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巍 (壽寧縣第六中學,福建 寧德 352000)
近年來,在黨的教育方針里具體對培養什么樣人,怎樣培養人進行了回答,把邏輯思維能力納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要求所有學科堅持落實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把這種培養目標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強調學生“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指導行為”.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就是一種在這樣的培養目標下推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生硬的模式、灌輸的模式,通過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翻轉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應用在數學教學課堂,是一種把數學趣味化的全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把數學和教學搭建了美好的橋梁.而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切實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當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開展大量的實踐與研究工作,深入分析并掌握思維導圖發揮作用的原理與機制,從而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應用方式與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使其效能在更加廣闊的領域中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做出更多的貢獻.
初中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培養獨立思維能力、形成良好思維品質、邏輯思維能力、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形成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概括、歸納、演繹、分析、推理、類比、分類、綜合思維能力形成的關鍵階段.數學作為構建思維品質的重要學科,其學科特點正是幫助初中生構建這些思維品質的重要抓手.初中生在初中階段開始逐步有這些能力的思維雛形,但同時,也處于性格叛逆、沉溺游戲、不喜歡刻板應試教育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學更是強調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特點、學科特點的融合型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去走進學科的學習,增加學科學習的黏性,而數學是較難的學科,很多學生在這一時期因為存在畏難情緒,所以很難進入學科的學習狀態.整個學習過程中出現盲目報數學班、只教解題技巧、只看學習的結果、學生的學習情緒積壓等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需要教師不斷通過打造數學的全新課堂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實踐,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思維導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潛能中發現的,思維導圖是一種模擬人腦的形式展開的數據庫儲存方式.大腦中的溝回就和思維結構圖一樣,有中心也有層次,它的組織結構和構圖方式和人腦不謀而合,就像大腦細胞之間的連接.思維導圖是一種將人的左右腦聯合在一起的科學設計,左腦是邏輯腦、理性腦,對數字、邏輯敏感,右腦是形象腦、感性腦,對圖片敏感,而思維導圖做了左右腦的連接,實現了左腦和右腦的共同開發和使用.思維導圖使得記憶和理解以及邏輯變得有趣,它通過中心散發出來的結構,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圖像形成了易于大腦記憶的方式,思維導圖是初中教學的有效模式.初中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需要大刀闊斧地轉變,改變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整個教學過程參與性差,積極性不強,學科學習興趣不強的局面.需要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力.
思維導圖教學是一種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一種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指需要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提倡把知識與能力結合,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轉變成為以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把教學從講授轉成引導,教師完成角色的轉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形成學生獨立深入思考的能力.思維導圖中導學是教學前提,互動是必要形式,自主探究是學習方式.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讓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筆,把傳統的筆記那種平面畫下重點和記錄文字的左腦應用方式,轉變為左右腦并用的線條、圖像、顏色的方式,開發學生的右腦形象思維.
第二,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再加工的創造,通過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是由中心主題展開主題分支,主題分支再延伸子主題,子主題還可以延伸子主題,通過這種一級級像雷電一樣的放射性思維,助力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分類、總結、提煉,助力學生抓關鍵、抓重點、梳理學科邏輯、找到學科重點.
第三,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顏色,把某些知識重點呈現、標注,通過繪圖助力學生形成可視化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減輕學生記憶負擔,增加學生記憶的效率,據調研結果發現思維導圖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50%至80%,同時,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記憶模塊,把握學科整體思維,掌握學科精髓,使得學生提高學習效率50%以上.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科是什么,基本概念、定義,怎么做,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解題思路,把步驟可以展現出來.第三個框架就是應用性,有什么用,通過是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用,完成知識學科結構圖.同時,在預習、聽課、做作業、復習中都可以體現良好的學習思維方式和學習思維習慣.
低年級的初中生在從小學學習模式過渡到初中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通常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在這個時期之內跟進課堂上的教學進度會比較困難;由于進入初中階段之后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一些在小學階段數學課堂上表現優異的學生會因此而感受到心理上的打擊,并且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一些本來邏輯性思維能力就比較弱的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初期更加會感到吃力.以上種種原因都導致了進入初中階段以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表現不夠理想,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改進要求.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在學生制作和展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掌握不夠充分的知識點進行強化,改進教學方法,避免對已經講解到位的知識點進行反復強調,對講解不到位的知識點隔靴搔癢,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效果;在與教師的親密互動中,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從而打破學生的心理防線,重塑數學學習的信心;思維導圖的制作和講解要求學生不但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還要對學習的知識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從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提煉,確定思維導圖的內容與題目,促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對思維導圖進行展示與點評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過程,能夠促進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
利用思維導圖的可視性能夠為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框架,將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清晰地呈現出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教的效率和學生學的效率.由于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包含著大量比較分散的概念性基礎知識點,學生很難對這些知識點進行領悟和掌握,更無法在這些知識點之間建立起關聯性,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導致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進一步增加.思維導圖恰好擅長于構建復雜的知識結構,能夠將重要的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清晰地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對數學的概念性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為學生提供學習思路和解題方法.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不斷擴充并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和思維方式進行全程把控,在課堂上安排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學習思路的修正,從而培養學生的判斷性思維能力.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思維導圖承擔著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重要責任.
以往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展示的板書通常會根據教材內容或者知識框架設計成綱要的形式,這種板書形式雖然能夠顯示出知識點之間的遞進層次關系,但無法體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限制了對單獨知識點的思維發散,因此無法清晰地展示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推理與演變過程.與這種綱要式的板書相比,思維導圖能夠將所有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圖狀結構,打破知識點之間原有的結構層次,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并且能夠根據類別歸納和標注知識點.
根據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思維導圖進行深化和擴展,例如對本單元、本章、本節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匯總,通過聯想在知識點之間建立關聯性與邏輯關系,還可以將一些常見的例題和解題思路標注在思維導圖中、建立錯題集等.雖然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展示出自己掌握的知識體系和學習歷程,并且在交流和展示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體系達到得心應手的熟練掌握程度,從而衍生出新的知識,對知識體系進行進一步的擴展.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了解,從而確定需要重點學習和著重掌握的知識點,提高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和成果.如果對預習的目的和作用認識不夠充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將無法掌握知識的脈絡和學習的重點,對新知識的學習將不具備整體性和系統性,導致學習的難度增加.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預習的過程中能夠向學生清楚明確地展示出知識的框架體系,方便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從而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為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解題能力主要取決于對概念性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習概念性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向學生展示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與之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知識之間的脈絡掌握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由于進入初中階段以后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內容繁多且雜亂,學生需要學會在課堂上通過記筆記的方式記錄下學習的內容和知識講解的思路,從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前提條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記筆記的方式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記錄,對學習思路和知識脈絡進行整理,是一種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學習內容并進行復習與記憶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在以往,學生的筆記通常都是對教師板書的抄錄,無法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融會貫通、記錄或比較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也無法記錄下一念之間產生的思維火花,但如果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學生的筆記中就能夠對以上全部內容進行清晰完整的記錄.在課堂上學生要記錄下來的不只是核心知識點,更應該及時將突發的聯想和思路留存下來.在筆記中熟練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模式能夠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線條和箭頭等符號進行明確的標示,極大地簡化了以往采用文字進行注釋的復雜程度,在記錄課堂上由于教師傳授新知識而帶來的一閃而過的新思路和新想法時,這種優勢體現得格外明顯,學生能夠立即記錄下這一瞬間閃現的想法并在課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直至將其變成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不過這種思維導圖式的筆記通常只有筆記的記錄者能夠看懂,對于其他人則完全是“鬼畫符”,并且需要及時進行歸納和整理,否則許多思路就連接不上了.
教師在講解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羅列出重點和難點知識,對知識的脈絡和解題思路進行樹立,針對某一知識點或者某一題型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解題能力進行強化鍛煉.例如在講解某一章節課程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某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梳理,然后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按照思維導圖結合實際題目講解具體的解題流程,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同一類型題目的特點和解題思路進行熟練的掌握.通過思維導圖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分析和思考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方法能夠使學生對于某一類型的題目理解更加深刻,對于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上出現階段性困難的學生順利度過適應期,重新建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思維導圖能夠將繁復的概念性知識串聯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與其他相關的知識點之間建立起聯系,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學生對知識的實踐應用創造良好的解題思路.思維導圖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建立起親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