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婕妤
聲樂作品有著極大的魅力,它體現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內涵,代表著那個世紀作曲家的獨特力量。普塞爾是英國著名的作曲家與樂器演奏家,他傾盡一生的力量與無限的熱愛在音樂事業上,音樂于他而言是野草,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任爾東西南北風都吹不倒;音樂于他而言是暖陽,或許只是簌簌光點,就印染了他無名的歲月。因此,盡管時代變遷不斷,普塞爾聲樂作品的音樂特征與演唱技巧在當今也極具藝術價值,藝術價值永遠不會隨時光而流逝,總會以其方式存在于當代社會,普塞爾樂曲的獨特魅力永遠閃耀在國際樂壇中。然而,由于年代久遠,普塞爾聲樂作品的研究還是受到了不少阻礙,作品保留的完整度與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損。[1]因此,不論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應在藝術上不分彼此,共同研究聲樂藝術,使普塞爾的聲樂作品彰顯價值。
普塞爾于165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其所處家族擁有悠久的音樂歷史,普塞爾自然耳聞目染,自小就深受音樂熏陶,有著扎實的聲樂基礎與天然的藝術氣質。普塞爾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聲樂事業,十一歲開始作曲并演出,十四歲在皇家教堂擔任重要音樂師,二十歲在西敏寺大教堂擔任管風琴師。普塞爾被譽為“第一音樂家”,其風格獨樹一幟,自成一派。那個世紀宗教音樂發展繁榮,音樂呈現世俗化與通俗化的特點,文藝復興后,聲樂更具抒情性,但英國聲樂發展并不樂觀,相較歐洲其它國家稍顯落后,然而,普塞爾的聲樂成就推動了十六世紀英國巴洛克時代的出現,進而加快了英國音樂事業發展的步伐,因此,普塞爾生前深受欣賞與愛戴。[2]其窮盡一生所追隨的是聲樂的靈魂,是獨屬于聲樂樂器不同尋常的味道,是歷經年代滄桑仍富含熱愛的樂聲。
普塞爾將一生傾注于聲樂演唱,其作品題材廣泛,數量眾多,主要以歌劇、戲劇配樂、教堂音樂、宮廷頌歌和宗教歌曲等為主,其中歌劇以《狄多與埃涅阿斯》最為著名,他還為幕間歌舞表演作伴樂曲《女先知》、《印度女王》與《暴風雨》,為德萊頓的愛國戲劇作配樂《亞瑟王》等等。[3]普塞爾的作品風格突破傳統聲樂以配樂為主,增加了樂器的比重,使樂曲旋律更加優美,節奏更加鮮明,體現充沛情感。在其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其不同聲樂處理技巧,還以深刻體會到悲劇情緒與戲劇性效果貫穿其中。普塞爾的作品蘊含著豐富的創造力與生命力,他的頌歌富含雄渾之力,他的器樂極具抒情性,他的配曲獨特而多變??傊?,普塞爾的作品真實地體現著那個時代英國的社會背景,帶給那個時代民眾以力量與希望,賦予那個時代以創新力。
聲樂作品的創作離不開歌詞的創作,歌詞體現在作曲家素養的方方面面,普塞爾作為聲樂世家,其歌詞涵養自然不在話下,他的歌詞創作極具感染力,若說他的歌詞呈現荒誕奇怪的特點,卻又不乏通俗;若說他的歌詞是精妙雕琢的,卻又富含草草了事的感覺,普塞爾的歌詞變化多端,精妙絕倫,他駕馭者各種風格的樂曲,自由得賦予不同歌曲不同歌詞,帶給聆聽者美的聽覺盛宴。在他的《阿布德拉扎爾》中,歌詞無不體現著生意盎然的景象,風格落落大方,主題鮮明;他的戲劇《印度女王》,歌詞似乎在描述秘魯與墨西哥戰爭之間的沖突與糾葛,令人動容。[4]總之,普塞爾聲樂作品中的歌詞無不反映著處于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彷徨與害怕,當然也體現著不動聲色的靜謐與安好。因此,普塞爾歌詞創作呈現著富麗多變、形式多樣的特點。
聲樂作品的旋律與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演奏效果,這不僅對于創作者,而且對于演唱者來說都是很難掌控的。普塞爾聲樂作品的旋律與節奏呈現著巴洛特特征,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可見,普塞爾作品節奏強烈且跳躍,主要采用多旋律、復音音樂的復調法,節奏起伏較大,因此,有很強的力度與速度變化,總體呈現著動態美。普塞爾的《新愛爾蘭之歌》中采用了泛音奏法,多跳躍音符;在他的《安菲特律翁》中,旋律多變,節奏鮮明,富含熱情與奔放之感。[5]總之,普賽爾聲樂作品的旋律突破了時代的桎梏,奔放而外向,其節奏經由創新也迸發出新的力量。這種不受限于時代的旋律與節奏是創作家應有的品質,源源不斷的發展來源于創新,普塞爾的作品跳出時代的阻礙,卻又是那個時代真正的寫照,有多少民眾是在時代的壓迫下前進的,他們永不放棄,展示著頑強的生命力。
任何作品都有其結構,結構不論繁簡,只論合適與否,普塞爾作品風格迥異,但其結構大多和諧而統一,呈現著獨特的調性布局與和諧的整體結構。《狄多與埃涅阿斯》是其結構的代表性,這一作品包括六個場景,普塞爾通過不同場景與不同調性的相互聯系加以區分它們,順序為c小調、C大調、f小調-F大調、d小調-D大調、B大調和g小調。[6]并且這一結構的劃分離不開情感與劇情,第一場景充滿著悲傷之情,第二個場景則暗示著任務的結合,第三個場景則是陰謀從開始到結束的這一過程,第四個場景則是劇情的高潮部分,暗含殺機,第五個場景表示劇情即將結束,第六個場景富含悲哀之情,可見不同的調代表著不同的劇情呈現,調的聯系又增強了劇情的連續性,并把不同場次的劇情組織起來,使整個作品和諧統一??梢?,普塞爾的作品多呈現出嚴謹與規整的結構特點。
普塞爾開創了巴洛克時代,其作品中的演唱技巧自然有著巴洛克特質。其聲樂作品的演唱中十分注重嗓音與音質的規范,進而促進身體通道的暢通和腔體的確立。因此,普塞爾作品的演唱需要圓潤而明亮的聲音,這需要演唱者強大的頭腔共鳴能力,同時需要氣息的穩定,例如在他的《一首晚間的贊美詩》,有著很大的旋律線條起伏,歌曲的強弱特征明顯,需要很高的氣息控制能力,同時各個器官的配合也尤為重要,胸腔腹部的配合進而帶動聲帶運作,這樣才能在聲音的強弱和陰暗對比下帶來美妙歌聲。[7]同時,這首宗教歌曲對于音質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圓潤而有力量的音色,這樣才能烘托出崇高、神圣的氛圍。由此可見,普塞爾作品的演唱技巧大多集中在對于氣息的控制和音質的較高要求上,不同的氣息控制與不同的音質呈現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或明亮活潑、或深沉厚重。
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舞臺的呈現也很重要,不同作品的風格會呈現不同的舞臺效果。歐塞爾作品的風格多樣,其舞臺的呈現自然變化無窮,尤其對于華彩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例如其舞臺觀賞劇《仙后》,這一作品擁有華彩很厚重的詠嘆調,其表現力高亢有力,舞臺表演極富感染力,其不斷重復的旋律使舞臺的呈現更加深入人心,其修飾性的顫音使用也豐富了舞臺的華彩表現力。還有普塞爾的贊美詩《無上的和諧》,其旋律復雜,略顯莊嚴,因此舞臺表現肅穆之感,華彩也較為簡約,盡管如此,舞臺表演中回音技術的使用也豐富了舞臺,堪稱巧妙的設計。由此可見,普塞爾作品所呈現的舞臺表演風格多樣,設計巧妙,都運用華彩技巧,有的舞臺全程高潮,帶給聽眾以強大震撼力,有的舞臺則設計巧妙,給聽眾留有遐想,讓人回味無窮。
作為英國本土作家的普塞爾,自然有著濃厚的英國特色,其賦予作品的情感是質樸真實的,極具抒情特點。其作品展現著那個世紀英國的社會風貌與人文色彩,情感的表達可謂淋漓盡致,既融合個人的真情實感,也帶有極強的批判精神。在其《女王的悼歌》中,這首歌創作于1695年,顧名思義為了悼念瑪麗女王的去世,在這首音樂中,我們能夠通過哀傷的旋律與緩慢的節奏感受到民眾對于瑪麗女王的不舍,那這有暗示著瑪麗女王生前對于英國的貢獻是巨大的,令民眾念念不忘的。還有在其作品《上帝,認識什么》中,字里行間,旋律之間,無不表示著普塞爾的疑問,富含質樸之情,上帝的加入更顯溫暖與神圣之情,可以從中感受到普塞爾向人們傳達的關懷。[8]由此可見,普塞爾作品中情感的表達變化多樣,極具英國特色,富含個人色彩,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聲樂作為藝術表現的形式之一,向人們傳達著精神力量,普塞爾的作品猶如浩瀚明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若說普塞爾是站在遠方海平線上的垂釣者,那么其垂釣著的魚兒必會發出漫漫歌聲,會唱歌的魚兒,你可曾見過?若說普塞爾是坐于飛機之上的宇航員,那么其所經之處的云朵必會抖出悠揚之聲,會發聲的云朵,你可曾見過?若說普塞爾是馴獸員,那么其手下所經訓練的小獸必會哼唱旋律,會唱歌的動物,你可曾見過?我們雖然都未曾見過,可是普塞爾聲樂作品中所傳達的更甚于此,那古老的歌聲化作悠悠旋律,穿越歷史長河,到達今天,無不散發著藝術光輝,向人們傳達著聲樂藝術的靈魂,不斷創作,永不放棄,熱愛音樂,這是普塞爾的聲樂箴言,這是蘊含在其作品中的藝術能量,我們聽著普塞爾的聲樂作品,也是在藝術的熏陶中,潛移默化提升自我的聲樂素養。
藝術傳達著美,帶給人們別致的美感,普塞爾的作品融合了意大利與法國的抒情性與戲劇性,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當你坐于充滿普塞爾作品演奏的大廳,閉上雙眼,你會發現你置身于春花之中,萬花其放,百鳥齊鳴,看見普塞爾在其簇擁之下演奏樂曲;你還會發現自己置身與夏草之中,茂密而頑強,百獸齊跑,看見普塞爾坐于草坪上演奏樂曲;你還會發現自身置于秋月下,楓葉漫黃,碩果累累,看見普塞爾手摘碩果,譜寫樂章;你還會發現自己站于皚皚白雪之中,雪景何其美,看見普塞爾不畏嚴寒,演奏著管風琴。這就是普塞爾聲樂作品所傳達的美,我們在其作品的渲染下,感受著社會百態,品味著人間四季,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不斷提高著自身的審美,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往往比美本身還要重要。由此可見,普賽與聲樂作品中的美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聲樂作為當今一門學科,對于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普賽爾聲樂作品的研究為我們學習聲樂知識提供了方法。普塞爾作品繁多,體裁豐富,不同的體裁的訓練對于聲音的要求不盡相同,有著極高的教學價值。其戲劇作品交織著矛盾沖突,歌詞的不同表達、旋律的特殊加工、輕重音的轉變強調都營造著不同的情感氛圍;在其宗教類作品中,旋律多位于中聲區,非常適合人聲的練習,這對于氣息的控制要求很嚴格,加之宗教這一特殊題材,演唱者要充滿敬意,情感的表達也很重要;普塞爾的創作技巧也值得學習,其三度和六度的連續平行發展與音調和節奏的和諧統一對于教學都是很有價值的素材。總之,普塞爾作品所蘊含的教學價值不僅限于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還為聲樂研究學者提供了英國那個時代的發展背景,這一資料的提供為研究提供了方向。
由以上分析可得,聲樂在不同時代都散發著閃爍光芒,對其的研究永無止境。普塞爾的聲樂作品蘊含著很大的價值,其為藝術領域的開拓提供了新路徑,提高了民眾的審美素養,并且其演唱技巧與音樂特征極具教學價值。普塞爾的音樂特征主要體現在歌詞內涵豐富、旋律節奏多變與結構協調等方面,其演唱主要運用氣息與音質的技巧、華彩的舞臺效果、豐沛的情感帶給聽眾聲樂盛宴。由此可見,普塞爾的聲樂作品很有研究意義,但是由于時代局限性,其研究進程并不順利,希望研究學者可加大研究力度,使其為聲樂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