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明月
位于杭州蕭山的杭可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銷售、研發、制造、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鋰電池化成分容成套生產設備系統集成商。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后處理設備生產商。2019年,公司成為浙江省首批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的企業。“盡管受疫情影響,但隨著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海外市場的快速崛起,特別是在我們新技術的助力下,今年1至4月,公司新簽訂單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60%。”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作為一家技術引領型新能源企業,杭可科技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
近年來,杭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僅2021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31億元,較2020年度增長了26.75%。此外,通過大規模的引才育才,公司已經擁有一支近900人的研發團隊,形成了以中央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在內的6大技術研究所,并在日本、韓國、歐洲設立了專門的研發機構,專注電池充放電機、動力電池測試設備、聚合物高溫加壓化成系統、全自動后處理系統等核心技術的研發。
據悉,在鋰電后端綠能零碳系統方面,公司的技術團隊已經自主研發出能量回饋、數字化電源及高壓串聯、高壓直流母線電壓、高壓逆變等核心技術。截至2021年,公司已累計獲得各項專利195項,不僅推動了現有產品的不斷迭代升級,更幫助下游企業實現了降本增效。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額增長,很大一部分受益于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自診斷的后端智能AI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可以管理電池碳軌跡,為客戶提供零碳工廠集成方案。”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除了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零碳工廠集成方案”,公司還專注于研發低能耗的綠色技術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公司技術團隊研發出的集成化設計和能量回饋技術,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產品的占地面積和環境溫度控制能耗,更將電池放電過程中80%以上的電能回饋電網重復利用,極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為適應市場需求,杭可不斷加速產業升級,完善后端產品線布局。2021年,公司總投資超13億元的鋰離子電池充放電設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產能將達到500GWh。此外,公司還計劃投資建設10萬平方米智能化生產車間,引進普沖柔性線、激光切板機等先進的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及生產管理系統,加強智能制造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開拓與應用。在擴大公司鋰電池后處理設備產能的同時,實現公司加工制造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
面向未來,杭可科技以“中國制造2025”及雙碳為階段目標,以工業4.0為戰略機遇,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完善“客戶導向+人才培養+智慧創新”功能架構體系,打造鋰電智能設備產業第一品牌,成為全球一流的鋰電綠能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