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郭 奇

衛南中心供電所員工積極走訪企業保供電。張琳/攝
“您好,我們所里的電采系統監測到你們公司的專用變壓器電壓偏低。雖然還沒越限,但是為以防萬一,我們要實地勘察一下。大概幾分鐘后到,咱見面再詳談?!?月14日上午,國網衛輝市供電公司衛南中心供電所的工作人員一邊聯系客戶,一邊準備工具前往衛輝孫杏村的和協飼料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解決低電壓問題。
低電壓是配網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沒有嚴格的界定標準,很多情況下,專業人員不借助儀器很難判斷。而且低電壓一直在動態變化,會隨著時間、負荷、溫度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轉移甚至消失。在實際工作中類似低電壓這種現象不明顯、出現無規律、處理有難度的小問題并不少,供電服務人員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采用各種辦法后取得的效果往往也是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還是基層技術力量過于分散,形不成體系拖了后腿。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
自2020年起,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整合“一鄉一所”,精減低效營業廳,以安全基礎牢固、業務執行規范、信息融合貫通、隊伍支撐有力、基礎設施完備、服務便捷高效為目標開展中心供電所建設。已建成的28個中心供電所能完全承擔起166.89萬客戶的供電服務工作,業務數字化、管控在線化、服務移動化、裝備智能化、評價透明化、安全可視化的“六化”工作標準將優質服務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中心供電所將員工每天需要逐個登錄、認證的常用系統集約到了管控平臺,實現了“一號登錄,業務通辦”。集約管控平臺與“豫電管家”和“豫電助手”兩個App共享后臺數據,共同形成了“一體四翼”的集約管控體系,功能強大、操作便捷。原來約需1個小時的工作量,現在5分鐘左右便能完成。有了這套系統,低電壓、三相不平衡、設備異常發熱等常見問題均可通過后臺及時發送給臺區經理。技術人員到現場后對癥下藥,問題迎刃而解。
供用電過程中的小問題基本上都可歸入應急搶修類業務。這些事情由中心供電所的應急搶修指揮微中心處理起來得心應手。除此之外,中心供電所還設置有安全風險管控微中心和營銷服務管控微中心專門處理客戶用上電以前的小問題。
“微中心實時派工,進行可視化、過程化管控,將安全工作和業務職責同時下放至供電所,真正把安全管理管控落到每個人身上,切實做到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在服務上,業務管理主體由原來的職能部門下沉至中心供電所,優秀管理人員下沉至中心供電所,實現了中心供電所日常業務‘能干好’、重點工作‘接得住’。”國網新鄉供電公司營銷部供電所管理專責陳超說。據陳超介紹,截至8月底,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所轄的28個中心供電所,萬戶報修工單率同比下降3.31個百分點;臺區綜合線損率2.30%,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搶修恢復平均時長由28.35分鐘,壓降至22.8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