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 (安徽居巢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安徽 合肥 238000)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農村人口融入城市,城市在不斷地擴展延伸,住房和配套設施不斷增加,同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問題也居高不下,如何保證工程質量是每個建設者不容回避的問題,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要提高質量意識,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加強質量管理,多創優質產品。質量是項目的生命,是關系社會穩定的大事,現就質量安全管理結合作者的工作經驗談幾點認識。
最近一年來本地就發生數起因房屋質量問題導致開發商在交房時引起業主投訴,甚至發生群體事件,造成極壞影響,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些工程質量通病和開發商實際使用材料與前期宣傳不符。
2020年10月,巢湖某二期項目X樓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一起物體打擊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調查直接原因為死者施工單位操作人員在進行模板拆除時,未站在安全區域進行操作,導致墜落的模板方木擊中頭部,造成死亡。間接原因:①施工單位現場實際專職安全員與項目部任命專職安全員不符;在模板拆除施工前,未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未在拆除作業區設置圍欄,未設專人監護;以及未及時發現,并消除現場作業人員違反行業技術規范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②監理公司未發現施工單位任命的安全員與現場實際安全員不符的問題;未發現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未開展安全技術交底的問題;安全檢查不細致,對事發現場施工單位未在拆除作業區設置圍欄且未設專人監護、作業人員違反行業技術規范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失察。本次事故經過分析,可以看到工人缺乏安全培訓,工作不規范導致的,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也形同虛設,也未進行技術交底;監理單位也未發現安全員不符的問題及未進行技術交底的問題,屬監管不到位。事故是慘痛的,教訓是深刻的,所以建筑工地安全責任不可忽視。
通過以上典型案例,可以總結出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個方面。
工程建設中人的因素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將直接影響建設工程質量。人的因素對建設工程項目質量形成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①承擔項目服務和建設的實體,包括勘察設計單位、咨詢服務單位、工程監理單位以及具體施工的建筑企業;②直接參與建設的人,包括項目的決策者、管理者和作業者。二者缺一不可,都會對工程項目質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參建單位的人員必須堅持職業資格注冊制度和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建筑工程都是由各種材料按照設計要求組合而來的,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所以說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筑工程質量。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嚴把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質量關,嚴格進場驗收程序。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用和淘汰的建筑材料。
施工機械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實施的重要物質基礎,包括起重運輸設備、人貨兩用電梯、加工機械以及施工安全設施等。施工單位要根據每一個具體項目的特點和需要,依照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地選擇所需的機械設備的類型、數量以及參數,并且要會正確操作,合理使用。設備的選擇是不可忽視的質量控制環節。特殊設備的操作人員要進行崗位培訓,取得相應的合格證后才能上崗作業。
在工程建設中,影響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的技術因素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術、輔助的生產技術以及管理技術。工程技術主要包括工程勘察技術、設計技術、施工技術、材料技術等;輔助的生產技術如工程檢測檢驗技術、試驗技術等;管理技術包括各參建單位的管理制度以及項目的承發包方式和管理模式。對于具體的建設工程項目,主要是通過技術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優化技術方案,發揮技術因素對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的保證作用。
環境因素包括施工現場自然環境因素、施工質量管理環境因素、施工作業環境因素。施工現場主要是應對地質、水文和天氣氣象方面的影響,要做好基坑降水、排水和加固維護等的工作,以及應預設施工方案中的專項緊急預案,明確在不利條件下的施工措施等。管理環境主要是指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和各參建單位之間的協調等。施工作業環境主要是施工現場的場地空間條件、交通運輸和道路條件以及給水排水條件等。
各參建單位雖然都有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但也要根據每個單體項目的不同特點和要求,組建一個符合項目要求的項目班子,明確各自的職責,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勘察設計單位要明確內部的設計部門和主要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要組建項目監理部,明確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也要組建項目部,明確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以及質量員、施工員、安全員、材料員等。各部門以及各負責人都要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做到既各負其責又要相互合作,齊心協力抓好工程質量。
參建人員的素質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建設參與單位都要根據項目特點和項目周邊環境,有針對性地做好人員培訓工作,勘察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交底時,要重點突出。監理單位在擬定規劃監理大綱和監理細則時,先要吃透施工圖紙,了解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對監理員進行培訓,以便盡快進入角色。施工單位是工程項目實體的實施者,項目部人員以及操作工人的素質和工作能力將會對建設工程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施工人員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對所有參建人員進行培訓,提升整體水平;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培訓,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崗位職責進行差異化培訓;最后,針對項目施工可能出現的重點難點進行專題性培訓,力爭做到人崗相宜,管理出效益。所以,在抓好人員培訓的同時,一定要管理好隊伍,帶出一支勇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隊伍。這對領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更要有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建筑工程涉及的材料種類繁多,所以必須要有采購計劃,要精心組織貨源,精確地測算所需的材料,科學地安排進場時間和地點。材料采購訂貨前要向監理工程師和業主代表申報,重要的材料還要提交樣品,供試驗和鑒定,對采購來的材料要分類堆放,科學保管,合理使用。
工程質量目標是靠嚴格的全過程施工管理來實現的,必須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控制,做到事前有目標,有預案;事中有方法,有措施;事后有驗證,有補救。在做好“三控制”的同時,還要抓住可能會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關鍵環節,明確質量控制點,應選擇那些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對工程質量影響大或是發生質量問題危害大的對象進行設置。主要是工程質量形成過程產生直接影響的關鍵部位、工序、環節和隱蔽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或者質量不穩定的工序、部位和對象;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部位和環節等。要做好事前質量預控工作,并向作業班組進行交底,讓作業人員明白施工作業規程和質量檢驗標定標準。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還要編制專項方案或作業指導書。其次,要按照相關的國家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要求來完成每一道工序,嚴禁偷工減料,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專檢制度,通過層層檢查來確保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從而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
工程實體質量再好,沒有完整資料的支撐都體現不出來,竣工資料不通過,整個項目也無法驗收。完整的施工資料記錄了項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是不可或缺的檔案資料,是對可能的責任事故認定、索賠以及以后的維修保養提供原始的依據。所以,一定要有專人負責收集,要做到資料收集和工程進度同步,做到資料完整齊全不漏項。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材料的合格證、檢驗報告、驗收報告、設計變更、工作聯系單、工程簽證、竣工圖等。
一項建筑工程的完工,是由多個參建方共同合作完成的,其中包括: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檢測實驗機構以及材料供應商等,牽涉到方方面面,許多行業。如果沒有良好的協調和溝通,必將降低工作效率,勢必也會影響工程質量。各參建單位之間以及各參建單位內部部門之間都有大量需要溝通解決的問題,溝通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項目的進展,關系到項目是否成功。良好的溝通可以更好地解決爭議和合同糾紛,避免矛盾激化,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法律訴訟。
在材料的進場檢驗中,必須要實施全面監督,檢查材料的合格證、質保書、實驗報告等,只有質量證明材料齊全,外觀檢查合格,方可進場。尤其要關注材料的現場取樣、復驗以及商品混凝土的質量等工作,不定期對監理的工作過程進行抽檢,將業主、監理以及施工方的約束管理機制落實到位,將各方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出來。
業主方要對每一道工序加強檢查,實施動態控制,因為工序質量與工程質量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不能對最后的驗收和檢驗過度依賴,滿足預防為主的質量要求。
在監督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對隱蔽工程的驗收,充分了解隱蔽驗收工程的過程,實現事前控制,避免經濟損失問題的產生。尤其是在混凝土澆筑前的鋼筋驗收,基礎的工程量驗收等。
質量事故的出現,往往就是出現在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等方面,所以在平時的監管中,要加強對重點部位施工方案的高度重視,可以將重大質量事故隱患消除掉,尤其是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樁基位置和深度以及基礎鋼筋的布放等方面。
在建設工程項目中,工程質量驗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包括工程施工質量的中間驗收和工程竣工驗收兩方面。工程施工質量的中間驗收,主要是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
百年大計,質量為先,安全第一,努力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是全體建設者不懈的追求。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地發展新技術、新工藝,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要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地來抓工程質量,讓“中國建設”和“中國制造”一樣走向世界,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