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賓
(河南工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3)
2020 年中國特色小鎮品牌傳播百強名單中,溫縣趙堡鎮榮耀上榜,位列全國第85 位,這是對太極拳文化的一種肯定,更是對中原地區特色小鎮建設的肯定。從不同視角對其建設過程進行理論分析與實踐認知,發現文化建設進程中的不足,總結成功經驗與啟示,形成理論的基礎上,為更進一步發展區域體育產業文化建言獻策。
特色小鎮是在原有行政區域劃分基礎上,具有城鄉互動、協調城鄉發展結點與中心特點的地帶,能夠代表地方區域發展的經濟和文化情況。特色小鎮多為生態依據、經濟發展特色化、功能完備而聚合的核心區域[1]。趙堡鎮位于溫縣東南部地區,因春秋時期晉國將領建筑堡壘而得名。作為國家首批特色小鎮、重點示范鎮、文明村等集眾多榮譽為一體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突出城鎮,其發展內核主要為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和和式太極拳文化。
陳式太極拳作為河南省武術文化品牌建設中的核心內容,其完善的歷史傳承與發展脈絡是重點。隨著我國全面小康建設的穩步推進,普通民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也逐步從“攢錢治病”轉向為“運動預防,促進健康”的意識層面,尤其是近年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意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等一系列關注民眾健康政策的落地,加之地方政府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而推出的一系列與健康有關的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了民眾對健康的關注程度[2]。太極拳作為新時代康養理念下適合不同群體參與的太極拳文化就成了人們關注的主要內容。牢牢抓住“太極拳發源地”進行文化推廣,在世界范圍內吸引愛好者積極參與,進行太極拳拳師認證、太極拳教練認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認證等太極拳專業人才體系,逐步完善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形成“以人為本”的太極拳文化氛圍,繼而穩步推動太極拳文化的國際化發展。
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產業已經迎來發展機遇??叼B小鎮建設也逐步邁向發展快車道,以“健康”為主體的小鎮開發與建設結合山水旅游、體育休閑、體育旅游等內容在全域旅游統籌規劃發展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增長極。“康養+旅游”是促進健康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新型發展路徑,其中體育作為二者的重要媒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空間拓展。太極小鎮的文化建設和太極拳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太極拳作為康養理念的重要內核,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典型代表,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2020年,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被認為是集頤養性情、強健體魄、攻防技擊等多種文化內涵為一體的高層次人體文化,深受世界范圍內不同群體的熱愛。
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導向作用,推動趙堡鎮太極拳文化作為一種新時代康養、旅游、交通、文化、經濟等全方位立體化發展的創新模式。沒有具體的經驗和模式進行全面指導和規范,難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同的困難與問題,甚至出現不可避免的彎路等現實情況,而通過對具體問題的直視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判與解決。202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太極拳”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說明了太極拳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與當代健身與文化效用。太極拳文化是以一種傳統文化的形式和現代文化商品包裝來實現旅游業、體育用品產業、太極文化產業等內容為主的文化實體品牌構建[3]。其一,就太極拳體育用品而言,結合地方特色和陳式太極拳特點,在習練者認可的品牌匯總,太極服裝品牌、太極器械品牌、太極拳鞋類品牌、太極紀念品等內容尚未形成特定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進程。其二,太極拳文化結合云臺山山水旅游項目形成的具有河南特色的“一賽一節”活動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但是在文化多樣性、比賽層次、參與形式、對外宣傳等方面需要進一步立體化、全方位的文化推廣模式。
早在2017年溫縣縣委縣政府舉辦的“2017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中提出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主題,后續太極拳發展工作緊緊圍繞市委關于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目標,立足“全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太極圣地”的戰略定位[4]。2019年,溫縣政府圍繞“太極拳發源地”這一內核,延展出4 條具體路線指導未來太極拳文化發展。其中,涉及太極拳養生健康和旅游相結合的思路,但通過康養結合的生態系統需要具體而實際的規劃辦法。太極康養產業發展遠沒有形成氣候,更談不上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如何通過國家政策和自身條件借力健康中國行動、醫養融合等國家戰略,主動對接、主動融合是關鍵問題?,F階段,具體的政策細則和融投資落地方案則相對較少,難免出現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耗費而低效。為了迎合新時代文化經濟發展的多樣性,集中發展中的難題,尋找具體發展路徑,將太極拳產業外沿不斷擴大。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務實推動,穩步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形成順應時代的康養生態經濟圈。
不論是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航空港建設的國家發展戰略,還是河南省規劃的鄭焦深度融合,都給趙堡鎮太極拳小鎮建設帶來了外部發展的驅動力。趙堡鎮太極拳小鎮的發展是結合旅游、體育、康養、教育等文化經濟發展的全局謀劃,需要結合地區現有的高質量文化品牌形成捆綁式帶動發展。就現階段而言,焦作地區發展較好的旅游文化品牌是云臺山旅游景區,在促進太極拳文化發展的同時,充分利用云臺山山水旅游進行全域化的旅游業,向著未來康養旅游為主的新型發展模式是關鍵發展路徑。除云臺山旅游節以外,結合現有條件,形成高質量、多數量的文化品牌建設是太極拳小鎮需要關注的重點。
趙堡鎮太極小鎮建設需要占據55km2,耕地面積3.4萬畝,其中涉及22個行政村,共計4.6萬人。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的農村幸福院建設,使現有老人的養老問題得以解決。其一,依托景區的多元產業,尤其是以酒店、餐飲、購物、娛樂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集中優先安置地方群體就業。以發展地方經濟帶動民眾全面邁向小康生活是國家宗旨,更是太極拳小鎮建設的初衷和根本任務。其二,對于已經取得受益的產業,結合服務和勞資占比進行相應的二次分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人民幸福這一目標的實現。讓地方民眾深切感受到太極拳小鎮建設帶來的紅利,為后期更好地發展提供支持。其三,根據國家創業政策和地方返鄉創業激勵計劃,以人才為導向的人力資源體系構建是未來太極拳小鎮后續發展的關鍵條件,而人才培養和儲備是一項長期過程,積極鼓勵在外務工和完成學業的群體回鄉就業和創業,讓更多的民眾享受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帶來的紅利,進而實現太極拳小鎮的可持續、生態化長遠發展。
趙堡鎮陳家溝旅游景區,處處都能感受太極文化。2016年以來,以“太極+培訓”“太極+康養”“太極+休閑農業”“太極+扶貧”“太極+旅游”諸多發展理念,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其一,完善太極拳人才培養與保護體系。面對每年多達300萬人次的尋訪,每年接納拜師學藝的太極拳愛好者達到5000人,武校4家,家庭武館30余家[5]。實現太極拳人才的自身培養和對外教授的規范化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更是保持太極拳傳統性的內在要求?!疤珮O拳+互聯網”的發展理念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與文化建設結合共贏的主要路徑。5G技術逐步普及,通過移動通信技術得到了高速發展,充分利用APP 進行個體數據流量的擴充是新型傳播手段。
太極拳專業人才培養得到充分實現,河南太極拳學院項目是由溫縣人民政府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聯合組織實施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依托溫縣太極拳文化資源和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學科、專業、人才優勢,共同承擔起太極拳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傳承和推廣的歷史責任[6]。太極拳與醫學的融合、太極拳與體育的融合、太極拳與傳統養生的融合,形成高校人才可持續性的培養機制,對推進太極拳文化傳承、開展區域發展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以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立足《趙堡鎮(陳家溝)特色小鎮驅動跨越發展頂層設計與系統規劃》《陳家溝品牌形象設計方案》等政策與規劃,對云臺山山水旅游與太極文化進行融合,在創意旅游體驗基礎上對農家樂進行高質量升級,更好地服務高層次旅游文化需求的群體。以康養為中心,產學研基礎上對地方四大懷藥進行膳食專利申請,形成生產、研究、銷售為一體的生態文化藥膳系列,完善健康、科學的特色飲食產業,實現康體、康養的有效結合。結合云臺山山水旅游項目的宣傳和推廣,以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 個視角,深挖“竹林七賢文化”,不斷加大文化元素內涵,形成旅游與太極拳文化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