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安
(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林業和草原局,云南 鳳慶 675900)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人們意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開始在林業發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使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得到協調發展,真正地實現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目前,針對森林資源管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相關問題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問題未得到根本的解決,加上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要想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促使林業可持續發展這一項重要任務不斷地推進,有必要加強研究,尋求更加有效的措施和途徑。
林業可持續發展是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生產力、物種及生物多樣性不受到損害而實施的一系列林業實踐活動,通過科學的培育和有效利用森林資源進行綜合考慮,最終實現森林資源的生態、經濟以及社會效益多贏局面。因此,在林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是同時兼顧經濟與環境利益、當代與后代的利益、物質與精神的利益、局部與整體的利益的,通過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對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友好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實際上,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將森林生態系統、經濟系統以及社會系統三大系統的統一,但是受到各個利益主體對于林業生態問題的態度、解決方案等的不同導致三個系統之間難以實現完全的統一,其中的矛盾問題仍然無法有效地解決。因此,必須加強森林資源管理,正確認識森林資源管理對促進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是公平性原則,既要保證本代人的需求,也要保證后代人的需求,賦予本代人和后代人利用林業資源的權利;其次是持續性原則,要想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的增長,就需要打破滿足現有需求的能力約束機制,也要考慮森林資源的承載能力;再次,公益性原則,因為森林資源所提供的生態服務從本質上來說是公共物品,所以他提供的生態服務和沒有區界和國界的,應該從全球的視野出發進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與統籌;最后是需求性原則,森林資源具有經濟職能、環境職能以及社會效益職能,所以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應該是從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發展的。
現階段,我國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加強對采伐限額的管理,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將責任細化,切實提高了管理有效性。同時針對木材的砍伐、木材加工等都明確要求必須得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另外,加強了林業用地審批程序,實現規范化的管理,解決了工程項目隨意征占用林地的問題。
針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加強了林業資源管理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省級、市級、縣級以及鄉級森林資源管理機構,使森林資源管理系統以及體系逐步完善。另外,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精英干部隊伍,切實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提高辦事效率,也極大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
各級公安、自然資源、林草部門高度重視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依照法規和規章制度辦事,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減少毀林開墾、亂挖亂采、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等違法行為的出現,積極營造多部門合作聯動保護森林資源的社會氛圍,切實促進森林資源有效增長。
隨著國家對森林資源管理給予了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對林業需求多元化趨勢的發展,為了保護森林資源,發揮森林資源的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加大了政策上的完善與保障。比如從管制政策方面,實施了限額采伐制度,加強林木采伐許可證管理;財稅政策方面,涉及了資金補貼、稅收優惠以及貸款基金等,加大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實施,完善補貼機制,通過稅收優惠減輕經營主體的負擔。另外,改善林業投融資環境,加大林業信貸投入;在產業政策方面,制定了與社會和產業發展相符的經濟目標,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鼓勵林業基地建設,打造林業示范村等;在產權政策方面,加快林權改革,明確產權,保證林權權利人的合法權利,對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資源管理就是為保護森林資源進行監督管理,為林木生長及生物多樣性等提供保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阻力和問題。針對森林資源管理問題過去也采取了一些監督管理措施,但這些措施缺乏實際操作性,很難真正落到實處,監督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對于森林資源管理的認識不足,認為森林資源管理并沒有多大價值,重視不夠,部分地方破壞森林資源的情況仍然存在。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門重視林業發展,也加大了林業建設的力度,森林生態效益逐漸發揮,林業資源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是在此背景下,各類資源破壞的情況也不少,并且破壞程度也較為嚴重。比如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森林火災、洪澇災害以及病蟲害等等。比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山林火災,明火長達數月就是最明顯的實例。這些直接威脅森林資源的健康程度和數量的增長,對林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同時,相關部門因諸多方面的原因對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落實不夠到位,使得森林資源破壞情況增多且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
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實際上很多地區缺乏專項資金,針對森林資源管理技術、技術人員等方面并沒有過多的資金支持,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經費缺乏問題。因為缺乏資金上的支持或者投入的資金比例過少,導致技術引進、人員數量及結構等都存在問題,嚴重制約了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以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林業融資方面也有很大的阻礙,貸款難、貸款標準低、貸款結構不合理、還款期限短等已經成為主要問題,難以獲得貸款支持,森林可持續經營活動受到影響。
一直以來,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之間都存在著矛盾沖突,如果不合理解決這一矛盾勢必會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影響。近年來,各地區加強林業建設,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等都得到了較大增長,但是其中生態公益林的占比比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生態公益林的管護,也使得林業重點工作放在了森林資源的保護上,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受到一定影響,項目難以落地,忽略了地方經濟效益的實現。一方面,森林資源需要管理和維護,另一方面,貧困的問題仍然存在,只有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才能兼顧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的功能了解并不多,而且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也將經濟目標與生態目標分離開,影響人們利用森林發展經濟。隨著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任務加重,要想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兼顧森林資源的保護與地方經濟效益,才能使林農造林和育林的積極定激發出來,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
將信息化技術與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很多社會中的不良現象和問題都借助各種媒體平臺進行曝光,從而引起各部門的重視,使問題得到快速解決。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利用媒體平臺使廣大群眾進行監督,規范林木采伐、林地使用中是否存在違法違紀行為,嚴厲打擊亂砍濫伐、違規使用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借助媒體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的特點,利用媒體的方式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使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透明,林草工作人員也能更加遵紀守法,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貫徹落到實處。
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林草部門工作人員和護林員的責任,廣大群眾也有義務參與到森林資源管理中,切實保護森林資源。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的面積正在不斷地增加,但是人工造林的方式不僅林木功能性偏低,森林資源的價值也難以發揮,要讓林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在推進森林資源建設的同時,加強管理與保護也非常重要。因此,應該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宣傳工作,讓廣大林農意識到林業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正在面臨的問題,了解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健康發展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增強廣大人民群眾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使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中,也能讓森林管理人員更好定位自己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職責之事。
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森立資源管理和處罰力度,依法做好森林資源管理,嚴格執行采伐限額管理,堅決制止超限額采伐行為,并加大采伐限額管理執法力度,對于未能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批準采伐限額的地方必須進行嚴肅處理,確保相關法律規范的落實。同時,針對部分地區存在的亂砍濫伐、毀林墾植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要進行依法處理,從根本上打擊違法違紀行為。對于采伐限額的消耗結構,必須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審批以后才能適當地調整,確保限額總量不變的基礎上,可以減少燒材限額,增加商品材限額。
森林資源管理工作開展需要有專業強、能力強的管理人才隊伍,而且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因此必須將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據當地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和資金來源渠道及數量合理配置護林員,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調整現有森林資源管理隊伍的結構,提高管理隊伍總體水平。同時,針對現有的森林資源管理隊伍應該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培訓,認真組織培訓學習林業法律法規和林業相關專業的知識,不斷改進森林資源管理方法,借鑒成功管理的經驗。另外,對森林資源數據更新、森林培育、林木采伐、林地管理以及林政執法等重要崗位要求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建設一支能力強、作風正、水平高森林資源管理隊伍,有效促進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發展新時期,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是非常艱巨的,任務重,要求高、責任重大且法律性和政策性很強。為了使森林資源管理人員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中發揮自身的職能,在重視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同時,也要多考慮和關心管理人員的工作與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對森立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還應該加強資金上的支持力度,設置專項資金,充分整合使用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天然商品林停發保護補助資金和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的同時,鼓勵社會投資參與到森林資源管理中,從資金方面給予保障,對研發先進的森林資源管理技術、推進科技興林以及高素質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國家層面應該對林業實施積極的財稅政策,解決林業發展中融資難的問題,增加林業信貸投入,改善林業投融資環境,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與林業部門進行合作,建立起長效機制,設置專項貸款,放款貸款標準以及還款期限等,保證貸款資金的利用率,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上的保障。
完善林業產業規劃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應該認真審視當前林業發展的形勢,提高林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林業事業的發展肩負著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友好共存的使命,所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將林業產業的位置突出出來,建立完善的林業產業建設任期目標管理責任制,增強相關人員責任意識,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另外,制定完善的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包括基本思路、目標、布局、措施等,促進林業產業的健康長久發展;同時,林業部門制定的林產業發展規劃要與自然資源部門的國土空間規劃等進行有效的銜接,盡量減少不合理的林地征占用,建立科學的林業產業規劃體系,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科學的森林資源管理手段,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實現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等。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森林資源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要重新審視這些問題以及明確林業產業發展形勢,加大資金投入,組建專業的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加強媒體監督管理以及完善國家相關法律,加大亂砍濫伐以及破壞森林資源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打擊和處罰力度,為森林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