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當今社會,焦慮好像變成了家庭便飯一樣,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焦慮。
嚴重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學習、睡眠、社交等,甚至會影響到家庭生活、兩性關系。當焦慮、迷茫、不安……漸漸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底色時,我們都急于尋找一種可以撫平情感褶皺、緩解內心焦慮的方法。今天本刊總結了7 種方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1.糾正認知偏差 決定情緒的是人的認知,主動調整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多從光明面看問題,就可減弱或消除不良情緒,變陰暗為晴朗。
2.善于想象 學會預料最壞的情況,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并重復出現,如此慢慢地便會在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時都不再體驗到焦慮。
3.自我刺激 焦慮性的神經癥患者發病之后,他們的腦中總會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感到十分的痛苦。此時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讀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癥,同時也可增強自己的適應能力。
4.了解焦慮的源頭 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于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并沒有消失,仍潛伏于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癥。
發病時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在此種情況下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后癥狀一般可消失。
5.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標 反省過去沒有達到工作目標的原因,分析是否是因為期待過高造成的。所以自己應該要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這樣也容易讓自己尋找成就感。
成就感是化解焦慮的良方。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內心會充滿力量和滿足感,焦慮很難將他打敗。不過,切勿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不如多和自己比比: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的我有了進步?這次的工作是不是比上次做得出色?
6.自我平衡法 現在很多人的得失心都特別重,也就特別容易焦慮、害怕、緊張、恐懼,而且對這些情緒無法控制。所以,他們常因一些工作上小的失誤而感到沮喪、自責,認為自己無能,一無是處。這是壓力造成的惡劣后果。
自我平衡法要求我們學會觀察別人的失敗,然后跟自己的錯誤聯系起來。你會發現其他人和你自己一樣,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失敗的經歷,沒有任何一個人稱得上是“完人”。
7.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但這可能不易辦到,因為緊張常使人難以入眠。但睡眠愈少,情緒將愈緊繃,更有可能發病,因為此時免疫系統已變弱。
焦慮癥的出現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都是很大的,所以有焦慮情緒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上面的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