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亮,楊東明
(福??h農機推廣服務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499)
中草藥是中醫預防及治療疾病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中國作為中草藥的發源地,藥用植物品類極其豐富,經過對中草藥和中醫藥學的長期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中草藥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應用[1-2]。就應用程度來看,現階段市場流通的中草藥中有超過70%的藥材由人工培育和種植[3],中國中草藥種植面積近40年間增長了10余倍,中草藥集約化、規?;殉砂l展趨勢[4]。相較于其它經濟作物而言,其對安全性和品質等方面的要求更嚴苛[5],勞動力需求量更大[6]。為適應批量化生產需求,中草藥課題研究熱點也從早期的根莖類藥品作物的精深加工以及藥物純化制粒逐漸向種植、收獲和初加工方面傾斜。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短缺,中草藥生產出現缺口,以機械代替人工勞動進行中藥材的生產,已成為當前中草藥生產的關鍵手段。近年來圍繞優化農業生產布局,阿勒泰地區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加強優勢特色產業發展,2018年阿勒泰地區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在發展畜牧業基礎上實現飼草料優勢產業和中藥材、小漿果等特色產業發展,從而初步構建起具有阿勒泰特色的現代種植業[7-8]。
阿勒泰地區是全國六大林區之一,在多元化的地形孕育下構建了種類繁多的植物種群,使該地區成為重要的生物物種基因庫[8]。據統計,阿勒泰地區的中草藥植物類品種有1 755種[9]。阿勒泰地區因具備復雜多樣的地形特征、氣候特征和土壤特性,尤其適宜對高海拔、長日照、溫差大、喜冷涼、耐干旱等環境及土壤有需求的中藥材生長。此外阿勒泰地區空氣純凈、水源豐富、土地規模集中、哈醫藥歷史文化悠久,發展中草藥產業潛力巨大,為阿勒泰地區大力發展中草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基于環境特色,阿勒泰地區適合種植中草藥,依托自然資源優勢擴大中草藥種植面積已成為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阿勒泰地區以打造“中國西部藥谷”為目標,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中草藥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全區計劃到2025年全地區中草藥種植面積達到3.33萬hm2,帶動4 000多戶種植戶增收[8-9]。
為實現農業提質增效,2019年,區內引入企業開展中草藥種植加工生產鏈條,組織農戶種植了251 hm2黃芪、甘草和板藍根。據統計,2019年阿勒泰地區中草藥標準化種植面積突破6 666.7 hm2,全區除黃芪、甘草和板藍根外實現10余類特色中草藥區域化種植,基于中草藥種植面積擴大與品類發展,現有中草藥加工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4家。2020年計劃新增中草藥種植4 000 hm2,政府補貼資金300萬元進行中藥材和套種作物的良種良苗補貼,鼓勵藥農進行“糧藥”、“草藥”等套種技術的創新開發和應用。截止2021年,阿勒泰地區中草藥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 000 hm2,帶動了上千農戶增收[10-11]。目前全地區種植的中草藥品種主要為甘草、黃芪、板藍根等6種,而特別適宜在當地種植的中草藥多達30多種。
阿勒泰地區缺乏種植和加工標準及專用設備、基礎設施不完善,中草藥產品銷售信息不通暢,缺乏與中草藥種植相關的保險服務等問題,因此開展中草藥栽培及相關技術推廣對中草藥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1)缺乏種植和加工標準。地區主要以小區塊應分地種植,難以保證中藥材品質,農戶種植、收獲、存儲等環節統一性不夠,不利于中草藥的后續加工和銷售,嚴重制約了規?;洜I的發展[2,12]。
(2)缺乏專用設備。處于起步發展中的中草藥種植缺乏專用生產設備,規?;N、蟲害防治、采收、初加工以及精深加工需要專用設備,倉儲、烘干等相關設備需要進一步研發。產品品質存在差異,容易出現產品壓級、壓價等問題[2,7,13,14]。
(3)中草藥產品銷售信息不通暢。當地引進企業可對特定品類中草藥大批量收購,大規模種植可規避銷售風險,而小品類中草藥種植多屬于農戶自產自銷,農戶缺乏相關培育經驗,中草藥品質不突出且銷路不通暢,藥物滯銷和長期存儲導致藥性損失[15]。
(4)基礎設施不完善。未經整改的農田標準不一且水利條件差,部分水渠年久失修或距離田塊較遠,維護及引流灌溉不暢、誤工誤時。優勢品種需要長時間的甄選,品種繁育所需周期長、投入高,現階段積累不足。
(5)缺乏與中草藥種植相關的保險服務。中草藥種植政策性保險面不廣、賠償金額偏低,中草藥作為易受災害的農產品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1)放大生產優勢,使生產規模化。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立足企業援助和環境特色,推動中草藥產業發展壯大。構建中草藥生產示范基地,使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相互聯合,帶動農牧戶參與到中草藥產業中,以基地為支撐、以科技為助力、努力做大做強中草藥產業。
(2)優化生產方式,解放生產力。合作社和企業自主開發和研制相關設備提高初加工效率,提升中草藥播種、除草、運送、藥材分級等環節工作效率,從傳統種植業中解放出來的勞動力投入中草藥精加工,擴大中草藥及相關產品附加值,實現穩定增收。
(3)完善精深加工,實現高效增收。依托豐富而優質的中草藥資源繼續加強中草藥品種引進、示范及推廣,引進醫藥企業進行中草藥深加工及成品制劑的研發,延長中草藥產業鏈條。以資源引藥企,增設就業崗位,使相關副產品加工更深入,保持藥材藥性同時延長存儲期,將資源優勢覆蓋至更多城鄉居民。
(4)擴展銷售渠道,加快成品藥物研發。以阿勒泰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藥品帶動周邊縣市中草藥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中草藥集散地,同時依靠網絡銷售覆蓋至全疆乃至全國藥店[3,7,11]。此外當地的中草藥生產企業可積極開展與國內多家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以阿勒泰中草藥為原料研發中藥產品。
(5)品種優選繁育,促進創收多樣化。加快品種繁育,尋找適合規?;N植的優勢品種,通過優選甄選出抗干旱和高溫等不利天氣影響的優勢品種。結合藥材長勢打造景觀中心,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種植既有觀賞價值又兼備經濟價值的草藥,并依種植特色逐步開展民宿、藥膳等服務,使鄉村旅游與中草藥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多途徑創收。
(6)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推動中草藥保險與借貸服務。對種植風險進行評估,增設適宜全區生產的保險服務,降低種植風險。推出惠民政策,對新增種植中草藥面積進行補貼,政府集中購置農用物資及相關設備,以市場最低價出售和租賃給種植戶,對發展中草藥的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等提供降息借貸。
中草藥種植,讓昔日的“草”變成今天的“寶”。全區要以中草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為主線,以企業、合作社為主導,制定適合當地生產要求的中草藥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推動建設大宗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推進藥企引進,同時進行中草藥制種、育苗、種植、加工和銷售并進行基地建設,在野生中藥材馴化、高品質中藥材研發、中藥飲片加工、產品銷售等方面加大投資和幫扶力度,為中草藥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優惠政策,有效提升企業和種植大戶投身中草藥產業的積極性,逐步形成小型鄉鎮式中草藥產業園,促進阿勒泰地區中草藥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