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洪波 湛長青 宋丹丹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心腦血管疾病仍然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并且死亡率較高,即使接受了治療也有較高概率殘疾或癱瘓。
心腦血管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不良生活習慣者。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人數逐漸增加,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也不斷增多。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1]中的數據顯示,中國心腦血 管疾病患病率仍處在持續上升階段,據估計我國有高達3.3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其中患病人數超過1 000萬的有4種,患病人數超過100萬的也有4種,高血壓人數甚至超過了2.45億人。數10年來心腦血管疾病一直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死因的40%以上,自2009年起,農村的心腦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城市。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費用不斷攀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醫療費用每年增速為10%,我國的心腦血管疾病醫療費用超過5 000億元[2],是所有疾病總費用的17%,位居榜首。目前,面對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療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仍有很大概率造成嚴重的后遺癥。所以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提前防治,在心腦血管疾病尚未發生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其中血栓通膠囊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最常用的藥物之一[2]。
藥物經濟學分析就是通過對一種藥物進行深入市場供求分析或在臨床上的效益,來尋找最合適的藥物,減少資源的浪費。本研究就血栓通膠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經濟性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4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3例,女187例,年齡54~78,平均(66.5±7.9)歲。為了探討采用血栓通膠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經濟性,本研究挑選了4種典型的心腦血管疾病:心絞痛、心力衰竭、腦梗死、高血壓,各100例患者。將每種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
納入標準:1)均經癥狀、相應檢查手段確診;2)在本院接受過對應治療,并經醫院確認已基本治愈;3)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其他嚴重疾??;2)不遵守試驗規定;3)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
試驗組痊愈后予以血栓通膠囊(哈爾濱珍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972,0.18 g/?!?0,價格:23.5元/盒)防治,口服,2粒/次,3次/d,連續治療2周。對照組痊愈后接受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藥物防治,具體防治方法如下:阿司匹林(拜耳藥業,注冊證號:100012470877,0.1 g/粒×30,價格:15.8元/盒),100 mg/次,1次/d,口服;辛伐他?。ê贾菽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66,0.02 g/粒×7,價格:23.8元/盒),20 mg/次,1次/d,于睡前服用,連續服用2周。
心絞痛:病情一直沒有復發為良好,防治過程中出現較輕的心絞痛病癥為有效,出現病情復發情況為無效;心力衰竭:病情一直沒有復發為良好,防治過程中出現較輕的病癥為有效,病情復發為無效;腦梗死:病情一直沒有復發為良好,防治過程中出現較輕的病癥為有效,病情復發為無效;高血壓:血壓一直處于正常范圍為良好,防治過程中出現血壓偶有升高為有效,防治過程中血壓升高且無法降低為無效[3-4]。防治有效率(%)=(良好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比較兩組患者的防治效果、不良反應,并對其進行藥物經濟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利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計算不同防治方案的成本,再進行敏感性分析。
兩組心絞痛、心力衰竭、腦梗死、高血壓患者年齡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4。

表1 兩組心絞痛患者年齡比較(例)
兩組心絞痛、心力衰竭、腦梗死、高血壓患者體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體重指數比較(kg/m2,±s)

表5 兩組患者體重指數比較(kg/m2,±s)
疾病類型 組別 體重指數 t值 P值試驗組 24.60±3.32 心絞痛 對照組 24.79±2.63 0.317 0.752 試驗組 25.80±4.14 心力衰竭 對照組 25.01±4.32 0.934 0.353 試驗組 24.77±2.58 腦梗死 對照組 25.60±2.32 1.694 0.094 高血壓 試驗組 24.45±2.57 對照組 25.60±3.32 1.937 0.056

表2 兩組心力衰竭患者年齡比較(例)

表3 兩組腦梗死患者年齡比較(例)

表4 兩組高血壓患者年齡比較(例)
兩組心絞痛、心力衰竭、腦梗死、高血壓患者防治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9。

表6 兩組心絞痛患者防治效果比較

表7 兩組心力衰竭患者防治效果比較

表8 兩組腦梗死患者防治效果比較

表9 兩組高血壓患者防治效果比較
4類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過程中所花費的費用見表10~13。

表10 心絞痛患者的防治費用(元)

表11 心力衰竭患者的防治費用(元)

表12 腦梗死患者的防治費用(元)

表13 高血壓患者的防治費用(元)
統計患者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大部分患者無不良反應發生,兩組心絞痛、心力衰竭、腦梗死、高血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4。

表14 4類心腦血管疾病各組的不良反應情況(例)
根據收集的數據得到4種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對照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的費用為3.917元,全部藥物花費3.917×365=1 429.705.元。試驗組每天服用的血栓通膠囊費用為1.665元,全部藥物花費1.665×365=607.725元。無論是每天的用藥成本還是全部防治過程的藥物費用,試驗組的血栓通膠囊防治方案成本明顯低于對照組的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防治方案。
為了消除藥物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對兩種方案按照價格降低20%進行敏感性分析:試驗組每天服用血栓通膠囊費用為1.324元,對照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的費用為3.134元,試驗組每人全部花費為1.324×365= 483.26元,對照組每人全部花費為3.134×365=1 143.910元。對這兩種方案進行敏感性分析,血栓通膠囊防治方案的成本明顯低于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防治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心腦血管疾病是所有死亡因素中死亡人數占比最高的,在我國的死亡率更是位居全球第一[5]。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66%投入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6],并且這個比例還在逐年上升,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在逐年增加,根據估算我國的心腦血管疾病經濟負擔在10年后將會增加一倍,患者的醫療費用也將大幅增加[7],這將會對我國醫療保險造成巨大沖擊,也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經濟壓力。因此,如何選擇高效、安全的最小成本藥物進行治療,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血栓通膠囊多用于治療腦、心絡瘀阻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其性溫和[8];阿司匹林是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9];辛伐他汀具有降血脂,穩定斑塊等作用,也常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10]。藥物經濟學是為了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而產生的,能夠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效率[11]。本試驗分析了血栓通膠囊與其他治療藥物的性價比,根據對患者的定期回訪收集到的數據顯示,血栓通膠囊對這4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不劣于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在藥物使用安全性方面與阿司匹林(原研)和辛伐他汀(原研)一致,但血栓通膠囊的成本低于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血栓通膠囊性價比明顯優于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血栓通膠囊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性價比高等優點,給醫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種較好的防治方案,能夠使國家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醫療資源得到一定的合理配置。
本試驗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研究只選擇了4種典型的心腦血管疾病,入組基線時并未比較各組的血小板、血脂、血糖水平等是否存在統計學差異,針對其他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可能會存在不同的情況,隨訪時間較短造成觀察藥物防治效果可能有所誤差,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沒有進行深入研究。期待之后的試驗將會更加全面,以得到更客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