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正樹
濰坊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聚焦老同志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價值追求,依托條件成熟社區,建設“四就近”服務綜合體,方便老同志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打造社區“老干部之家”。
堅持黨建引領,建強“戰斗堡壘”。按照“一方隸屬、多方管理”的原則,鼓勵離退休干部黨員和黨組織到社區報到、推進干部榮譽退休與社區對接,引導老黨員就近成立或加入社區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在社區黨委指導下,組織學習、開展活動。目前,全市依托綜合體成立70 個老干部黨支部,797 名老同志轉入組織關系,2586 名老同志就近參加組織生活??膮^李家街社區“四就近”服務綜合體的退休干部黨員王光明表示,以前參加支部活動,要騎電動車走十幾里,遇上雨雪天氣,黨費還得請子女代交,現在,就近加入社區黨支部,出家門就能過組織生活,還經常跟支部黨員一起巡河防溺水、平安巡邏,離著組織更近了。社區黨組織成立后,市縣兩級老干部局和離退休干部黨工委跟進指導,探索黨員分類管理,量身打造主題黨日,推動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社區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成為引領黨員發揮作用的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融合共建,助力老干部晚年生活更美好。發揮部門職能,將老年大學教育、老干部政策、服務力量下沉到社區,建設社區老年大學分校、老黨員活動室等,加強與民政、衛健等部門和社會公益組織的合作,整合醫療、市場、公益等資源,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開展巡診、適老化改造、普通話培訓等服務,彌補社區在服務方面的不足,不斷滿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服務需求。老干部工作部門主導,以社區為主陣地,各方支持參與融合共建的服務綜合體,為老同志晚年美好生活提供了新的“打開方式”。去年以來,累計制定服務清單1126 條,開設社區老年大學分校69 所,建設長者食堂、長者書吧等功能室433 處,提供各類服務659 場(次),解決老同志實際問題1980多件。
堅持主動融入,為基層治理增添長者力量。結合社區需求和老同志特點,一方面,建設“長者先鋒”工作室,以社區離退休干部黨員為骨干,常態化開展文化傳播、關愛幫扶、紅色基因傳承、聯防聯控等活動,為基層治理儲備長者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694名老干部參與社區居委會、業委會,或擔任社區網格黨支部成員。另一方面,注冊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長者先鋒”志愿服務隊,分層分級構建起“市級總隊-縣級支隊-社區分隊”的志愿服務組織架構,由老干部主導或發揮主力作用,吸引帶動社會老年人、各界群眾共同開展志愿服務。目前,全市共建189 支“長者先鋒”志愿服務隊,萬余名老同志有組織、有秩序地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去年以來,老同志們在綜合體自覺自愿開展各類志愿活動3100 余場,服務10 余萬人次,涌現出市級以上“長者先鋒”典型80 余個,成為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長者力量。
本著“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用好一個”的原則,按照先行試點、提質拓面、穩步推進的思路,已建69 處“四就近”服務綜合體,惠及近2萬名老干部。下一步,將全面推開,升級“有支部、有隊伍、有活動、有場所、有項目、有價值”的“六有”標準,逐步覆蓋15 個縣市區(開發區),讓更多老同志在家門口獲得安全、方便、有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