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認為,通常來說,間諜中難有高壽之人,但蘇聯傳奇間諜穆卡謝伊是例外。從美國到歐洲,穆卡謝伊潛伏近30 載,屢陷險境仍全身而退。這位傳奇間諜是如何做到“零失誤”的?
從美國的“邁克”與“貝齊”到歐洲的“澤菲爾”和“埃爾莎”,蘇聯傳奇間諜穆卡謝伊夫婦潛伏近30 載,屢陷險境仍全身而退,創造了“零失誤”的傳奇人生。
通常來說,間諜中難有高壽之人,但米哈伊爾·穆卡謝伊是例外,他邁過了百歲門檻。近日,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刊登題為《零失誤的傳奇間諜穆卡謝伊》的文章,揭示了這位傳奇間諜“零失誤”的職業生涯。

穆卡謝伊夫婦
穆卡謝伊于1907 年8 月15 日出生在白俄羅斯鄉野的猶太家庭。其家族世代都以打鐵為生,但他對這一營生毫無興趣。他于1929 年加入蘇聯共產黨,隨后考入列寧格勒大學深造。由于其展露出超常的語言天賦,遂被派往東方語言學院,專攻孟加拉語和英語。1937 年畢業后,他進入工農紅軍情報局的培訓機構,接受專業的情報訓練。
1939 年,他和妻子伊麗莎白被派往美國洛杉磯,其掩護身份的頭銜是副領事。
在洛杉磯的好萊塢周邊居住著大量美國電影明星和高官,穆卡謝伊夫婦長袖善舞地周旋于各界名流中。當時的美國人對蘇聯很感興趣,他們被喚為“邁克”與“貝齊”,很快成為當地社交圈里的風云人物。
他們還與英國著名喜劇演員卓別林成為莫逆之交。卓別林常到他們家作客,他曾提醒穆卡謝伊,美國高層都知道希特勒(德國總理、納粹黨首)將進攻蘇聯,連總統都向自己耳語蘇聯會因此陷入困境。
在當時的美國,藝術界人士跟政府高層來往密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便非常喜歡與明星及作家聊天。
通過在演藝圈和文學界結識的朋友,穆卡謝伊夫婦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獲悉交談的相關內容。他們馬上將有價值的情報傳回莫斯科,并寫上“來自總統小圈子”的標注。
1943 年,穆卡謝伊舉家回國。此后數年間,他在情報學院擔任負責教學的副校長,而妻子則在莫斯科藝術劇院的藝術委員會做秘書,并抽空跟劇院總導演克德羅夫學演戲,相關課程對她日后的秘密特工任務大有裨益。
1955 年,穆卡謝伊前往瑞士從事地下情報工作,他的新身份是出售皮貨的專家。他對這門業務鉆研得非常透徹,很快便成為當地相當成功的皮貨商人,收入豐厚,不需要莫斯科提供經費也能應付裕如。
兩年后,穆卡謝伊夫婦從美國的“邁克”與“貝齊”變成了西歐的“澤菲爾”和“埃爾莎”。除執行秘密任務外,他們還要領導整個西歐地區的蘇聯間諜網絡。各國間諜將有價值的情報傳遞給他們,再由他們加以整理并上報給莫斯科。接到總部指令后,他們會給其他戰友派活兒。只要稍有差池,就會功虧一簣。
穆卡謝伊夫婦曾多次遭遇險情。一次出門,他們發現社區里停了好幾輛帶天線的奇怪車輛,便推測當天跟莫斯科的聯絡時間過長,很可能是電波被截獲。他們故意拖到很晚才返回家中。第二天翻開瑞士報紙獲知,當地反間諜機構對無線電波進行定位,并搜查了他家附近的幾處房子。
伊麗莎白在鄰居眼中是標準的主婦,殊不知她將發報天線偽裝成吸塵器12 米長的電源線掩人耳目。他們都掌握了用礦泉水熟練清除瑞士護照上記錄的絕活。
他們必須將一切細節都考慮周全。比如他們的兒女都留在莫斯科,當伊麗莎白在醫院被問及“您生育過,孩子在哪”,答案一定是早就準備好的。在當地祭掃先人墓地的日子,他們會前往公墓,那里有刻好字的墓碑,“孩子們”便“長眠”于此。
此后,二人又前往法國等地工作。1967 年,中東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爆發“六日戰爭”,蘇聯宣布與以色列斷交。熟練掌握猶太語的穆卡謝伊正好在以色列潛伏,他之后發回的情報彌足珍貴。
后來,人們問他們一共在多少個國家工作過,伊麗莎白坦言:40 多個國家。上世紀70年代末,他們返回蘇聯,從事新一代間諜的培訓工作。
無論在俄羅斯還是西方情報圈內部,“最成功的間諜其實是所有人都對其工作一無所知”,真正的王者在刀尖上行走多年仍默默無聞。
穆卡謝伊夫婦的傳奇廣為人知,多虧了他們的兒子——俄羅斯杰出的攝影師阿納托利,他曾在一次采訪中坦言:“我父母其實是在外潛伏多年的特工。”
2004 年,穆卡謝伊夫婦出版了名為《澤菲爾與埃爾莎:潛伏間諜》的回憶錄,穆卡謝伊意味深長地說:“總算能將我們為俄羅斯所做工作的極少一部分展現給世人了。”當然,最大的秘密我們永遠無從知曉。
2008 年8 月,穆卡謝伊在過完101 歲生日后的第6 天與世長辭。2009 年9 月,伊麗莎白也駕鶴西歸,享年97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