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軍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澄江中學,浙江 臺州 318020)
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但隨著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和成果.新課標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各種科學的教學模式,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正是科學教學模式的一種.經大量教學實踐經驗證實,通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顯著提高實際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若想充分發揮出“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必須找對策略,而不能盲目應用.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是科學教學模式的一種,其顧名思義是指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在于“自主”和“合作”兩個詞,其中,“自主”的意思是“自己主動,不受他人支配”,“合作”的意思是“共同從事、聯合操作、多人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務”.“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實踐應用中一般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所以它又稱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現如今,“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國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工作當中,并發揮出了重要作用與價值.
數學學科是初中教育階段難度最大的學科之一,而且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數學學科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性質、理論以及公式等知識內容,其既要求學生對它們進行充分理解和深刻記憶,又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困難較大,乃至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心生畏懼,自然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就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仍舊固守陳舊的教學理念,即重知識傳授而輕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或者是只一味追求學生的考試高分,教學目的過于膚淺和功利,與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以及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相適應.與此同時,陳舊教學理念下也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抑制學生自身潛能的發揮.
教學模式直接關系著實際教學效率,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新穎、合理、科學、先進及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則往往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單一落后、不夠合理、與學生實際情況不相符,則往往只能事倍功半,乃至適得其反.但目前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仍舊只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等教學模式,即先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解基礎知識,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數學概念、理論、公式等進行死記硬背,再讓學生做大量的數學練習題.這類落后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特征以及個體差異,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只將學生當作一個從教師腦中復制數據的載體,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學生應是初中數學課堂的絕對主體,教師則應是課堂的主導,若二者的角色位置顛倒則勢必無法實現高質高效的教學.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著忽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問題,這樣的課堂顯得本末倒置,實際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難以提高.而通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則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為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主導自己的學習過程.
研究表明,當學生對知識具有興趣時,往往會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當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時,往往很難產生學習熱情.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離不開關系,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正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將之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數學世界的樂趣,這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時所不能體會到的.
當今時代,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具備較高綜合能力素質的學生,才能夠在未來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后更具核心競爭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及應用方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而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均是人的綜合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正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素質.
核心素養是指能適應學科學習、個人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每門學科都有其核心素養,數學學科也不例外.簡單進行總結,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數學抽象素養,二是邏輯推理素養,三是直觀想象素養,四是數學運算素養,五是數學分析素養,六是數學建模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必須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一項重要教學目標.而實踐表明,“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為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上述素養的有效鍛煉.
深度學習是與淺層學習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淺層學習是指識記、復述知識的階段,學生在淺層學習階段,通常是孤立地接收一些知識碎片,由于未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因此學生的學習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這就決定了學生的淺層學習階段是以被動學習為主;而深度學習則指的是學生在充分理解學習材料的前提下,批判性地學習新知,有機結合舊知與新知,實現對自身原有知識結構的更新,并針對變化莫測的新情境提出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習.換言之,深度學習是在淺層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習材料的內在聯系進行深度挖掘,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將知識碎片經由建構、理解、應用、批判等環節實現知識系統化的過程.數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其中的很多知識都需要學生進行深度理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設法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深度學習.同時,數學還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其各部分知識之間具有盤根錯節的聯系,深度學習正是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系,圍繞著知識理解、問題解決、教學反饋等方面來持續優化知識結構.所以,為了實現深度學習,教師須采取整體化、精細化、人文化的教學策略,借助自主合作學習、問題探究、教學反饋過程等來培養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架構能力、應用能力、批判能力等.由此可見,“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至關重要,學生只有通過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才能夠真正實現深度學習.
任何教學模式良好應用的前提,都是要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也不例外.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之時,首先需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具體來說,科學的教育原則是指:人本性原則、情感性原則以及民主性原則.
1.人本性原則
教師在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之時,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以人為中心來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并注重開發學生的個人潛能,善于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而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
2.情感性原則
教師在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之時,要積極利用感情來打動學生,而切忌以硬性手段逼迫學生;只有先設法激發起學生在情感上對數學問題的共鳴,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通過自主合作學習來探究數學問題.
3.民主性原則
教師在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之時,要始終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創造一個民主公平的自主合作學習環境,多聽取學生對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真正掌握自主合作學習的自主權,而非將自主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提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可以說,學生分組的合理性與否,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質量和效率高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首先,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長、愛好等因素,盡量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展現出自己的最大優勢、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其次,不能使一個小組中的組員類型單一化、相近化,要盡量使每個小組中都兼具不同類型的學生,例如既有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也有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既有善于語言表達的學生也有善于書面總結的學生,既有細心內向的學生也有靈活外向的學生等;再則,要遵循“組間同質”原則,確保每個小組之間的平均水平相近,避免出現一個班上有的小組平均水平較高、有的小組平均水平較低的現象,以保證學習和競爭的公平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應善于給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性強的問題,因為這樣的問題更適合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來進行探究.例如,一些“一題多解”型的數學問題就屬于探究性強的問題,學生可以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多種解法,并就哪種解法更簡單、效率更高而展開激烈的討論.例如,在初中數學“平方差公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自主合作探究平方差公式與下列幾何題之間的聯系:在一個邊長a的大正方形A中扣掉一個邊長b的小正方形B,計算A剩余部分的面積.學生經過自主合作探究后,會發現該題有2種解法:①用A的面積a2減去B的面積b2,即S=a2-b2;②先將A的剩余部分拼接成一個兩邊長分別為a+b和a-b的新長方形C,再計算C的面積,即S=(a+b)(a-b);由于A剩余部分的面積是不變的,所以采用兩種解法所計算出的結果也必然是相同的,即a2-b2=(a+b)(a-b),而這恰巧驗證了平方差公式.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與任務驅動學習往往是一體的,因為只有以合適的任務為驅動,才能夠促進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任務驅動學習與傳統的學習模式相比,特點在于其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依據、以任務踐行過程為學習過程,而非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依據、以課堂聽講過程為學習過程,所以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初中數學“反比例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把握本節課內容和特色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不同層面的自主合作探究任務,如:①總結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性質、表現方式以及圖像特點;②尋找舉例幾個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反比例函數運用現象,并據此分析反比例函數的實踐運用價值.通過這樣的任務進行驅動,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多層面的探索,并實現多層面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圍繞生活現象對知識進行結構整合和深度思考,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學習情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一系列合理的具體場景來輔助開展教學工作.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往往難以使學生深入沉浸到學習當中,而若先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的話,則能夠使學生親身帶入情境當中去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從而取得更好的自主合作學習成效.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之時,教師應積極給學生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令學生帶入相應情境當中去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在具體實踐中,需注意學習情境不能隨意創設或是形式化地創設,一要讓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具有濃厚的生活性,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二要讓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能使學生一目了然地看明白;三要讓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充分符合學生的愛好特征和興趣點;四要讓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具有一定的問題性,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的思考.例如,在初中數學“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如下情境來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學校組織大家開展課余興趣小組,某班一共有50人,其中15人報名參加了歌唱興趣小組、12人報名參加了畫畫興趣小組、13人報名參加了舞蹈興趣小組、10人報名參加了手工興趣小組,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自主合作制作出不同興趣小組報名人數的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及折線統計圖.由于參加課余興趣小組是學生們所普遍熱衷與喜愛的事情,因此利用該情境可以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自主合作學習當中,獲得更深刻的學習體驗.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學質量進行客觀的判斷和評價.但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形式僅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不但局限性較大、評價不夠全面,而且也無法體現出“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優勢.若想更有效地發揮出“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教師應積極改革傳統教學評價形式,開展全面的教學評價.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之時,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要多方面評價并行并重,尤其要將學生在參與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各方面能力素質、為小組做出的貢獻、小組整體學習成果等也均納入教學評價標準之中.
綜上所述,通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及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在實踐中,若想充分發揮出“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需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設計探究性強的問題、以合適的任務為驅動、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開展全面的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