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萍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鉆孔灌注樁主要是指工程現場運用鋼管擠土、機械鉆孔或者是人力挖掘等方式使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在其內部放置灌注混凝土和鋼筋籠制作而成的樁,根據成孔方法差異性,灌注樁可分成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以及挖孔灌注樁等幾種類型。鉆孔灌注樁與沉入樁中錘擊法對比,施工中產生的噪聲與震動更小,可以建造與預制樁相比直徑大很多的樁,各種地基都能使用,施工質量對于樁的整體承載力影響較大,但是費工費時,并且成孔速度比較慢。鉆孔灌注樁技術在運用時,應充分掌握技術要點,與工程實際情況有效結合在一起,發揮技術運用的作用與價值[1]。
鉆孔灌注樁技術在使用過程中,需通過專業人員展開操作,使工程在有序狀態下進行,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工程效果以及工程質量。原因主要在于鉆孔灌注樁進行使用時,產生的噪音較小、污染較少等,因此其應用較為廣泛[2]。同時樁型比較靈活,和預制樁之間相比,直徑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將其擴大,并且適應能力比較強。這一技術在房建工程中得到運用,可以促進工程質量提高,降低工程發生事故的概率,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鉆孔灌注樁具有的功能特點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首先,適用性廣泛。鉆孔灌注樁進行施工時,可以在陸地,也可以水域,適用不會受到季節、氣候影響。其次,承載能力大,鉆孔樁進行結構設計時,可以結合樁長,以及樁徑承載層進行尺寸選擇,借此促進樁柱承載力提高。再次,建筑成本較低。鉆孔灌注樁和預制樁之間對比,能夠使木材、鋼材獲得極大程度解決。灌注樁在配筋上相對靈活,可能為上密下疏形式,也可能在樁頂配筋,在下端利用混凝土,節約木材的主要原因在于灌注樁不需要進行模板澆筑。最后,抗震性能良好。轉孔灌注樁需達到一定深度,基巖埋淺,能夠在基石上嵌入,并且樁堅實、強大,整體特性呈現出的抗震性能良好。
鉆孔灌注樁在正式應用之前,需確定施工方案與施工工藝,針對施工流程進行合理擬定,使施工流程能夠和施工安排、施工布局之間相適應。同時為確保鉆孔質量和施工順利實施,需做好場地勘察和處理工作,并且修建道路為后期設備和機器進入提供便利[3]。除此之外,需保證樁位定位的準確性,相關人員使用儀器展開測量與校準工作,并且樁位確定以后實施復查,做好標記工作,促進后期施工順利進行。
護筒進行制作過程中樁位需保證準確,護筒埋設時,復核平面位置和標高,進而使樁位準確性得到充分保證[4]。實際施工時,工作人員需針對標志展開定期復核,如果發現存在偏位置問題需及時糾正,確保護筒平面位置準確性。這主要是由于護筒腳體現出的緊密性對于成樁質量會產生直接影響,預埋護筒時,樁位中心線和護筒中軸線之間處于重合狀態,做好對誤差的控制工作,誤差應在5cm以內。樁孔深度比較大的情況時,需通過埋設護筒確保筒壁穩定性[5]。
進行鉆孔時,需先檢查和校正鉆孔使用的機械,在孔徑和成孔施工與實際標準相符基礎上,方能實施鉆進工作,鉆進工作在開展時,鉆機底座應保證平穩豎直。鉆盤中心、鉆頭以及鉆樁中心應位于同一直線,在此情況下,才能使成孔處于垂直狀態,防止成孔出現歪斜情況[6]。實際使用時,應積極開展成孔情況檢查,防止成孔出現移位或者傾斜問題。同時也需保證鉆孔順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鉆機進行移動時,距離最好不要過遠,樁孔使用時相互不會發生作用和影響。除此之外,需關注施工現場中實際土質情況,結合土質情況促進孔壁密實度的提高,做好對土層沖程和泥漿實際比重的控制。土層不好時,需適當增加泥漿比重,正常情況下,應處于護筒刃與護筒3m以內,就沖程來講,需控制在0.9m~1.1m之間,就泥漿比重來講,需處于1.1倍~1.3倍之間。
孔樁實際成孔深度、直徑、位置在確定時,需與現場中的實際施工要求相符,并及時展開成孔清理工作,防止出現坍塌現象以及泥漿沉淀現象。清孔工作在開展時,一般會通過反循環鉆機以及正循環鉆機實現[7]。雖然真空泥漿機清孔效果比較好,但是并不適用于土質缺少穩定性的結構中。實際開展清孔工作時,可以分兩次實施,實現對孔樁的有效清理。成孔結束以后需即刻處理孔樁,并且測量孔深[8]。然后在安裝焊接鋼筋籠以后展開二次清理,保證水流干凈。水流比較干凈,泥漿當中不存在1cm以上的粗粒渣,以及泥漿密度處于1115g/cm3~1125g/cm3,并且孔底泥漿實際黏度為28Pa/S時,清孔工作質量為合格。鉆孔直徑、深度、位置與孔形會直接影響成樁質量以及樁身曲直。因此,不僅需密切觀察鉆孔過程,鉆孔與設計要求實際深度相適應以后,需對孔位、孔深以及孔形等展開檢查。終孔檢查與設計要求完全符合情況下,需實施孔底清理,防止間隔實際使勁過長造成泥漿沉淀,保證工程整體效果。
制作鋼筋籠時,需充分保證鋼筋籠的質量,與設計要求、工程標準相符,需一次將其綁扎成型,通過單面搭接焊方法展開制作工作。鋼筋籠安裝過程中,成孔質量應保證合格,完成制作的鋼筋籠在放置時需運用吊放方式,然后向孔內下放[9]。進行下放時需與孔位之間對準,緩慢將其放下,完成放置以后,需檢查鋼筋籠和孔的狀態,保證其中心位置正常以及孔壁完好,使之都能和規范標準相適應。
在正式實施之前混凝土需做好配比工作,保證其在強度等級方面能夠與圖紙要求之間一致,確保灌注樁質量與強度。并且現場中應對材料展開取樣工作,由專業機構檢測,一旦材料質量存在問題,需將其清出現場,避免對工程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條件允許狀態下,混凝土攪拌工作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隨時攪拌、隨時使用,避免放置時間過長混凝土出現離析問題。同時混凝土在開展攪拌工作時,需要體現出均勻性,并做好時間控制。
為使建筑在強度上獲得充分保證,灌注樁在建造以后,需針對樁體展開質量檢測,就檢測項目來講,主要為樁身完整性以及設計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結合目的不同運用差異性監測方法。檢測樁體完整性時,主要內容為斷裂與裂紋,檢測時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測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檢測出樁體是否存在斷裂,也能進一步確定樁體實際斷裂位置,效果較為明顯。
鉆孔灌注樁這一技術在運用時,對于工程數據、工程測量要求都比較嚴格,實際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坍落需處于200mm±20mm之間,進行導管埋置時,需做好對深度的控制,深導管的埋置深度應為2m~6m。灌注樁施工時,不能直接觀看整個工程施工,難以查看施工效果。因此應注重各項工作的落實,使各環節均能順利進行,工程進度與工程質量得到充分保證。同時應積極開展預防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工程整體質量。
鉆孔灌注樁進行施工時,存在的問題包括縮空、阻塞管道、塌孔等,這對樁身質量產生的影響比較大,處理難度較大的為阻止管道事故,對于阻塞管道事故來講,容易產生斷柱,導致樁報廢,因此各工序需進行嚴格控制,防止管道出現堵塞問題。同時需及時對鎖孔、塌孔進行檢查記錄,了解鎖孔、塌孔出現的原因,針對泥漿比重展開迅速調整,如果十分嚴重,需立即將其回填,通過粘土展開回填孔工作,二十四小時以后通過新定位對鉆孔進行引導,平臺需強化對鉆孔、泥漿備制、鋼筋骨架、清孔等各項工序原料的控制,這是降低質量出現缺陷的重要方式,這就需要加強相關監控工作,監控的實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鉆孔灌注樁實際施工時,應積極運用先進技術,保證工作人員態度嚴謹、專業水平較高,現場中出現緊急情況時有效應對,強化質量管理,使成樁質量得到充分保證。因此施工時需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經驗,做好材料審查工作。同時需對循環泥漿展開檢查工作,保證泥漿使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出現多余泥漿時需將其及時清除。除此之外,需積極進行質量檢測。首先,需進行定位檢測。進行樁位和軸線測量時,需對誤差范圍進行控制,誤差應小于五毫米,隨時檢查樁點位置以及軸線位置,通過木樁將位置標出。鉆機處于工作狀態時,鉆桿核心與樁位之間應保持對齊。并且開鉆時需檢查鉆機具體位置,防止出現位置偏移情況。其次,做好樁體底部檢測管理。樁體底部對于樁體質量會產生決定性影響,對底部展開檢測的原因在于底部材質為混凝土,混凝土能夠對樁體進行保護,混凝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用小砂石。同時應檢測澆筑蓋密實度,可以運用將石子丟落的形式,如果出現金屬聲音,則表面澆筑蓋出現了掉落問題,需將其再次蓋好。最后,檢測樁體在巖石中的深度。確定深度時,需和設計具體要求結合在一起,檢測工作在實施時,可以從這兩方面進行:一方面,需全面認識與了解實際情況,其中包括風化大小,實際上,巖石風化情況和鉆孔時的質量之間聯系十分緊密。另一方面,做好對巖心強度的把握,檢測時可以使用錘子對巖心進行敲打,結合聲音針對是否有裂痕出現做出判斷,聲音比較洪亮則表明巖心強度高,聲音沉悶則表明巖心強度小,如果強度小,鉆孔時便十分容易有裂痕出現。通過檢測工作實施,能夠使房建工程進行施工時的質量獲得比較充分的保證。
首先,控制成孔質量。針對成孔質量進行控制時,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
a)運用隔孔施工方式,對于鉆孔灌注樁來講,需先成孔,然后孔內進行建樁,為使混凝土強度獲得明顯提升,使土體壓力獲得一定緩解,進行隔孔施工十分必要。
b)應充分保證樁身成孔的垂直度,這是孔灌樁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在此過程中,可以運用將樁機實際支承面積擴大方式保證其穩定性,也可以定期校驗鉆桿與鉆架兩者之間呈現出的垂直度,進而保證垂直度。
c)確保成孔深度、樁位和樁頂標高,并對樁位中心和護筒中心偏差進行嚴格控制,回填土需體現出密實性。展開第一次清孔工作時,需將泥漿比例控制好,以防在二次清孔時比較困難。
d)鋼筋籠制作時,需保證其質量,針對其展開吊裝工作,正式制作之前需檢查材質與規格,并且驗收時需充分考慮起吊機和鋼筋籠的實際配合程度。
其次,控制成樁質量。針對成樁質量進行控制時,需嚴格檢查進場材料,避免不合格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展開混凝土灌注時,需使用導管展開這項工作,在此過程中,砂石與水泥二者之間比例需調整好。并通過文字進行記錄。除此之外,施工時需控制好灌注操作和灌注工作,避免孔壁出現坍塌問題。
首先,制定安全管理有效責任制。明確安全施工中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安全生產建設,由技術總監對安全審查、安全措施進行技術測試,并且積極開展科技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建筑施工中,需保證安全技術、安全措施的實現,安全管理對應團隊、人員需促進安全技術的有效實現,做好安全檢查、安全記錄以及安全執行,進而依法對責任進行追究。其次,重視安全教育。人員需做到持證上崗,在無證情況下不能上崗。上崗之前需進行上崗培訓,使人員在工作中可以嚴格遵循規章適度,通過不間斷方式展開安全教育。再次,開展安全生產方面的管理。工程進行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管理屬于重要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生產正常進行,降低意外事故實際發生概率。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充分了解規章制度,結合安全施工對應方法展開施工,進而使各種工序能夠在安全情況下實施,出現安全隱患時及時發現,做到防患于未然。也需積極展開技術交底,安全設施應通過質監部門進行驗收,在驗收合格以后方能展開施工。并且定期開展大較差,檢查發現問題時,及時做出整改。最后,實施獎懲措施,推動文明使用。施工時對于違背安全操作要的工作人員,根據情節輕重實施經濟處罰,如果工作人員遵循安全施工基本規程,關注安全問題,作業時保證認真,則可以給與一定獎勵。同時工程現場需展開標準化管理,施工處于動態管理狀態,的堆放器材時保證整齊有序,廢渣、棄土等需運輸到指定位置。
總之,鉆孔灌注樁這一技術在應用時效果的好壞和工程質量之間存在的關系十分緊密,屬于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運用過程中,需嚴格執行相關規范、規定,避免運用時出現問題,進而保證技術在應用時的整體效果。同時需注重技術改進與完善,做好工藝管理和質量管理工作,運用合理方式控制技術應用,提升工程建設質量與效果,使建筑工程建設與人們實際需要之間更為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