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凌 張瑞彪 溫金玲
早產兒呼吸暫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是指胎齡37周以內的早產兒由于母體營養供給不足或臍帶血流不通暢,從而導致呼吸中樞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為出生時出現呼吸不暢、呼吸不穩甚至呼吸暫停等,嚴重時可引起低氧血癥、壞死性腸炎、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甚至死亡,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2]。臨床上多應用枸櫞酸咖啡因治療,其為甲基黃嘌呤類藥物,可有效緩解患兒呼吸暫停癥狀,減少呼吸暫停頻次[3]。但臨床上對于枸櫞酸咖啡因的理想維持劑量尚未明確定論,一般是常規使用20 mg/kg的基礎起始量,維持量為5 mg/kg,但近年來臨床實踐顯示,此劑量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并無法很好地后續控制患兒呼吸暫停頻次,有復發風險[4]。而增加維持劑量的最大爭議在于對早產兒智力發育、體重增長影響和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本研究就不同維持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AOP的療效及對智力發育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新生兒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AOP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枸櫞酸咖啡因維持劑量不同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各30例。常規組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體重為(1 639.62±351.88)g,出生胎齡為(31.22±2.75)周,發生呼吸暫停時的日齡為(3.30±0.75)d;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例,出生體重為(1 645.57±373.14)g,出生胎齡為(31.34±2.38)周,發生呼吸暫停時的日齡為(3.41±0.82)d。兩組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發生呼吸暫停時的日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孕期<34周;2)AOP診斷標準參照《兒科學》第8版[5],即6 h內呼吸暫停發作次數>2次,或發作次數>3次/d;3)出生體重<2.5 kg,且出生<6 h;4)家長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肺嚴重畸形、遺傳代謝性疾病;2)合并心腦血管異常、代謝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原發性肺疾病;3)電解質紊亂、敗血癥、低血糖等導致的繼發性呼吸暫停。
密切監測兩組生命體征,給予首次劑量為20 mg/kg的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批準文號H20130109)靜脈滴注20~30 min。24 h后,常規組給予5 mg/kg維持劑量治療,觀察組給予10 mg/kg維持劑量治療,1次/d,用藥至呼吸暫停癥狀緩解后5~7 d。同時輔以瑞士fabian+nCPAP新生兒專用呼吸機呼吸支持,初始壓力設置為4~6 cm H2O(1 cm H2O=0.098 kPa),調節吸入氧氣濃度為21%~50%,脈搏氧飽和度為88%~94%。
1)監測并記錄兩組治療后24 h、48 h、72 h呼吸暫停頻次。2)觀察兩組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枸櫞酸咖啡因使用時間、機械通氣時間。3)采用肺功能儀(德國JAEGER公司,型號:Master Screen)監測兩組治療前后呼吸力學狀態參數,包括25%潮氣量時呼氣流速(the 25% tidal volume during expiratory flow,TEF25%)、50%潮氣量時呼氣流速(the 50% tidal volume during expiratory flow,TEF50%)、潮氣量(tidal volume,TV)、達峰時間比。4)智力發育指標:出院后從校正40周胎齡開始,隨訪至校正年齡為12個月,使用格賽爾發育診斷量表對患兒智力發育狀況進行評估,分為5個維度(大運動行為、精細動作行為、適應行為、語言行為和個人-社交行為),評分越高代表智力發育越好[6]。5)記錄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高血糖、心動過速、腸脹氣、喂養不耐受、低鉀血癥、貧血)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不同時間段比較用單因素方差 分析,組間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24 h、48 h、72 h呼吸暫停頻次逐漸下降,且觀察組治療后24 h、48 h、72 h呼吸暫停頻次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呼吸暫停頻次比較(次,±s)

表1 兩組患兒呼吸暫停頻次比較(次,±s)
組別 例數 24 h 48 h 72 h F值 P值常規組 30 8.73±1.46 7.69±1.16 5.63±1.22 222.800 0.043觀察組 30 6.68±1.20 5.58±1.51 4.11±0.97 255.393 0.040 t值 5.941 6.069 5.342 P值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枸櫞酸咖啡因使用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枸櫞酸咖啡因使用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枸櫞酸咖啡因使用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d,±s)
組別例數癥狀消失 時間 枸櫞酸咖啡因 使用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 常規組304.25±1.67 17.22±1.75 8.23±1.42觀察組302.78±1.24 15.32±1.61 5.72±1.20 t值 3.871 4.376 7.395 P值 0.001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TEF25%、TEF50%、TV、達峰時間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TEF25%、TEF50%、TV、達峰時間比明顯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TEF25%、TV、達峰時間比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TEF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TEF25%、TEF50%、TV、達峰時間比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TEF25%、TEF50%、TV、達峰時間比比較(±s)
TEF25%(ml/s)TEF50%(ml/s)TV(ml/kg)達峰時間比(%)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常規組 30 21.40±2.22 23.10±2.38 36.72±3.73 39.11±3.847.19±0.72 7.88±0.81 22.13±2.28 23.49±2.16 觀察組 30 21.36±2.24 24.56±2.50 36.70±3.66 39.88±3.827.22±0.64 8.39±0.83 22.06±2.47 25.65±2.62 t值 0.069 2.317 0.021 0.778 0.171 2.409 0.114 3.484 P值 0.946 0.046 0.984 0.457 0.868 0.039 0.912 0.007
兩組治療前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隨訪12個月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隨訪12個月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智力發育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兒智力發育評分比較(分,±s)
大運動行為 精細動作行為 適應行為 語言行為 個人-社交行為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隨訪12個月 治療前 隨訪12個月治療前 隨訪12個月治療前 隨訪12個月 治療前 隨訪12個月常規組 30 82.77±8.02 95.92±9.06 81.04±6.51 86.07±7.89 82.88±8.13 95.61±9.41 81.03±8.38 92.30±9.26 83.34±8.41 94.04±8.71 觀察組 30 82.98±8.09 103.56±9.13 80.65±7.08 91.05±8.43 82.58±9.08 103.35±9.91 80.66±8.25 97.86±8.61 83.58±8.39 99.63±9.41 t值 0.101 3.253 0.222 2.362 0.135 3.102 0.172 2.408 0.111 2.388 P值 0.922 0.001 0.829 0.042 0.896 0.013 0.867 0.039 0.914 0.04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AOP是指胎齡37周以內的早產兒呼吸停止時間在20 s以上,或20 s以內但血氧飽和度下降,胎齡或出生體重越小,發生率越高[7]。AOP可引起低氧血癥、心動過緩、腦室內出血、壞死性腸炎、腦積水、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并發癥,甚至使新生兒死亡[8]。因此,臨床認為及時有效的救治,可最大限度地降低AOP并發癥發生,從而降低死亡率。另外,AOP易導致腦部缺氧,尤其是反復發作患兒,可加重腦神經缺氧刺激,同時早產兒本身多存在免疫力低下,呼吸運動中樞發育不完善,供血供氧不足,易感染各種病原菌等,導致缺血缺氧性腦病發生,繼而出現智力低下等后遺癥[9]。因此,盡早控制呼吸暫停頻次,減少反復發作,確保腦部供血供氧充足,改善肺功能,對減少此類患兒腦神經損傷,改善預后,減少對其智力發育的影響,降低傷殘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臨床上AOP主要以氨茶堿、咖啡因為首的甲基黃嘌呤類藥物進行治療[10]。其中,枸櫞酸咖啡因作為一種非選擇性腺苷受體拮抗劑,透過血腦屏障后結合腺苷受體A1、A2、A2a、A2b、A3,刺激呼吸中樞,并增強其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刺激膈肌收縮,使每分通氣量增加,從而控制呼吸暫停現象,其具有起效快、藥效長的優勢,是治療AOP的首選用藥,對降低早產兒并發癥發生和病死率具有積極臨床意義[11-12]。但對于枸櫞酸咖啡因的維持用量目前仍未有統一標準,不同維持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AOP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爭議。其中,傳統5 mg/kg維持劑量仍有可能頻繁出現呼吸暫停現象,需使用呼吸機改善呼吸狀態,但長時間使用呼吸機容易造成患兒黏膜損傷、繼發呼吸機性肺炎、脫機困難等[13]。
本研究結果顯示,枸櫞酸咖啡因維持劑量10 mg/kg的觀察組治療后24 h、48 h、72 h呼吸暫停頻次明顯比維持劑量5 mg/kg的常規組減少,提示10 mg/kg維持劑量對于降低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方面的效果更為顯著,與陳淑霞[14]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觀察組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枸櫞酸咖啡因使用時間、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常規組;觀察組治療后TEF25%、TV、達峰時間比及治療后隨訪12個月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和常規組同期。提示10 mg/kg維持劑量能有效改善AOP患兒呼吸力學和智力發育,可更好地發揮興奮呼吸肌、刺激呼吸中樞的作用,使患兒每分通氣量明顯升高且迅速達到平穩期,加快呼吸功能恢復,提高肺順應性,緩解氣道阻塞,有助于促進早產兒肺成熟,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病情,縮短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時間和呼吸機使用時間,與潘俊可[15]的研究結果一致。另外,與常規組比較,枸櫞酸咖啡因維持劑量10 mg/kg治療的觀察組的安全性無明顯差異,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但對于是否會影響早產兒體重增長,臨床尚存爭議,本研究仍需密切監測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研究探討。
綜上所述,枸櫞酸咖啡因維持劑量10 mg/kg治療AOP可有效改善患兒的呼吸暫停頻次及持續時間,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改善其呼吸力學狀態和智力發育,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