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靜, 徐 靈
(1.中共景德鎮市委黨校, 江西景德鎮 333000;2.景德鎮學院, 江西景德鎮 333032)
數據經濟是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發展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 可以為生產資源的優化和生產方式的革新提供保障(孟月, 2022)。在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 飼料企業具有發展機遇, 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 飼料企業可以借助信息化、數字化技術來規劃生產經營, 科學預測市場發展趨勢(周劍飛, 2021);另一方面, 飼料企業在數據經濟轉型過程中需要持續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 并且面臨多變市場環境帶來的風險。因此, 有必要對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飼料企業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王敬, 2021)。
1.1 虛擬經濟下的飼料企業
1.1.1 以虛擬經濟推動飼料企業的升級 從運作機制看,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存在較大差異, 投資者和消費者往往對虛擬經濟持有不同的看法, 這在定價機制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飼料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屬于實體經濟范疇, 定價機制往往由成本、產品質量、供求關系等因素決定, 而虛擬經濟則以非商品服務為主, 以資本化定價方式構成價格體系。因此, 投資者要更多考慮飼料企業的發展前景、行業評估及盈利能力等內容(肖艷伶, 2021)。如果虛擬經濟處于良性發展狀態, 則可以起到促進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加速資金流動的作用, 從而有效推動飼料企業的轉型升級。反之, 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會給飼料行業帶來泡沫經濟, 不利于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1.2 飼料企業發展虛擬經濟過程中的風險 虛擬經濟是把“雙刃劍”, 一旦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脫鉤, 則可能引發過度投機行為, 從而引發泡沫經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以及微薄的利潤空間, 飼料企業管理者可能傾向于發展虛擬經濟, 在獲得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 也讓飼料企業面臨一定的風險與危機。特別在虛擬經濟盈利速度明顯提升的情況下, 飼料企業會在虛擬經濟中投入更多的資金, 導致投入實體經濟中的資金減少, 極大影響飼料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歐陽宏虹, 2021)。
1.1.3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 隨著數據經濟時代的到來,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越發緊密, 且呈現協調發展的趨勢(張帆, 2021)。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成熟和電子商務的普及, 這些都為虛擬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反過來服務實體經濟。由此可見, 虛擬經濟的發展應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 避免過度“脫實向虛”, 造成飼料企業的“失血”問題。只有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才能有效避免因虛擬經濟過熱引發的投機現象。
1.2 數據環境下的飼料企業
1.2.1 實現飼料企業的科學生產 互聯網、大數據相關技術的普及已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影響, 飼料企業也不例外。為滿足消費者對動物源食品安全和質量需求, 畜牧養殖業逐漸朝著集約化、規?;较虬l展, 這也倒逼著飼料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以科學的生產方式來滿足畜牧養殖業對飼料產品的需求。如科學的管理方式、合理的飼料配比、自動化的加工生產、線上營銷渠道等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 數據環境有利于實現飼料企業的科學生產。
1.2.2 幫助飼料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轉型 在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 畜牧養殖業的集約化、規?;菀子僧a業鏈向上游傳導, 進而幫助飼料企業向集約化、規?;D型。具體而言, 在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 飼料企業進入薄利期, 這就導致行業競爭加劇, 不少飼料企業因利潤空間縮水甚至無利潤最終被市場淘汰。而更多的飼料企業則是通過集約化、規?;姆绞絹斫档蜕a成本, 甚至自建飼養場, 讓成本逐漸向下游傳導, 有效保障飼料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李光然等, 2022)。
1.2.3 打破飼料企業的區域性限制 飼料企業是聯系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紐帶, 由于種植業和養殖業都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因此, 飼料企業的供銷往往會受到區域限制, 即飼料企業大多會在當地采購飼料原料或銷售飼料產品, 以降低營銷、推廣、物流等環節的資金投入。但在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 電子商務為飼料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市場。如飼料企業可以借助官網或第三方平臺, 在全國范圍內對比飼料原料的價格和質量, 幫助飼料企業有效地降低成本。
1.2.4 構建飼料產品的線上營銷渠道 在電子商務和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 飼料企業可以在線上開展宣傳和銷售工作, 根據客戶實際需求來提供針對性的飼料產品, 在幫助飼料企業掌握一手市場信息的同時, 飼料企業能調整飼料產品, 達到產品促銷的目的。而且, 電子商務這種線上營銷渠道有效避免了傳統線下營銷渠道的諸多弊端, 如受制于中間商、受眾人群少、成本高等弊端??蛻艨梢酝ㄟ^電子商務查詢相關飼料產品, 讓消費者直觀了解到該產品的成分、功能、適用性等特征, 選中即可下單(李華等, 2022)。由此可見, 線上營銷成為飼料企業和客戶的最優選擇。
2.1 構建完善的信息技術管控體系 在數據經濟環境下, 信息化建設逐漸成為飼料企業的發展方向。如部分飼料企業將內部管理與云計算相結合, 在云端儲存經濟業務活動的相關數據, 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實現多客戶端的互聯網辦公需求, 幫助管理者掌握飼料企業的運營情況,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數據丟失或泄漏的風險, 從而影響飼料企業的后續發展(酈麗華, 2022)。面對潛在的風險問題, 飼料企業要構建完善的信息技術管控體系, 通過防火墻、網絡安全防護、數據恢復等技術為飼料企業的信息保護提供技術支持。同時, 飼料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 確保信息化建設能涵蓋飼料企業的業務類型和業務規模。一方面, 飼料企業要幫助員工掌握信息安全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 真正讓信息化建設服務于飼料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另一方面, 飼料企業要分區構建數據管控和隔離體系, 并定期做好關鍵信息備份和系統維護, 最大限度地避免數據丟失或泄漏的風險產生, 提升飼料企業的信息安全。另外, 信息技術的普及提高了飼料企業對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并且信息技術逐漸與飼料企業的采購、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相互融合, 在幫助飼料企業優化內部管理, 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推動飼料企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2 強化飼料企業對數據經濟時代的適應能力 在過去較長時間里, 飼料企業一直按照傳統運營模式來開展經濟業務活動。而在數據經濟時代背景下, 飼料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 但轉型升級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的, 需要強化飼料企業對數據經濟時代的適應能力, 幫助飼料企業在多變市場環境中找到發展機遇。首先, 飼料企業管理者要了解數據經濟的相關知識, 明確飼料企業未來的業務類型和發展方向, 通過掌握市場規律, 把握發展趨勢, 提前對信息化賽道做好布局。其次, 飼料企業管理者要強化對企業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的認知, 緊密圍繞數據經濟時代的市場環境提出科學的戰略決策, 確保戰略決策能與生產、銷售、市場開發等環節相契合。第三, 飼料企業要幫助員工掌握相關軟硬件設施的應用、維護方法, 確保信息技術能應用于飼料企業的日常管理中, 有效提高飼料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率, 確保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章慧, 2022)。最后, 數據經濟的發展為先進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飼料企業既要加強對員工的專業化培訓, 督促員工加強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 又要重視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 為飼料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更好地滿足飼料企業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2.3 優化飼料企業對虛擬經濟的戰略設計 從虛擬經濟相關概念看, 虛擬經濟是指以金融系統為基礎的經濟循環, 即通過交換把錢轉化為股票、債券;然后在適當的時機再通過交換把股票、債券轉化為錢。因此, 虛擬經濟具有高度流動性、不穩定性、高風險性和高投機性等特征(雷建容等, 2022)。飼料企業要想利用虛擬經濟來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經濟效益, 同時能有效規避過度投機產生的泡沫經濟, 需要優化飼料企業對虛擬經濟的戰略設計。如飼料企業管理者要充分認識數據經濟時代蘊含的發展機遇, 力求在發展虛擬經濟過程中形成自身特有的優勢, 為飼料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因此, 飼料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 通過完善虛擬經濟戰略設計的途徑實現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在此過程中, 飼料企業管理者要基于數據經濟的內涵、特點和現狀, 明確短、中、長期的發展目標和戰略策略, 為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包維林, 2022)。而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方面, 飼料企業要充分發掘數據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聯系, 不斷推進二者的有機結合。一方面, 飼料企業要立足于數據經濟背景的需求, 將虛擬經濟納入到飼料企業的發展規劃中, 引導飼料企業享受到數據經濟時代的紅利;另一方面, 隨著數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數字貨幣、信息加密等技術在虛擬經濟中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技術優勢的支持下, 飼料企業發展虛擬經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2.4 防范飼料企業的經營風險 數據經濟時代在給飼料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蘊含一定的風險。其中最顯著的是流動性風險, 即企業沒有足額資金履行還本付息的義務。在短期內, 飼料企業的資金是既定的, 用于虛擬經濟的資金變多, 勢必會影響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 一旦資金蒙受損失, 就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飼料企業要么低價變賣資產用于償債, 要么出現違約事件, 影響飼料企業的信譽度和市場口碑。因此, 飼料企業應不斷提升對流動性風險的認知, 結合飼料企業實際情況和資金狀況做好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通常情況下, 流動性風險往往與飼料企業投融資活動息息相關, 特別是對中小型飼料企業而言, 因為中小型飼料企業存在規模小、資金有限、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級低等特點, 如果缺乏對流動性風險的認知, 就可能會因外部市場環境或飼料企業自身問題出現資金短缺情況, 輕則影響飼料企業的資金運作, 造成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重則讓飼料企業資不抵債、瀕臨破產。
因此, 飼料企業要著重防范經營風險, 強化對數據信息、財務信息、資金使用信息的監督管理。一方面, 強化資金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資金管理環節, 飼料企業要明確資金的來源和用途, 在確保資金使用效率的前提下, 不斷完善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機制, 確保資金能滿足飼料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和對外擴張需要(張蓓蓓和李光龍, 2021);另一方面, 飼料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內控機制。從實際情況看, 飼料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多來源于內控機制的缺失或形同虛設, 因此, 飼料企業要建立有效的內控機制, 在確保飼料企業資產信息和財會信息真實有效的前提下, 對飼料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做好有效監督和控制, 爭取做到及時識別經營風險, 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 最大程度地降低經營風險對飼料企業的影響。
綜上所述, 隨著數據經濟時代的到來, 飼料企業面臨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 傳統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 飼料企業要借助數據經濟的相關技術來實現產品業務、市場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轉型, 通過推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 讓飼料企業能更好地適應數據經濟時代的市場環境, 實現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