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慶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 農業農村經濟迎來了嶄新的發展局面。要實現鄉村振興, 當務之急就是要打破人才短缺的瓶頸, 把有限的人力資源放在重點和突出位置上, 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王維, 2022)。可以說,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因此, 社會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大學生身上, 尤其是兼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高職高專大學生, 鼓勵他們到飼料產業中創新創業, 這不僅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飼料產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 也是讓更多高職高專大學生發揮專業優勢和施展自身才華的重大機遇。鑒于此, 越來越多高職高專學校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 為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奠定了基礎。但從實際情況看, 大學生資金、經驗、能力欠缺, 難以把握飼料產業創新創業的機會(董超和李萌, 2022)。因此,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 有必要對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與飼料產業基地的合作進行分析, 只有敢于打破傳統人才培養理念, 才能為高職高專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提供完善的服務和資源保障。
1.1 有利于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充分就業 當前,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為社會共識。特別是在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遞增, 經濟下行的情況下, 諸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窘境。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 鼓勵高職高專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創新創業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思路。而且在鄉村振興背景下,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逐漸得到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為創新創業提供了便利, 解決了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后顧之憂(陳宏軍等, 2013)。可以說, 高職高專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充分就業, 還對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2 有利于解決飼料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人才緊缺問題 從飼料產業發展角度看, 該產業具有明顯的地域傾向性, 要么靠近飼料糧生產地區, 要么靠近畜牧業發展地區, 可有效提高飼料產品銷量, 降低運輸成本。而種植業和畜牧業發達的地區大多處于農村, 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經濟不斷發展, 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 農村地區出現人才緊缺和人才結構失衡的問題。如農村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和高素質人才紛紛選擇到大城市謀生, 留下了老年人、婦女和兒童。顯然農村地區留下的勞動力難以滿足飼料產業發展需求, 甚至對鄉村振興的發展造成阻礙。因此, 鼓勵高職高專大學生到飼料產業中創新創業, 有利于解決飼料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人才緊缺問題。大學生作為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群體, 他們在返鄉創業后, 能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楊芬, 2022)。
1.3 有利于帶動鄉村剩余勞動力在飼料產業中的就業 農村人口不斷流失的原因還在于農村地區無法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 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和高素質人才迫于生計, 才被迫進入城市就業。因此,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產業振興, 只有注重發展農業農村經濟, 給農村人口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 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才能縮短城鄉差距, 讓更多的農村人口就地就近安居樂業(包學會, 2022)。可以說, 鼓勵高職高專大學生到飼料產業中創新創業, 可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有利于帶動鄉村剩余勞動力在飼料產業中的就業。特別是農業地區飼料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后, 還能吸引外出務工勞動力的回鄉就業, 促進農村人口的回流, 同時有效緩解農村“三留守”問題, 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美麗鄉村。
2.1 為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雖然越來越多的高職高專大學生具備了創業熱情, 但從實際情況看, 技術和資金成為高職高專大學生飼料產業創新創業的兩大難題。在技術方面, 大學生掌握的飼料產業相關知識和技能大多源于高職高專學校, 這些知識和技能不僅存在滯后性的問題, 而且沒有經過實踐檢驗。在資金方面, 大學生難以獨立籌措資金, 創業資金主要來源為家庭資助, 一方面, 家庭資助的創業資金比較有限, 另一方面, 初創飼料企業往往缺少抵押物, 難以從銀行渠道獲得貸款。資金問題成為制約高職高專大學生飼料產業創新創業的重要原因(周曉鶯, 2020)。因此, 要鼓勵高職高專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 就要給予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如高職高專學校要起到牽頭作用, 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 與飼料產業基地建立合作關系, 從而給大學生飼料產業創新創業提供技術指導。另外, 有飼料產業基地的支持, 才能給具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提供擔保貸款, 讓更多的大學生享受到創業資金和政府扶植, 最大程度地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2.2 為飼料供應鏈深入鄉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給飼料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同時, 轉型過程中的飼料產業對供應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多數飼料企業注重飼料產品開發, 容易忽略飼料產品運輸、銷售、推廣、售后服務等環節。因此, 在供應鏈視角下, 鼓勵高職高專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新創業, 能更好地彌補飼料產業基地與客戶間的空白, 為飼料供應鏈深入鄉村打通“最后一公里”(劉銀芬和余璇, 2021)。從創新創業角度看, 初創飼料企業在缺乏技術和資金的情況下, 貿然涉足飼料加工生產環節不是明智之選。因此, 可以從飼料供應鏈的上下游入手, 尋找細分領域中的空白市場。如以第三方供應商的身份與飼料產業基地達成合作, 參與到飼料供應鏈中的運輸、銷售、推廣、售后服務等環節, 在降低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業門檻的同時提高創業成功率。
3.1 高職高專學校與飼料產業基地搭建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 要想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 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因此, 高職高專學校要與飼料產業基地達成合作, 以共同搭建人才培養新模式, 力求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角度入手, 提高人才培養效果。在學校方面, 高職高專學校要根據飼料產業的發展設置更為專業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有效提高大學生對飼料產業相關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諸多高職高專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導致人才培養內容脫離飼料產業發展實際。因此, 要借助與飼料產業基地合作的機會, 調整、優化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 不斷提高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實習實訓比重。有條件的高職高專學校還可依托飼料產業基地為大學生搭建崗位實踐平臺, 讓更多的大學生能深入飼料生產加工一線, 在檢驗所學知識和能力的同時, 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從而為后續創新創業打好基礎。追求經濟效益是飼料企業維持正常運營和發展的基本前提, 在搭建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過程中, 為了避免出現“學校熱、企業冷”的問題, 就要有效保證飼料產業基地的經濟效益(闞照國, 2022)。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發現, 飼料產業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人才緊缺問題, 高職高專學校要根據飼料產業基地的實際需求, 做好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工作, 降低飼料產業基地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的資金投入。可以說, 只有實現大學生、高職高專學校和飼料產業基地三方共贏局面, 這種合作模式才能維系。
3.2 強化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該意見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 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為響應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 強化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一方面是提高高職高專學校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也滿足了飼料產業基地發展過程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 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開設幾門創新創業課程, 或者把所有大學生都培養成飼料產業的創業者, 而是要強化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只有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才能有效解決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就業問題, 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收入水平(任競競, 2022)。
3.3 幫助大學生了解飼料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 高職高專學校通過與飼料產業基地合作, 能夠在大學生群體中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激發大學生在飼料產業中的創業熱情, 讓更多的大學生積極投身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特別是在“糧改飼”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以及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情況下, 飼料產業不僅能獲得價低質優的飼料糧, 而且市場對飼料產品的需求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給飼料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的報告可以發現, 2021年我國飼料工業總產值突破了1.2萬億元, 同比增長29%, 讓我國躍居成為世界第一大飼料生產國。究其原因, 還在于國內生豬產業、水產和反芻動物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 從而帶動了飼料產業的高速增長(李丹和任子炎, 2022)。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 越來越多的飼料產業基地項目得以投入建設, 給大學生飼料產業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機遇。但大學生群體對飼料產業的了解較少, 這就需要高職高專學院加以引導, 通過與飼料產業基地達成合作的方式幫助大學生了解飼料產業的發展前景, 把握好飼料產業創新創業機會, 以飼料產業振興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3.4 培育和壯大以飼料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 加強高職高專學校與飼料產業基地的合作, 能實現校企雙方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從而達成互惠多贏、共同發展的局面。而在具體人才培養環節, 高職高專學校要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契機, 在培訓需求、內容、模式和原則等方面與飼料產業基地達成人才培養共識, 不斷強化“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理實一體化”等人才培養效果, 共同培育和壯大以飼料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特征看, 以飼料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出現在農村地區, 相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而言, 初創飼料企業由大學生群體組織經營, 有效解決了農村地區缺乏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人才的窘境(曾姝等, 2021)。并且在飼料產業中, 創新創業能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從而對提高土地生產率和達成鄉村振興戰略有持續的推動作用。因此, 培育和壯大以飼料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是高職高專學校踐行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的具體表現, 更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飼料產業順利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
綜上所述, 高職高專學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 鼓勵大學生到飼料產業中創新創業, 不僅可以解決飼料產業發展過程中人才短缺問題, 而且能給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 高職高專學校要加強與飼料產業基地的合作, 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切實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以飼料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