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風港

姥爺是一個有著50年煙齡的“老煙民”,經常“咳咳咳”后還得吸一口煙“緩一緩”。家人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他戒煙,但他每次都是嘴上滿口答應,背地里偷偷吸煙,不僅十分頑固,而且非常“狡猾”。隨著年齡的增長,吸煙給姥爺的健康帶來的危害也逐漸加深。聽著他嚴重到仿佛要把肺給“咳”出來的咳嗽聲,還有日漸明顯的喘息聲,我們意識到,無論如何都要從這個“頑固且狡猾”的老頭兒手里把煙奪過來,徹底幫他戒掉煙癮才行。
但是,常規手段諸如勸說、嚇唬,我們都試過了,沒什么用。這么多年,家人連哄帶騙都沒有幫姥爺成功戒煙,看來“軟”的不行,那就只有來“硬”的了。一番思量后,姥姥決定另辟蹊徑。


01
去年,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搬遷到姥姥家附近。醫院開門幾天后,姥姥的心口忽然默契地“疼”了起來。于是,姥姥以看病為由把姥爺領進了醫院。一進醫院,姥姥就“痊愈”了,拽著姥爺去掛號,要好好查查他的肺是什么情況。但姥爺一向體健,一輩子沒進醫院看過病,一開始自然是拒絕的,但他架不住姥姥強硬的態度,還有一直環繞在他耳邊的“來都來了”。半推半就下,姥爺掛了個號。姥姥的計劃正式開始了。
檢查前,姥姥不斷地在姥爺耳邊說:“平時我說你的肺有問題你不信,今天就讓醫生來評評理。”第一次進醫院看病的姥爺,看著醫院里忙碌的護士和眉頭緊鎖的醫生,本來就有點緊張,被姥姥這么一說,甚至有一些害怕。強裝鎮定的他甚至想在醫院里點一根煙,幸好被護士及時制止了。
好不容易輪到姥爺看病了,接診的醫生拿著姥爺的片子,仔細查看,表情逐漸凝重,最后嚴肅地說:“老先生,您現在已經是很嚴重的肺氣腫了,再這樣下去,您的肺功能會快速衰竭的。” 姥爺一聽嚇壞了,將信將疑地問:“我平時身體都挺好的,就是偶爾咳嗽,不會這么嚴重吧?” 醫生把片子放在燈光下指著對姥爺說:“您看這里,還有這里,都已經非常嚴重了。您平時肯定經常吸煙吧?是不是一吸煙就咳嗽?說話還有大喘氣的聲音?再不接受治療,肺功能有可能快速衰竭,到時候您說話都費勁……” 姥爺一聽說肺功能會快速衰竭,就不淡定了。他連忙問醫生:“我這還能治嗎?” 醫生摸了摸額頭,說:“您這個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能不能恢復如初不好說。您先辦理住院吧,煙以后是不能再吸了。”
姥爺聽完雙目失神,全然沒有注意到他身后神色同樣緊張的姥姥。雖然姥姥也希望醫生能“嚇唬嚇唬”姥爺,但沒有想到真的到了住院的程度。
02
病房里,醫生第一次來查房的時候,姥姥就把醫生拉出去,急切地問:“老頭子的情況真的這么嚴重?”
見姥姥著急,醫生拉著她的手,說:“放心吧,阿姨,叔叔的身體確實需要住院治療,但也沒有那么嚴重。我看到您拉叔叔進門,就知道叔叔一定不配合看病。而且,老年人戒煙真的太難了。所以,我就跟叔叔多解釋了一些,希望他也能同樣重視。”
聽了醫生的解釋,姥姥心里的“石頭”才放下了。這邊姥姥高高興興對醫生道完謝,那邊假裝表情嚴肅地推開房門,對姥爺說:“醫生剛才和我說了,你這個情況可是非常難治療的……”
第一次看門診就被換上病號服送進住院病房的姥爺,無助得像個孩子,內心滿是焦慮和恐懼。姥爺不喜歡消毒水的味道,但此時,消毒水的味道比他最愛的煙味更讓他有安全感。同病房的病友都是因為吸煙過多導致肺氣腫而住院的老人,他們的癥狀比姥爺嚴重多了。很多人從早咳到晚,有些人說話就像裝了變聲器一樣嘶啞,沒聊幾句話就要喘不上氣了。其中一位老人更是睡覺都得戴上呼吸機,不然無法正常入睡。
在這樣的環境里,姥爺對自己的身體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于死亡的恐懼已經戰勝了他對于煙草的渴望。有時候,姥姥還拿著煙試探姥爺,但姥爺絲毫不為所動,用姥姥的話說就是:“老頭兒這回是真嚇著了,見著煙都躲。”
03
17 天后,姥爺出院了。這些日子的陪伴,姥姥見證了姥爺由害怕到積極的變化。出院那天,醫生把姥姥、姥爺送到了醫院門口,還握著姥爺的手說:“老先生,您的身體還是很好的,恢復得很快。只是這個煙可千萬不能再吸了啊。阿姨對您的身體非常上心,您可別辜負她的心意和努力啊!”
從醫院走出去的時候,姥姥問姥爺:“以后還吸煙不?吸了50 多年,說放下就放下了?”
姥爺笑著說:“不吸了,說不定不吸煙了以后,還能再活50年呢。”
這17 天里,姥爺不僅在行動上把煙戒了,在心理上也向健康邁進了一大步,雖然這一步來得有點晚。
姥姥總是開玩笑說:“我和你在一起生活了半輩子,勸了你多少回,竟然還不如一個第一次見面的醫生說話管用。”這時,姥爺就會打馬虎眼,說:“術業有專攻嘛。”
我想,雖然第一次去醫院姥爺就戒了50年的煙癮,但實際上,姥爺心里的“門診”已經看了很多年了。當他對身體和生命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時,“心里的煙癮”自然也就戒掉了。
戒煙后的姥爺不咳嗽了,說話也不喘了,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快樂是煙草所不能給予的。姥爺的身體健康了,生活也更加幸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