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瑋 湖大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基于現代化建筑行業創新發展背景下,建筑企業強調建筑工程質量與效益,為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產需求,在建筑裝修改造方面加大監控力度,規避常規問題,不為施工項目預留安全隱患,重點解決安全事故。再加上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施工時間較長,為給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提供基礎保障,需審查機構發揮職責與作用,依據法律法規嚴格控制工程建設內容標準性。
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要點中的結構安全,主要考慮原主體建筑竣工驗收合格性,要保證其結構體系未發生破壞與影響,關于拆除、變動等工作開展要在實施前期注重監測與管理工作要點,在實踐勘察中把具體信息數據詳細記錄,對比原建筑結構設計標準指標,控制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性[1]。同時,在施工圖設計前也會考慮建筑結構可靠性,在必要條件下可設置加固改造設計方案,能為后續施工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加固改造設計方案,是以原建筑設計單位審核確認為基礎條件,要對建筑物原圖及結構安全進行相應的鑒定,出具標準化報告,無論是新增墻體,還是基礎設施完善等,均需在標準條件符合的基礎上增加加固構件,但要求建筑物加固次數總計不能超過兩次。
施工圖設計審核要點中的消防安全,主要考慮建筑裝修裝飾及所配套的基礎設施實際條件,要求設計單位與監管單位積極參與,能結合具體內容相互探究,把建筑消防整體布置情況由具體的文件說明,不能對原設計范圍縮小,各公用部位均在合理設計范圍內。如:前臺、疏散通道、防煙樓梯間等。
同時,對建筑內部裝修不能私自拆除、改動等,保留原建筑基礎設施,依據設備類別、性能、特點等要求,由專業化技術人員對其安全性能檢測,如果滿足后續使用要求后,可對其進行細致化維護;相反,如果基礎條件與實際要求不符,還需及時更換。在此階段,關于新設備的選擇與應用也需進行規范化處理,以原建筑功能不改變為前提,保證新設備性能高于原設備性能。
例如:對中央空調系統新增,是以原中央空調系統為改造條件,要有相應的暖通空調計算書,結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加大建筑施工圖設計審核力度,能為后續施工作業奠定良好基礎。
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合法性,需建設部門對建筑產權及標準內容全面掌握,在項目建設及立項過程中要以不動產權屬備案,成為后續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2]。如果對建筑物規劃用途進行改善,必須由主管部門審批才能開展實踐作業工作。針對一些較特殊的商業用房,必須由政府部門規劃審批。如果無法提供原建筑施工圖紙,需依法設立安全鑒定機構,對建筑可靠性全面監測與鑒定,要保證其承載功能、使用功能等不受影響。同時,設計單位必須持有經營許可證,在設計合同簽訂后才能選擇相應的工作隊伍。
如果裝修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出現以下情況將不予受理:①違章建筑、違規建設;②未經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改變建筑物原有用途;③原建筑主體超過使用年限;④不具備安全鑒定檢測報告;⑤原主體建筑竣工驗收不合格;⑥相關法律法規不予受理等情況。
基于此情況下,要引起設計單位重視,依據《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的相關要求認真分析,如果是對原主體建筑結構改造,還需加蓋注冊結構師簽章。
施工圖設計審查安全隱患,主要影響因素是在審查過程中并沒有注重消防設計工作內容,會對設計工作造成困擾,并影響后續工作進度,工程項目施工作業存在安全隱患。同時,在設計環節中受人為因素影響,無法保證施工圖設計與實際要求相符,在裝修改造工程中忽視消防細節處理。尤其是在一些較特殊的建筑旁增加車庫設計,會對后期消防維護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如:學校、養老院等。
在一些中小型既有二次建筑中,關于施工圖設計往往會在平面圖設計中出現缺陷問題,是因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并沒有對其要求與要素全面探究,只是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完成相應的設計工作,使工程項目整體面臨較大的施工問題[3]。同時,還會有部分設計人員把工作重心放在建筑平面設計中,卻忽視了坡向、坡度、間距等要素的實際考慮,所設計出的施工圖依然不合理,無法有序開展后續工作。
施工圖設計審查階段的節能設計問題,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設計內容與計算結果偏差較大。例如:某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在材料選擇時以保溫材料為主,但設計圖紙卻考慮遮陽系統,因計算數值與實際要求不符,無法滿足工程實踐作業要求;另一方面,設計指標無法確定。在計算軟件選擇時沒有明確要求,往往會存在技術偏差。
例如:窗戶熱阻、遮陽性等計算就出現了較大的疏漏,施工作業階段施工人員是結合施工圖的具體數據進行尺寸(數據)確定,在施工階段出現了數值不符情況,導致裝修改造細節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性均無基礎保障。
考慮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施工難度較大,在整個施工階段均需對工程整體結構可靠性、穩固性等重點考慮,經全面分析后才能編制完善的施工方案與策略,為項目綜合效益提升帶來積極影響。但部分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往往會在此方面存在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施工圖設計審查環節中忽視質量控制,引發質量控制問題的同時,在現場施工階段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也是引發工程安全事故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某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就出現了施工質量問題,尤其是施工現場所涉及的改建內容,因設計部門、監督部門等溝通工作不到位,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就未進行細節處理,再加上審查階段也沒有發現不足問題,后續作業內容持續進行,待改建工作完成后,質檢部門對現場施工作業內容進行質量檢測時,發現改建工程中的屋面施工質量不佳。依據現場實況深度探究,了解此問題發生主要原因是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質量與實際要求不符,使非標準材料被使用,在此階段出現停工、返工等情況,嚴重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等,無法為工程綜合效益提供良好保障,實施長效與預期目標存在較大差距。
基于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對社會發展、各領域創新、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等產生巨大影響,分析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特殊性,要把工作重心調整到施工圖設計審查環節中,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能與其他負責人員積極交流,便于多角度地分析施工圖設計審查常規問題,并嚴格把控與有效處理,才可增強建筑物性能[4]。
例如:對建筑物消防系統設計,要求圖紙繪制要考慮暖通、電氣、給排水等對基礎設施的影響,不單單要完善消防安全設施,而且還要與技術人員積極溝通,便于技術方案與規劃內容及時調整,保證建筑物消防安全設計合理性。
此外,設計人員必須強化自身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在審查規劃中有嚴格要求,各項工作開展必須有重要依據與標準,設計階段就以《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為約束依據與管控標準,時刻注重細節把控對后續施工作業的影響,才能實現預期設計審查目標。
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所包括的工作內容較多,為在細節把控方面取得良好成效,還需加大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力度,并對設計人員提出專業要求,設計實力較強,依據圖紙結構控制其合理性[5]。經設計人員、監管人員、施工人員等相互探究,借助設計環節把各自工作內容與職責細化處理,尤其是對設計問題、施工要點等深度分析,從不同角度分析提出解決措施,直接影響著施工圖設計審查結果準確性,可為現場施工作業項目開展進行科學化指導。同時,企業還在此方面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制定多元化的培訓方案與計劃,不定期開展培訓工活動,要求設計人員積極參與,可影響人員設計理念與工作模式,要在學習中掌握新的技術,保證設計水準不斷提升,并對常規問題有效處理。
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技術人才參與,有助于組建專業化設計隊伍,能把每項活動環節中所產生的信息數據詳細搜集、記錄、共享等,成為施工圖設計審查參考依據。并把設計問題在源頭上有效處理,也幫助設計人員對此環節中常規問題發生的具體因素全面掌握,經過日常工作總結與反思,能在后續設計階段避免常規問題持續性發生,從而確保項目各項工作有序實施。
結合上述內容分析可了解到施工圖設計審查對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整體效果的影響,還需把工作重心調整到設計環節中,要求每位設計人員具備較強能力與實踐經驗。關于新技術手段,要加大引進與應用力度,在設計環節中統籌分析,嚴格把控細節問題,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強調設計工作整體效果。
同時,施工圖設計審查工作不單單是設計部門的核心內容,而且還需審查機構積極參與,要發揮自身職責與作用,結合具體的審查規定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建專業化的審查隊伍,要在細節上把控與處理,經過對施工圖設計內容的多次嚴格審查,可有效規避常規問題持續性發生,為后續施工作業工作順利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例如:在節能設計方面就會下細節層面上嚴格把控,要求施工圖設計深度、設計內容與必須實際要求相符,各環節中所設計的數據與標準指標保持一致,才能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并成為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施工重要依據。
此外,在施工圖設計環節中,設計人員必須本著嚴謹的工作態度,要把控各項工作質量與進度,在施工圖紙中設置標注,為現場施工作業提供便捷條件。而現場施工階段還要求工作人員對建筑工程各環節要求與內容深入掌握,依據施工圖紙真實反映出建筑剖面、平面等信息數據,能為建筑物工程整體質量提升提供基礎保障。
與一般類建筑工程項目相比較,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施工難度有所增加,通常情況下,其是在已經完成的工程項目中進行二次改造,不僅要考慮原建筑施工要點及實況,還要做好二次裝修階段及整體結構可靠性。建議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從細節上進行合理把控,施工作業安全隱患有效降低,重點突出材料質量檢測審查要點,也是此類工程施工圖紙審計工作的主體,才可規避常規類問題持續發生,為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綜合質量與效益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例如:上述內容中所提及的某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就因該項工程施工材料檢測工作不到位而引發常規問題,導致施工現場安全隱患較大,使各領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情況,要引進建設單位及監管部門重視,把工作重心調整到設計階段,借助設計圖審查工作做好施工材料檢測工作,其中就包括保溫材料、粘結材料。
前者要考慮的檢測要點包括材料密度、壓縮強度、抗壓強度、燃燒性能、導熱系數等,因各類材料的等級不同,在施工現場就進行了承重處理,使用的是A級巖棉、B1級聚苯板EPS、擠塑板XPS、改性酚醛板等,承重數據為1.25m×0.6m×0.08m×22kg/m2(設計)=1.32kg。
后者考慮材料粘結強度,選擇隨機抽樣送檢方法,重點核查復驗報告,要求是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產品,依據工程建筑面積大小控制抽查次數。如:工程建筑面積小于2萬平方米,抽檢次數大于3;工程建筑面積大于2萬平方米,抽檢次數大于6,真正掌控施工材料各項指標標準性,以此確保工程綜合質量。
綜上所述,既有建筑二次裝修改造工程的施工圖設計審查屬于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會對后續施工作業質量、項目綜合效益等有巨大影響,為避免在此環節中發生問題,還需企業對施工圖設計審查要點全面掌握,即:結構安全、消防安全、裝修合法等。只有對其要點全面掌握后,才能對其常規問題發生的影響因素深度探究,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建議增強整體協調性,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再組建專業化工作隊伍,全面落實精細化管理模式,并加大施工圖設計審查力度,為建筑物整體質量提升提供技術保障,從而確保工程項目創造巨大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