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林
影響營造林工程質量的因素與優化策略
徐曉林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保護中心龍門林場甘肅天水741039)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酸雨、霧霾、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突顯,給人們的生活與生存環境帶來不良影響,故需加大對營造林質量的關注力度。文章對營造林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林業工程;營造林工程;質量管理;影響因素;優化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同時環境問題日漸突顯,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在實施林業工程的過程中,需加強林業項目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質量。文章根據當前的發展狀況,對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子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體優化措施,以為營林工作人員提供相關參考,從而提升營造林工作效率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營造林工程的實施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有著直接影響。首先,能夠有效防止土壤侵蝕,保持土壤平衡。土壤中的水分會通過樹木的枝條滲入土壤,避免土壤侵蝕。其次,能夠凈化空氣,保護環境。樹木既能作為自然的空氣清潔劑,又能進行光合作用,實現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轉化。在輻射危害的環境中,樹木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以免對人類的日常生活造成損害[1]。
噪聲污染對人體危害較大,如裝修聲音、汽車聲音、建筑聲音等都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響。如果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會導致耳鳴、失眠、神經衰弱等身體和精神疾病。森林不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質量,還可以有效隔離噪聲,被稱為“城市噪聲吸塵器”。
由于人類過度砍伐,導致部分地方出現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塵暴、泥石流等現象,影響到當地的經濟發展,破壞生態環境。樹木可以有效防止風沙,緩解土壤侵蝕、沙漠化等問題。因此,在當地建立合適的人工林,可以解決該地區的用地問題,并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造林樹種成活率較低是影響營林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工業化進程較快,許多地方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其在進行工業建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廢氣,使得周圍的植物迅速凋零。此外,我國的鹽堿地范圍較廣,大部分的植被對其生長條件并不適宜,因此,選擇適宜的作物尤為重要。
隨著我國林業產業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林木的生長周期較長,使用壽命長,因此,需對其進行合理管理。由于過去僅將樹種移植至土壤中,對其管理工作不夠重視,致使林木在成長過程中感染病蟲害,最終造成大量樹木枯死。這樣既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又給后續綠化工作增加一定難度。此外,許多地區在綠化中種植了經濟樹種,不但可以改善環境,而且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因多數經濟樹種不宜在本地栽培,導致經濟林枯死,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2]。
在造林項目實施之前,由國家林業部門負責整體的規劃與設計,若計劃與設計方面存在問題,將嚴重影響到整個林業項目。如有的設計者未進行現場勘察,未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土壤、自然環境等因素,使得樹木間距偏移,所選擇的樹種不適合土壤環境,從而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此外,許多單位為了應付上級下達的任務,未真正意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僅在計劃區域內隨意栽植樹木,不進行管理與養護,導致營林質量較差,營造林的效果不佳。
要提高營林工作的整體水平,需結合各地區的生態環境、氣候狀況,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造林。選擇合適的樹種不僅可以提高當地樹種的適應能力,也可以提高當地樹種的存活率。其次,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國的林業工作者在選擇樹種時,要選用本土樹種,使樹種能更好地適應本地的氣候。具體可選用多種樹種,提高營林的總體質量和穩定性。例如,在營林建設中,將針葉林與闊葉林混合栽植,形成針闊混交林,既能保證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又能提高區域的地域性,防止土壤侵蝕。最后,在籌備工作中,需結合營林的成活率、林木總生產力、林地面積等因素,進行科學規范地分析計算。確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造林方案后還要進行具體的審批,對方案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實施營林作業時,相關部門需對有關資料全面收集,便于后期管理。在林業設計、林業經營方面,需要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對員工的技術素質有了一定要求,首先,要做好數據統計工作,做好基礎訓練,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管理人員要對工作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對工作數據的有效統計。在實際工作中,防止有假數據,才能準確反映營林工作的真實情況。
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影響到整個工作的質量。首先,在招聘林業工作人員時,選擇有實際工作經驗且高學歷的專業畢業生。其次,加強對林業企業員工的培訓。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使其對樹木的栽植方法、土壤和肥水的管理、樹木的日常養護等方面進行系統學習。在進行幼林養護培訓時,需全面了解每個環節的具體工作內容,如補植、澆水、松土、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培訓結束后,建立相應的培訓評估制度。在具體考核時,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于學習態度較好、知識掌握較扎實的員工,可設置加薪來激勵他們,對情況不佳的員工,要給予適當的懲罰。
在實施造林工程中,需掌握有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加強對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需按照不同的工作環境,明確分工各部門工作,保證責任到人。加強對林業經營的監督和管理,以防止濫砍濫伐等違規作業發生。對個別有此類行為者,需依照有關法規予以處罰。同時,有關部門也要做好網上平臺的建設,實現森林資源的智能化管理。將相關林業資料上傳至各大門戶網站,實現對森林資源的統一管理。建立森林資源管理的網上信息平臺,是指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實現網上信息平臺的構建。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網絡信息平臺是一個虛擬的平臺,存在大量數據丟失的風險,故需安裝好防火墻技術,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在完善管理體系的同時,還需加強對質量的管理,采用切實有效的管理體系。在工作過程中,員工需嚴格遵守工作流程,充分考慮工作細節,保證工作效率。此外,要對當地的森林環境進行調查,以便為開展林業工作尋找切入點。對工作水平較高、工作效率較高的員工,應給予表彰和獎勵,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要營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員工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4.5.1 科學選擇樹種
不同地域的地質、氣候條件不同,適合種植的樹種也不相同,有的樹種適宜高溫環境,有的適宜低溫環境;有的適宜高濕度環境,有的適宜干旱環境。因此,在氣候較冷的地區,應選用耐寒性較好的樹種,而在黃土地帶,適宜種植耐旱品種,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樹種,能有效地提高林木的存活率,進而改善造林質量[3],從而提高我國的綠化水平。
4.5.2 選擇優質種子和加強養護管理
種子的質量是幼苗存活的關鍵,優質的種子不僅可以培育出健康的幼苗,還能有效阻止各類病菌入侵,從而保證林木的健康成長。同時,需對水、光、土等合理使用,進而培養出高質量的樹種。造林時要選用根莖和葉片較為發達的幼苗,在栽植時要注意保護好根系,以增加幼樹的存活率。在比較干旱的地方,需選用生長旺盛、生長周期長的樹種,以確保幼苗在嚴寒的條件下能夠正常生長。
4.5.3 改地適樹
如何改善綠化環境,是決定綠化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由于土壤環境的污染如酸堿度失調,可能會損傷幼苗的根系,從而影響幼苗的成活率。因此,林木種植戶在栽植前要考慮土壤的pH值。在造林后,林分中可能存在蟲害如老鼠,其會導致根系受損,根系無法吸取營養,導致樹木枯死。此外,還需對周圍的垃圾進行清理,確保樹木在良好的生長條件下生長,防止對環境造成危害。
在進行綠化施工時,需統籌發展,以確保投資與產出協調,實現預期的建設目標。故在造林前,要有周密的規劃,充分考慮到后期可能存在的問題,使規劃方案更具系統性。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按照計劃進行綠化。在前期的設計中,需對地形地勢全面考量,確定位置,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樹木。在綠化建設中,應用GPS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實現人工綠化的自動化和網絡化,提高綠化的管理效能。同時,要加大對其后期養護的技術投入力度,進而有效防治病蟲害,強化管理。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況和當前的地勢,在適當的地方修建排水溝,保證自然排水,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定期進行除草工作,以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氣,使苗木能更好地吸收營養。健康科學的經營管理機制可保證營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4]。
在造林過程中,需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對林害的認識,重視病蟲害對林木生長的影響,其中,主要病害包括葉斑病、根腐病、黑斑病、炭疽病、銹病等。一旦發現蟲害,需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楊樹、柳樹的病蟲害消滅后,需立即進行油漆處理,避免天牛、吉丁蟲等蛀蟲在主干上繁殖,進而腐蝕樹干,花蕾發芽延遲。對森林害蟲的控制也可采用農藥埋法,具體在根部的泥土中挖坑、打孔,施用樂果、呋喃丹等吸附性很好的顆粒,經過根吸后,將其輸送到地表部分的干、枝、葉中,使得害蟲吃了而產生毒性,該方式可以有效抑制介殼蟲、蚜蟲和蛀蟲,不受溫度、降水、樹木等因素的影響。
要實現林業發展,提高營林質量,需根據市場需求,對優質林進行優化配置,以發展原料林為主,發展速生豐產林和經濟林[5]。同時,將造林與深加工相結合,不斷提升森林產品的附加值。林產品產業化結構的優化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相關工作人員需不斷學習并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大規模的造林項目結束后,運用科學的技術進行管理,以提高森林的存活率,從而使產業結構達到最優。可以看出,造林對林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造林質量直接影響到林業的發展。因此,在發展林業的過程中,應加強造林工作,確定林業發展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目前,我國營林工作任務繁重,同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營林建設面臨諸多困難。相關工作人員要努力提高森林綠化的品質,持續地推動森林的經濟效益,營造健康的生態環境。
在造林項目中,相關部門可對林業工作人員進行相應引導,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通過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土壤的管理水平,確保撫育工作全面實施。在實施造林工程時,需采用專業的技術以確保栽植的效果。相關部門需大力推廣營林技術,全面掌握科學理論,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林業種植戶,以提高造林的質量[6]。另外,要利用網絡來推廣營林,讓更多人認識到植樹造林的作用,并踴躍參加。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造林技術需有所改進,才能保障種植效果。科學運用技術可以確保造林的質量,技術人員的合理栽培可以改善苗木的品質,使技術的運用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同時,在實施造林工程前,工作人員需根據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結合栽培條件和土壤條件,采取科學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樹種,既可以科學地配置樹種,又可以減少病蟲害,提高植株的生存能力,確保整個樹種的健康生長,提高植株的生長面積[6]。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營造林的重視日益突顯,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較多,故需了解營林經營的發展現狀,掌握營林經營的先進技術,積極進行營林質量的管理工作,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政府需完善造林管理制度,既要做好工作的前期工作,又要提升員工的專業水平,從而推動林業的健康發展。
[1]包鐵巖.淺談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加強營林質量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5):233.
[2]黃素婷.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提升策略探討——以廣東省樂昌林場為例[J].現代園藝,2016(20):232-233.
[3]康陽金.新常態下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8):128,130.
[4]吳少珍,袁財圣,麥智翔.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現代園藝,2014(12):218-219.
[5]姜秀榮.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分析[J].民營科技,2017(6):230.
[6]張成瑞.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強化策略[J].南方農機,2019,50(8):64.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n the Quality of Afforestation Projects
Xu Xiaolin
(Longmen Forest Farm in Xiaolongshan Forestry Protection Center in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Gansu, 741039)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acid rain, smog, and greenhouse effect prominently appeared, exerting adverse effects on people's lif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affores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afforestation projects, and proposes targete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estry Engineering; Afforest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ptimization Strategy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3.17
S725
A
2095-1205(2022)03-52-03
徐曉林(1971- ),女,漢族,甘肅天水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