇節選課文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要緊緊圍繞“責任感”來確立教學目標。可以確定出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到課文所用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悟出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二是感知作者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之情和責任意識。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呈現作者所寫文章的歷史背景,以此讓他們可以走進歷史,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即“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的諸多見解,最后為什么將所有的責任全壓在了少年的肩上?在閱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應該如何去肩負起這樣的責任?”向學生提出這樣的閱讀任務后,他們可以更加認真地參與到課文的閱讀中,深層次接受責任感教育。在閱讀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可以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當前階段繁榮富強的文字和視頻,以此來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懷與責任意識,有利于增強責任感教學質量。
德育同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且與責任感教育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因而教師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來滲透責任感教育,以便同時完成德育與責任感教育的任務。具體來說,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做好挖掘,并對其中的一些德育元素加以整合和延伸,確保可以與責任感教學聯系起來,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去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這一課文的教學中,課文主要描寫了漁夫與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的家庭如何貧苦依然收養了鄰居家兩個孤兒,他們兩人的高尚品質是讓人感動的?;谶@一課文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引導學生去對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的品質開展分析,相信學生在閱讀和理解過程中可以有所感悟。在此基礎上可以將課文中的情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生活經歷結合起來,講一講自己所知道的人間真情故事,以此培養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再如,開展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我不能失信》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守承諾”作為這一節課教學的主旨,帶領學生去學習宋慶齡的優秀品質,同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宋慶齡的其他事跡,以便讓學生可以對宋慶齡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整體感知“信守承諾”。在最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信守承諾”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均可以做到信守承諾。
寫作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也可以作為滲透責任感教學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的良好方式之一,能全方面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按照教學大綱開展教學,并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真實訴求,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出現內容不貼合實際、空話較多的現象。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作文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包括人物、事件、風景等,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情感表達能力,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低年級的寫作教學中,通常會采用看圖寫話的形式。很多學生不僅會在課上進行激烈討論,回家后也會與家長進行交流,看似是針對圖片上的內容進行討論,實則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語言組織和思維能力。具體來說,教師既可以在課堂上的寫作練習中滲透責任感教育,也可以在課后的寫作中滲透責任感教育,將課堂內外結合起來,以此讓責任感教學滲透更加有力。以課堂上的寫作訓練為例,教師可以在完成一篇課文的教學后要求學生進行隨筆練習,借用作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再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這一篇節選課文為例,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可以被課文中強烈的責任感所感染,他們很容易便產生情感共鳴,會有較多的語言文字想要表達出來?;诖耍處熆梢栽谡n堂上要求學生寫隨筆,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也可以讓他們去寫詩歌,并在課堂上朗誦。相信將責任感教學融入寫作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文字的魅力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真情流露和價值觀來說具有主導作用,科學合理地進行語言能力提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責任感教學有著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而且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以此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诖?,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專業能力,尤其是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言傳身教??偟膩碚f,教師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確保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面性與科學性,對學生所出現的不正確觀點要及時糾正和教育,避免學生形成不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念。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表現出高尚的師德與崇高的敬業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確保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責任意識。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將愛心、耐心、細心貫穿整個課堂,與學生積極溝通交流,時刻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心。相信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散發出的責任心,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教育學生。
對小學階段語文課堂中所開展的責任感教育來說,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不能將責任感教學只局限于課堂上的理論講解,而是要將責任感教育通過實踐活動來進一步深化。具體來說,教師要打破課堂教學的束縛,將責任感教學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課外活動中,讓他們可以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悟責任感的知識。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一些責任感較強的課文后,可以及時組織學生參考相關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踐行責任感。以植樹勞動為例,教師可以在有關環境保護的課文中向學生滲透責任感,讓他們知道愛護環境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繼而組織植樹勞動,將所形成的理論認知迅速轉變為行動,在實踐活動中深化責任感教育??梢哉f,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到實踐類活動中,責任感教學的實效勢必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能讓責任感深深扎根到學生的心中,可以同步起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責任感的目標。
綜上所述,責任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要始終給予高度的重視,將責任感教學融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做好責任感教學目標的確定、新課導入階段滲透責任感教學、借助德育因素來滲透責任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責任感知識的理解,接收到更多的責任感知識,促使責任感教學可以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助力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