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 艷 韓 旭 霍 鑫
大河滔滔,群山巍巍。金秋時節,中原大地一派豐收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情系中原大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殷殷囑托,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了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
厚望如山,奮勇爭先。十年來,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服務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在河南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創新驅動等“十大戰略”中走在前、作表率。
“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為8.7米,作業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設備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為9.5米……”1000千伏南陽變電站站長陳凱向記者介紹站內設備情況時,他身旁的電子屏顯示,截至8月24日,南陽站已經連續安全運行4895天,累計轉送電量2133億千瓦時。
從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到±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再到1000千伏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1000千伏南陽變電站見證了河南電網的跨越式發展。
河南位于我國中東部,望北向南、承東啟西。在電網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成為南北電力交換大通道乃至全國電網的重要樞紐。
十年來,國網河南電力持續加快電網建設步伐。經過建設發展,河南電網現有中州站、豫南站、南陽站等特高壓“5站”和特高壓“13線”。2014年,河南電網跨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階段。截至今年6月,河南電網通過1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線路、2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天中直流、青豫直流),以及靈寶換流站和4回500千伏線路,分別與華北電網、西北電網及華中電網相連。
電網“大動脈”貫通四方,“毛細血管”也要通暢無阻。“十年來,河南省級電網發展更加協同。47座500千伏變電站覆蓋所有地市,較2011年增加22座;220千伏公用變電站350座,實現所有縣域覆蓋,較2011年增加152座;110千伏變電站1357座,覆蓋所有產業集聚區。”國網河南電力發展策劃部主任王磊介紹。
堅強智能的電網,讓現代化河南建設動力十足——盾構機、新能源客車、光通信芯片等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列,高鐵軸承、光互連芯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聚焦高質量發展,河南省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國網河南電力主動跟進全省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全力滿足產業發展用電需求。
截至今年8月底,河南電網整體供電能力突破7000萬千瓦,在運50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較2021年年底增長26%。國網河南電力正加快實施外電入豫,盡快形成多元供給、多能互補的電力保障格局;圍繞中原城市群“一核四軸四區”空間布局,加快建設“鼎”字形500千伏骨干網架。國網河南電力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夯實安全穩定發展基礎,一張更加堅強可靠、安全高效運行的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鋪展開來。
8月的豫東平原腹地,綠浪翻滾,沃野千里。

組立鐵塔,建設堅強電網。周志昆/攝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省嚴格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開展大規模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年來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580萬畝,“中原糧倉”連年豐收。
豐產豐收離不開電力支撐。2017年,河南實現村村通動力電和平原地區“井井通電”。從豫南到豫北,從水稻田到沙土地,電能助力灌溉、加工、存儲,讓糧食生產更加便捷高效。
8月23日,在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的高標準農田里,村民石長鎖拿著售電卡在電表上輕輕一刷,汩汩清水就從地埋管的管口涌出。“我們現在澆地比以前方便太多了。過去村里澆地,100畝地一眼井,天不亮大家就得起來排隊,一天也澆不了幾畝地。”想到昔日的“灌溉難”,石長鎖對可靠電力帶來的便捷更加贊不絕口。從2014年開始,國網尉氏縣供電公司在已建成193個農田機井臺區的基礎上,新增高標準農田機井臺區變壓器1298臺,新增總容量12.33萬千伏安,全面滿足全縣農田的灌溉用電需求。
十年來,國網河南電力共建設農田機井臺區2.3萬個,為18萬眼機井通電,受益農田面積940萬畝,每年可為農民減少灌溉支出5.6億元。
在可靠電力支撐下,中原大地不僅實現了糧食生產的惠農升級,而且還在實踐中探索出了鄉村產業振興的新路子。
初秋,光山縣槐店鄉的司馬光油茶園內滿眼翠綠,油茶果掛滿了枝頭。

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鳥瞰圖。王存芳/攝
近年來,光山縣立足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不斷擴大油茶產業規模。在“電網改造整鄉推進”項目中,國網光山縣供電公司結合油茶業發展用電需求,實施電能替代項目,讓全縣油茶業發展搭上了“電力快車”。如今,司馬光油茶園的油茶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涉及6個村41個村民組,年產值近億元,帶動2000多人就業,幫扶脫貧群眾1831名,人均年增收2800元。
陳世法是槐店鄉第一批回鄉創業的村民。他承包了近3萬畝荒山荒坡,建成了年加工3萬噸油茶籽的聯興油茶智慧產業園。2020年,聯興油茶智慧產業園項目建設伊始,國網光山縣供電公司主動了解項目用電需求。“項目用電辦理非常順利,從申請報裝到送電只用了一個星期。”陳世法說,“目前,園內變壓器容量已經達到1250千伏安,完全能滿足發展用能需求。”
銀線編織成網,助推鄉村振興。近5年來,國網河南電力累計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04個、10千伏配變臺區1.8萬個,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線路3715千米、10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2.5萬千米。國網河南電力不斷推進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開展城鄉營銷服務基礎管理提升行動,提高農村地區供電服務水平,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做好群眾致富路上的“電管家”。
電助村美,村以電興,民因電富。中原大地上,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蘭考縣現在什么都是寶,裝上風車,風就成了電;裝上光伏板,陽光也成了電;村里的秸稈、垃圾也被電廠拉去發電了。”8月23日,在國網蘭考縣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大廳,該公司能源互聯網辦公室主任王洪林說。當天,蘭考縣最大用電負荷47.19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最大出力84.37萬千瓦,年累計全清潔能源供電時長已達2308小時。2021年,蘭考縣可再生能源發電16.57億千瓦時,占縣域全社會用電量的83.98%。
幾十年前,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說:“蘭考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問題是要干,要革命。”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蘭考人民勇毅前行。一場農村能源革命正在這里開展。
2018年,蘭考成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示范縣。以此為起點,國網河南電力全力打造蘭考能源互聯網平臺,接入縣域光伏發電站、風電廠等16家新能源企業,累計匯集各類能源數據3996萬條,實現“全縣域、全品類、全鏈條”能源運行狀況可觀可測,為政府能源監管、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越來越多的綠色元素正在能源轉型中融入電網的發展。國網河南電力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深化數字化手段應用,推動能源供給側科學調度、高效開發。
河南是煤炭消費大省,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任務艱巨。國網河南電力堅持以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助力能源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2018年,國網河南電力建成國內首個大氣污染防治電力綠色調控平臺,實現全省在運統調燃煤機組、3.46萬戶工業源企業污染物在線精準管控。截至今年4月初,該平臺已接入全省141臺燃煤發電機組和87臺燃煤供熱機組排放信息、3.92萬家工業企業用能信息、328座新能源發電站及16座儲能電站運行信息,讓“綠色調度”逐步成為貫通源網荷儲各環節的科學調度策略,成為服務大氣污染治理、電力保供等工作的關鍵手段。
“‘綠色調度’不僅是建設幾個平臺,而且它是一項貫通源網荷儲的綠色調度策略。”國網河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付紅軍介紹,“例如,我們配合省發展改革委細化制訂采暖季電力綠色調度方案,依據不同負荷水平優先安排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的機組發電,同時加強對供熱機組供熱能力上下限的實時預警和分區域全周期監控。”
隨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加快實施,河南省能源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國網河南電力積極服務綠色發展大局,在電網建設、服務新能源發電并網等方面持續發力,支撐河南綠色低碳發展。
爭先競風流,出彩看中原。踏上新征程,國網河南電力踔厲奮發,多點發力,正努力創造更多“河南亮點”,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國網河南電力非凡十年2012年2017年2021年售電量億千瓦時2376億千瓦時2501億千瓦時3137.5最大負荷萬千瓦4443萬千瓦5785萬千瓦6545外電入豫電量億千瓦時億千瓦時200億千瓦時460715 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萬千米萬千米萬千米4.335.216.16 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數量座座座103813801776 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億千伏安億千伏安1.722.51億千伏安3.28全省發電裝機容量萬千瓦萬千瓦億千瓦5764.717992.581.1風、光等新能源裝機容量萬千瓦萬千瓦萬千瓦54.85936.532633images/BZ_15_1035_2513_1116_2580.pngimages/BZ_15_1037_1938_1101_2005.png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